第一百七十八章:拷餉(1 / 2)

鄭國昌不傻,當然知道朝廷根本不可能得到足額的大軍繳獲,能夠有個一兩成上交朝廷就已經阿彌陀佛。

他選擇睜一眼閉一眼,明知“紅旗軍”的隨軍勞役這些奔走在永平至開平鎮之間用馬車、牛車、獨輪車一趟趟拉東西也不製止。

鄭國昌的想法就是與其便宜了如遼鎮那樣的人馬還不如讓“紅旗軍”實惠一把。

反正他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京師履職,因為他這個藩台的官署在京城,永平府隻不過是按察使在此地有衙門而已。

他為了避嫌從來不問鄭孝文“紅旗軍”的機密之事,這些兒子在不遺餘力搞物資,他還有意無意提供方便。

鄭國昌知道有些不太容易到手的東西,鄭孝文往往都是親自出馬,人家哪裏會是給“紅旗軍”正八品衘的主簿麵子,還不是扯他這個藩台虎皮做大旗謀取“紅旗軍”一營之私。

黃漢奪下了永平使得這個曆史上被屠城、焚毀的大城避免了厄運,他當然要爭取到最大利益,搞物資、錢糧一直在進行中。

高有謀有了上一次收拾開平鎮、榛子鎮土豪劣紳的經驗,在永平府複製手到擒來。

永平府城裏投降的世家大族雖然無一例外被後金軍血洗,因為建奴搶劫很有經驗,專門挑選大宅門下手,但是由於時間倉促,總會有一些運氣好的地主老財僥幸躲過一劫留下了一條命。

這些注定了裏外不是人的士大夫、士紳已經被後金軍製造的大屠殺嚇丟了魂。

高有謀發動群眾舉報,當就確認了許多曾經做過漢奸的土豪士紳,他帶著“紅旗軍”把驚魂未定的這些人抓捕之時,他們都以為這一次恐怕死定了。

誰知高有謀居然宣布隻要沒有血案又不是朝廷在職官吏的人都可以網開一麵,至於放了誰殺了哪一個,就得看認罪表現。

於是乎,這些人為了活命竭盡所能掙表現,最行之有效的表現這些人統統明白——出銀子為“紅旗軍”助餉。

他們的家裏被後金軍搜刮了一遍,又被“紅旗軍”細致搜索過了,按理應該沒什麼油水。

其實未必盡然,狡兔三窟也!

哪家地主老財會傻到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擺在家裏?裝入壇子裏封好,在夜裏偷偷的埋起來這個最簡單的做法人人都會。

隱藏一部分金銀財寶在別院或者在城外老宅子深埋地下也是司空見慣的做法。

高有謀自己就曾經親自在夜裏藏過他這一房的金銀財寶,對此道門兒精。

阿敏那廝搶劫殺人得到的隻不過是這些土豪劣紳的一部分財貨,“紅旗軍”來掘地三尺隻能獲得顯而易見的金銀財寶。

高有謀帶著“紅旗軍”采取攻心戰術,讓土豪劣紳自己吐露出金銀財寶的埋藏地得到的收獲恐怕要遠大於阿敏所得。

至於那些投降建奴並且僥幸躲過阿敏大屠殺的原大明現職官吏,就用不著高有謀出麵了,因為他的形象是給人希望,他經手的案子都不會弄死當事人。

王展鵬專門對付這些必死之人,他采取的辦法有些類似於闖賊的拷餉做派,采取用刑、餓肚子、暴曬等等做法不一而足,目的自然是在明正典刑之前把這些貪官汙吏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