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麵子(2 / 2)

不屈服的東江鎮不時出擊使得紅歹是如芒在背,毛文龍乃是後金政權的心腹大患。

如今毛文龍歸西,沒有了這位強勢的猛將製衡麾下驕兵悍將,東江鎮分崩離析內鬥不已,再也無法給後金帶來威脅。

紅歹是早在啟七年就派遣四大貝勒之一二貝勒阿敏和貝勒嶽托、濟爾哈朗、杜度等率領後金鐵騎把朝鮮王國的軍隊打得抱頭鼠竄。

阿敏揮師攻克安州、平壤,渡大同江直達平山城。朝鮮軍隊實在不堪一擊,國王李宗逃往江華島遣使求和。

後金要求朝鮮國與明國斷絕來往並且每年進貢大金國大批財物、糧食。

力量懸殊,宗主國大明又自顧不暇,朝鮮仁祖李倧無計可施,與後金簽訂了城下之盟,向後金開市並繳納歲幣,如今屬於後金的兄弟之國。

曆任遼東經略四方圍困的“囚籠戰略”部署已經被後金打破,接下來又得到了毛文龍歸的意外之喜,誌得意滿的紅歹是認為是時候越過長城把戰火燃燒到大明關內了。

崇禎二年十月,紅歹是禦駕親征,帶領韃子和建奴聯軍加上旗丁、包衣奴才有數萬兵力號稱十萬人馬入關燒殺搶掠。

聽主子居然親自帶領大家去富庶的大明關內打草穀,強盜們有的忐忑不已有的士氣高昂,他們行動迅速,繞道蒙古大草原出現在薊州鎮邊牆外。

薊州鎮如今早就失去了戚繼光鎮守時的固若金湯,再加上能夠“五年平遼”的袁都督疏於防範,結果可想而知。

現如今建奴已經在大明京畿腹地攻城略地三個月,告急、求援軍、請糧餉的奏折如雪片般,就是沒見著一封真正的捷報。

年輕的皇帝心裏有太多憤怒,他恨遼鎮兵將不聽調遣,恨袁崇煥的欺騙、恨那些隻會誇誇其談的士大夫、恨那些畏敵如虎的將領。

崇禎太渴望得到一次捷報,而就在大明文官武將一個個做了縮頭烏龜之時,崇禎力排眾議破格提拔的劉之綸以一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雜牌軍搏得奪取遵化的大功。

子此時當然情緒難平,他畢竟是個少年人,這些都快憋屈死了,今日終於可以揚眉吐氣。

太監們已經在平台熏香燃起幾個暖爐,裏麵春意融融,年輕的皇帝也是如春風拂麵,氣氛很融洽。

一連許多都是麵沉似水的子,今聽到劉之綸部不僅僅奪下遵化,還解救了被後金軍裹挾的七八萬老百姓,禁不住展顏笑了。

此時崇禎是愉快的,因為劉之綸是他力排眾議破格從一個庶吉士連跳七八級躍升為正三品兵部右侍郎。

就在前些時候還有科道禦史、給事中幾十人彈劾劉之綸蒙蔽子嘩眾取寵,他領兵剛剛出了京師麾下就跑了有一大半,現如今偎敵不前。

現如今結果是什麼呢?劉之綸不負子所望,居然在諸多文官武將喪師失地的危急關頭一枝獨秀得到遼事以來第一大功,不僅僅可喜可賀,還給皇帝長了麵子足有二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