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皇帝長了麵子(1 / 2)

當年十一月,魏忠賢被逼無奈在去鳳陽路上的驛館上吊自殺而死。

接下來崇禎命定魏忠賢閹黨逆案,抓捕閹黨官員下獄問罪。

崇禎二年春,少年皇帝不滿意閣臣韓爌、李標、錢龍錫等等清算閹黨的結果,重定“魏忠賢逆案”。

閹黨幹將崔呈秀、田吉、田爾耕、許顯純等“五虎“、“五彪“皆處死,魏忠賢權傾朝野之時依附的朝臣、宦官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

至於是不是如此,誰也不好。

因為閹黨當道時也出現一本冊子叫做“東林點將錄”,這本冊子就是擔任過左僉都禦史、吏部尚書的王紹徽攥寫。

王紹徽在萬曆朝即排斥東林黨人,所以魏忠賢讓他高居要職以排斥異己。他仿民間水滸傳,編東林黨員一百零八人,為點將錄,獻於九千歲按名黜汰。

世事無常道輪回,擅長內鬥的東林黨人翻盤了哪裏會對閹黨客氣,當然會炮製出“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之。

當然,閹黨裏也確確實實有不少壞人,在以皇帝為首,文武百官牆倒眾人推的窮追猛打之下,被殺頭、流放、罷免的京官有二百多,朝廷太多重要職位空出。

此時的崇禎還不知道人心險惡,廢廠衛、盡撤各地監察太監,導致皇權被架空無法與文官集團抗爭。

少年皇帝根本不懂經濟,被所謂的道德君子蒙蔽了。相信“眾正盈朝”的東林黨人不與民爭利,減征、停征工商業稅、礦稅使得本來就促襟見肘的國家財政更加艱難。

大明從武宗正德皇帝開始,這一百多年,明朝皇帝們全都走上了與製度抗衡的悲劇宿命,也就是皇權和臣權的博弈,其實閹黨和東林黨的鬥爭就是皇帝和地主官僚的博弈。

無休無止已經發展成為白熱化的朝臣內鬥,加上冰河時期的惡劣氣候,這個曾文治武功遠邁盛唐的大明早已病入骨髓。

一個沒有經過帝王心術係統培養,屬於意外上位的朱由檢隻不過是一個初中生的年紀,崇禎二年時朱由檢也隻不過十八周歲。

年輕人好大喜功,他一舉拿下帝王家的鷹犬魏忠賢,閹黨灰飛煙滅,崇禎一下子就嚐到了皇權在握的快感,於是乎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平台召對之時,崇禎覓得可以“五年平遼”的袁崇煥喜不自勝,少年皇帝幾乎把心窩子都掏給了袁崇煥。

賜袁崇煥尚方寶劍,委任他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津軍務,朝廷用度艱難,皇帝還是不遺餘力給兵馬給予錢糧。

袁崇煥約等於是大明下兵馬大元帥,他上任後跟紅歹是眉來眼去妄圖私自媾和,沒有跟後金軍打過一仗更加沒有襲殺一員後金軍將領,但是用尚方寶劍殺了屢屢偷襲建奴大後方的大明左都督平遼總兵官毛文龍。

後金主子紅歹是獲知毛文龍已死喜出望外,毛文龍開鎮東江八年有餘,多次破襲建奴城寨,曾經一直打到赫圖阿拉這個野豬皮所謂的龍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