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國內外蜂產品研究曆史與現狀(1 / 3)

一、我國古代對蜂產品的加工利用

我國古代文獻中記載最早利用蜂產品的是在東周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蜂蜜、蜂子是當時帝王的珍貴食品,蜜麵餅、蜜酒也為貴族所享用。在漢朝,邊區地方政權向漢王朝進貢蠟燭,西南少數民族發明了蠟染,還會用蜂王漿治病。到了三國時期,還能用蜂蜜配製清涼飲料,並出現了蜜漬食品。晉朝時,蜂產品的加工技術和利用有所發展,西晉已能將混合的蜜蠟分開提煉,女子直接用天然蜂蜜抹麵,用蠟製造蠟章。南北朝時期,開始用蜂子、花粉試製防衰、增白的美容劑。唐朝時期,蜂蜜已作為國際友好交往的饋贈禮品,出現了蜜酒、花粉酒、蜂花粉及蠟療治病的技術。宋朝發明了用蜂蜜漬水果,並被列為珍品。元朝對蜜蠟的製作技術進一步提高,並發明了檢驗蜂蜜質量的方法。由此可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蜂產品的加工利用十分重視。

1.蜂蜜

蜂蜜在古代不僅作為醫藥用品,而且是一種珍貴的營養保健品,在加工技術方麵,每個曆史時期都有所提高和改進。早在西晉時期,人們已經能將混合的蜜蠟分開提煉,分別加以利用。蜂蜜除了食用外,還用於防衰和增白的美容劑。晉代女子直接用天然蜂蜜抹麵。以蜂蜜釀酒最早記載於《楚辭·招魏》中,有“瑤漿蜜勻”之詞,“蜜勻”是用蜜調和未經釀製的蜜酒,實際上是一種勾對酒。在宋代,記載了多種蜜源植物及各種蜂產品,已經提出了單花種蜜,記有黃蓮蜜、梨花蜜、鬆花蜜及何首烏蜜等。宋朝已知南北不同生態條件對蜜蜂選巢釀蜜有影響,有“花色不同,蜜色隨異”之記載。

在古代,蜂蜜還用於保存食物,用蜂蜜製作的蜜餞在《三國誌·吳誌·孫亮傳》中已有記載,用來保存酸梅。到了宋朝,蜜餞製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十分流行饋贈蜜漬果品。當時人們雖然還不知道用蜂蜜浸漬水果的原理,但是已經知道水果用蜂蜜浸漬後口味得到了顯著的改善。

2.蜂子

蜂子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帝王的食品,《嶺表錄異》(877年)中有詳細記載。陶弘景《名醫別錄》中還記載了“用酒漬蜂子敷麵,令人悅白”的美容方法。

3.蜂花粉

古人食用蜂花粉的曆史在不少文獻中有詳細記載,花粉在當時不僅作為食品,而且可以治病、美容,尤其在唐代,花粉作為滋補品十分盛行,記載也較多。花粉在清代已被加工成多種食品,並留下了許多有關記載。如清代王士雄著的《隨息居飲食譜》記述了鬆花粉糕的製法,將白糖加水熬煉好,再加入鬆花粉即可。花粉在當時還被製作成榆錢糕、玫瑰糕、九花餅、壽餅等,可見明清以來花粉糕點、糖果在食譜中占有重要位置。

4.蜂蠟

人類利用蜂蠟的曆史悠久,蜂蠟在古代除了藥用外,還被加工成用來照明的蠟燭,在唐朝使用蜂蠟製成的蠟燭已很普遍,描寫蠟燭的詩歌非常多。蜂蠟除用於照明外,還被用來製作蠟蜜、蠟印與皇帝隨葬。在當時,蜂蠟還可用來密封詔書和書信,以防在傳遞過程中泄密。蜂蠟用於印染至少有1300年的曆史,古時稱蠟纈,在唐代蠟染已十分普及,直到今天,我國雲南少數民族仍然用蠟染製作手工工藝品。

從古代文獻可以看出,我國勞動人民對蜂產品的加工利用起始於很早的殷周時期,此後對蜂產品的加工利用水平不斷提高,一些技術至今仍被沿用。

二、國內蜂產品近期應用研究概況

中國的蜂產品全麵研究、開發與利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養蜂研究所開始了對蜂產品用於醫療保健的研究,並在國內多次召開蜂產品研究的協作會議,很多蜂產品於60年代問世,如口服蜂乳、鼻炎靈(蜂巢製劑)、蜂乳精膠囊、北京蜂王精口服液等。很多蜂產品行銷全國和世界各地,可謂經久不衰。但從60年代到70年代,我國蜂產品的研究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979年中國養蜂學會成立,使得蜂產品得到了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尤其到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蜂產品也迅速發展,各類型的營養補劑廠、蜂產品加工廠以及花樣繁多的蜂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但是,很多產品在功能宣傳上誇大其詞,甚至有些蜂產品根本不含有所宣傳的成分,也不具有所宣傳的功能,嚴重地損害了蜂產品的形象,導致蜂產品在一段時期內處於低水平的重複發展階段。

1.蜂王漿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中國對蜂王漿的研究、開發與利用要晚於蜂蜜和蜂蠟。對蜂王漿的研究和利用開始於近代。1959年10月匈牙利養蜂專家波爾露博士應邀來訪中國,介紹國際上已將蜂王漿作為高級營養品應用,其在醫藥上也有極高的價值。同年王吉彪在《中國養蜂》第11期上發表了此信息,受到全國養蜂界和製藥廠的重視。從此,我國開始了對蜂王漿的全麵研究,在成分、藥理學、臨床醫學等方麵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目前在諸多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0世紀60年代,北京第二製藥廠生產出第一個蜂王漿複方製劑“北京蜂王精”口服液,它不僅是第一個含有蜂王漿的複方口服液,同時也為國內口服液的新型劑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當時“北京蜂王精”口服液專供出口,銷往國外市場。70年代相繼又出現了“人參蜂王漿”“雙寶素”等蜂王漿複方製劑,開始供應國內市場。

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對蜂王漿的藥理、成分研究逐步深入,取得可喜的成果,一些產品還做了功能試驗,使得蜂王漿從傳統的保健食品上升為具有治療作用的藥品,在抗腫瘤、抗衰老、抗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方麵有其獨特的療效。

蜂王漿除了具有藥用價值外,在化妝品上的應用也顯示了其獨特的作用,如蜂王漿雪花膏、蜂王漿珍珠霜、蜂王漿營養露、蜂王漿杏仁露等。蜂王漿不但有保護皮膚和營養皮膚的作用,而且還可預防和治療多種皮膚病,如北京王冠牌蜂王漿係列化妝品,經北京友誼醫院、解放軍總後醫院等國家重點醫院皮膚科試用300例後,確認其對粉刺、黃褐斑等有明顯的效果,總有效率達70%,無過敏和其他副作用。

蜂王漿在飼養業中的利用也取得了一批成果,充分顯示了蜂王漿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蜂王漿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營養珍品,其保健作用得到了科學研究證實,隨著我國預防醫學和保健食品事業的發展,蜂王漿必將在維護人類健康方麵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2.蜂花粉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蜂花粉用於食療曆史源遠流長,在古代醫學文獻中都提到了花粉能強身保健、延年益壽,而且我國早就有花粉酒、花粉餅、花粉湯等食品。我國全麵研究、開發、利用花粉是繼蜂王漿之後又掀起的一個高潮,從花粉資源調查、采收方法、生產器具的改革、幹燥工藝、設備與貯運條件的研究到進一步的形態學觀察、營養成分、藥理學、藥效學、臨床驗證等均進行了全麵的研究。

目前蜂花粉產品開發的種類比較多,有藥品、食品、飲料和化妝品等,這些類型的產品在市場上均有銷售。例如,中國西安花粉研究所開發的舒仲係列花粉,屬國家衛生部首批獲準生產的保健食品;昆明宏達製藥廠開發的“雲南田七花粉口服液”暢銷全國;浙江雲山製藥廠在科研單位的協作下,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個蜂花粉治療藥“前列康”片劑。用花粉生產的口服液、花粉精、花粉片、花粉膠囊也在市場上有銷售,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花粉開發過程中,曾出現過是否需要破壁的問題,在國內一度展開激烈的討論,眾說紛紜。從實驗結果看,花粉破壁對花粉內含有的營養成分的吸收率有一定的影響。但也有實驗研究認為,在應用上並非一定強求都要破壁,應視其用途來確定是否需要破壁和使用何種破壁工藝:如果花粉是內服用,就不一定非要破壁,從我國對花粉應用的曆史記載中未發現用破壁花粉,再說古代還沒有破壁技術,說明人體的消化液是完全能夠將花粉內的營養成分溶出並吸收的;如果花粉是用作化妝品,建議首先采用破壁花粉,然後將其活性成分提出來,再用來製造化妝品。

關於花粉的過敏問題在國外已有不少報道,我國對花粉中過敏成分的研究和作用機理研究幾乎處於空白。盡管花粉過敏的例證很少,但是,在花粉產品中還應注明“過敏體質者慎用”的字樣。

我國的蜂花粉資源豐富,花粉又有多種保健功能,隨著對蜂花粉研究的不斷深入,花粉必將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識,成為他們生活中常用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