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審心理
被評價的班幹部在接受他人評價之前,往往產生被動接受審查的心理,特別是麵對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導考評時,更是如此。如果被評價的班幹部不能正確對待評價,把評價看成對自己工作的審查,在整個評價工作過程中會處處被動,其結果材料準備不全,彙報時小心拘謹,不利於與評價者的有效溝通,從而影響評價功能的有效發揮,不利於以後工作的改進和自己能力的提高。
疑慮心理
疑慮心理是自我評價結果與他人評價結果的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得失憂慮,從而影響自我評價的一種心理現象。在現代教育評價中,自我評價有著重要的地位,一般評價時都需要被評價者首先進行自我評價,由於被評價者處於對自己評價的特殊地位,同時又伴隨著外界壓力,於是,使得部分被評價班幹部在實事求是評價自己還是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評價之間產生疑慮:一方麵,希望自己在評價中處於有利地位,但是又擔心給自己的評價太高而在他人心目中帶來不好影響;另一方麵,想實事求是進行自我評價,又擔心他人對自己評價較高,從而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由此也產生自我評價的疑慮。
敏感心理
敏感心理是班幹部在評價活動結束時對評價結果過度關心的一種心理現象。有敏感心理的班幹部對評價結果的關注超出尋常,過分關注評價結果,總希望在評價結果上麵與他人比高低、較輸贏,而不是注意從評價中吸取經驗教訓,致使評價的功能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發揮。班幹部的敏感心理除表現在對評價結果的敏感外,還表現在對評價結果處理的敏感,異常關心由評價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獎懲結果的差異;同時對評價過程中是否公正也異常關注,一旦自己處於不利地位,就懷疑評價過程有問題,以此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懼怕心理
懼怕心理是指班幹部在接受評價過程中所產生的懼怕、怯場等心理現象。懼怕心理產生的原因主要在於對評價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對評價的結果看得過重,擔心不利的評價影響自己入黨或畢業分配或社會地位等等。被評價的班幹部的懼怕心理常常表現在懼怕評價人員現場調查走訪,使自己的問題暴露,懼怕座談彙報中會得罪領導,懼怕自己在接受評價時不能正常發揮等等。由此而導致被評價的班幹部對評價工作采取逃避的態度,盡量拒絕評價。
應付心理
應付心理是班幹部對待評價工作不夠信任、不夠重視而采取敷衍了事的一種心理現象。其問題的產生主要在於對評價工作認識不足,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因而對待評價工作消極不負責任。主要表現為材料準備不足,自我總結簡單敷衍,對評價者所提問題和要求不認真對待;或者對評價者佯裝歡迎,奉承討好,實則是應付了事,不以為然。在應付心理狀態下,評價過程受阻,評價者不能取得真實的評價資料,難以作出有效的評價。
防衛心理
防衛心理是被評價的班幹部在評價過程中為防止不利的評價結果而產生的防禦性心理反應。趨利避害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應,在評價過程中,班幹部為了自己的名利而采取一定的防衛措施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防衛心理有正當防衛心理和不當防衛心理之別,前者主要是對不公正評價所產生的防衛心理與行為,通常表現為積極參與評價活動,自覺監督評價運行,認真分析評價質量,主動抵製錯誤評價;後者是指被評價的班幹部在評價中故意對自身過失缺陷掩飾開脫的心理行為。表現為對他人的評價消極防守,借故回避,掩蓋問題,文過飾非,甚至抓評價者的問題來掩蓋自己的不足,使評價工作不能正常進行,以便自己“蒙混過關”。
文飾心理
文飾心理是被評價的班幹部在接到評價結果反饋後,對揭示的缺點和問題,找出各種“理由”進行辯解,為自己開脫和辯護的一種心理現象。如把成績不好歸於其他班幹部不聽從安排,同學素質低,不積極支持自己的工作等,從而減輕自己的責任;有時也采取貶低他人成績的辦法,如將他人在評價中能取得好的成績說成是具有各種客觀條件,十分強調如果自己也具備這種條件,一定比對方做得更好。文飾心理的班幹部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問題,使評價的功能難以正常發揮,這對班幹部工作的推進十分不利。
班幹部對待評價所表現出的以上心理偏差,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評價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不能正確處理評價與自己關係。因此,除加強對評價目的意義的學習了解外,提高自身素養,正確處理個人榮辱得失,以積極開放的心態接受評價,努力從評價中吸取經驗教訓,方能以更大的程度和更快的速度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