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必須堅持人的主體性。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建議的願望,都希望擁有“說話”的機會,管理要善於創造適宜的環境和條件,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讓每個人都參與管理工作。人不但能接受責任,而且會主動追求責任,管理應當為人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和取得績效的條件。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幹部和同學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甚至有時是相互轉化的。班幹部要相信同學、信任同學,應當樹立每個人都是可以進步、每個人都願意為集體出力的觀念。班幹部在管理過程中最好扮演促進者、幫助者、輔助者、合作者等角色,要充分發揮同學在管理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注重細節
談到工作時,人們常常用踏實肯幹、認真負責、兢兢業業等字眼來形容。說明人們既看重工作行為,也看重工作態度。
工作態度引導工作行為,而工作行為反映工作態度。判斷一個人對工作是否負責、認真,往往要看工作表現。工作態度決定工作績效,而工作績效反映工作態度。判斷一個人對工作是否負責、認真,更看重的是工作績效。
人們常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決定成功。對於日常工作、具體工作而言,其工作效率、工作效果的確取決於細節。
班幹部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細節。如搞一次活動,準備工作要細致,內容安排要細,時間安排要細,場地安排要細,物質準備要細,人員分工要細等等。如開頭提到的寫工作總結,內容全麵固然很好,但是也必須注重形式,格式要正確,語句要通順,措辭要恰當,文字及標點符號要準確等。
老師、同學在判斷一個班幹部的工作時,往往不是隻看他是否加班加點,是否轟轟烈烈,更多的是要看他的工作是否混亂無序,是否漏洞百出,是否錯誤不斷。人們常常會通過工作失誤的次數、程度來判斷其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失誤往往都是由於不重視細節造成的。
班幹部一定要注重工作細節,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績效。
分享成績
一個集體,在某些方麵、某些時刻都會取得成績。一個人也會在某些方麵取得優異成績。對待成績的態度,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品。
集體在某方麵取得成績、某項活動取得成功,都不是一個人的功勞,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有些人總認為,我分管的工作,我組織的活動,取得成績就是我的功勞。其實不然,試想如果沒有其他人的支持、配合,哪項工作、哪項活動能取得成功?即便是自己組織的活動、分管的工作,班幹部也不能把功勞都歸功於自己,更不能爭搶別人的功勞。
班幹部在某方麵取得了優異成績,也不要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而應當保持平和的心態。個人取得成績,看似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其實與周圍的很多人都有關係。沒有其他人的培養、幫助、支持、鼓勵,一個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班幹部在成績麵前要冷靜,要懂得分享。
樹立形象
班幹部要想在同學麵前有威信,就要加強學習,加強自身修養,讓自己在學習、能力、品德等方麵都比同學優秀;就要關心同學,信任同學,密切與同學的關係,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感情距離。班幹部必須具有能夠吸引同學的人格魅力,成為同學心目中的榜樣或偶像。因此,要做到:
(1)先做人,後做事。做人就是要品德高尚,就是要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如尊敬師長、友愛、善良等。安身立命靠人品。好人品是習得的,班幹部要通過學習、體驗、經曆、實踐等提高、提升自己的品德、品質、品格、品位。
(2)加強修養。修養是待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習慣,是學識、涵養、禮儀、素質等綜合體現。有修養的人才有品位。
(3)保持積極心態。積極心態是指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進取向上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傾向。班幹部要用積極心態看事情,用積極心態對待同學,用積極心態對待工作。這樣就會具有成功的欲望,就會積極要求進步,就會不斷努力,就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4)尊重他人。了解、滿足他人的需求,感知、理解他人的情緒,尊重、接納他人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