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回京述職(八千字)(2 / 3)

楊懷一雙柔情的眼睛緊盯著芸娘,這一刻不知怎地,芸娘的心頭好似被什麼堵住了一般,嘴巴一撇,哭了出來。

從輕輕抽泣、到眼淚落線,直至最後的嚎啕大哭。

楊懷眼眶裏也是紅紅的,握起了芸娘那看上去還有些粗糙的小手,說道:“你放心,我會對你好。一輩子對你好。誰要是不允許,我就殺了誰。”

芸娘漸漸止住了哭聲,抬起了頭複雜的看著楊懷,她不知道是不是該答應他,要不是眼前這個男人,也許自己該過著幸福的生活。

也許日子是清苦的,可那畢竟是養育了自己十幾年的家啊。可是現在呢?那個家裏除了厭惡、冷血,在沒有和自己幻想的有一點兒相似。

是不是該謝謝他讓自己看清了他們?不!是他毀了自己的名節,換了是誰都難以接受。

“哎,你走吧。”芸娘歎了一口氣,輕輕的說道。

楊懷眼裏閃過了一絲失望,點了點頭說道:“好,那你一個人靜靜,晚間在來看你。”

見芸娘沒有說話,楊懷訕訕一笑離開了。

兩日後,楊懷正躺在後花園,手中拿著一本《孫子兵法》,漫無目的的翻看。楊懷轉了個身,換了一個舒服的姿勢。耳邊突然響起了幾個急促的腳步聲,楊懷應聲而起,茫然的看著急急忙忙向自己走來的楊延平、楊延定、楊延光、孟良和焦讚等雁門關諸將。

“啟稟巡檢大人,官家詔書到了,張大官已在大堂靜候多時了。”楊延平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還未等楊懷搭話,二郎楊延定開口卻道:“我看這張大官來的時候臉色陰沉,似乎···似乎對巡檢大人有諸多不滿。巡檢大人還是心理做著準備才是啊。”

“是啊,大人去的時候切莫耍臉色給張大官看啊,這可是官家麵前的大紅人。”孟良在一旁擔心的說道。

孟良平常一幅大大咧咧的樣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大老粗,可是從體型楊懷這一點看來,也是一個粗中有細的人。但是也更加的說明楊懷在這些人的印象中是何其霸道的一個人。

楊懷輕輕笑了笑,將手中的《孫子兵法》放下,撣了撣衣袖問道:“哪個張大官?”

“是張希。”楊延平回答道。

楊懷笑道:“是他啊,看來情況確實挺糟糕。不過沒事,我與張希卻是老相識了。”

“走,咱們去接詔。”楊懷指了指,率先往大堂走去。

不錯,這次官家特意派張希前來宣召,這其中有兩個意思,第一官家就是要告訴你楊懷,我可沒拿你當外人,對你這次的功勞還是相當滿意的。第二個意思怕萬一楊懷有什麼激烈的反應,憑借張希和楊懷的關係,也能將楊懷安撫下來。

在說張希這次臨來可是被王繼恩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狠狠的將楊懷訓斥一頓。就是因為楊懷在雁門關的所作所為,讓王繼恩在朝廷抬不起頭。雖說楊懷立下了蓋世奇功,王繼恩作為舉薦人臉上自然少不了光彩,可又出了這檔子事,這叫咱們王大官先前的春風得意多麼尷尬啊。

在朝廷楊懷的臉上早就刻上了王繼恩這三個字,包括整個楊家都和王繼恩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至少在別人看來是這樣的。

張希臉上盡是不耐之色,茶盞裏的茶水是換了一沫又一沫。正在張希要喚來丫鬟添茶的時候,這才看見滿臉笑容,一身鎧甲的楊懷。

眼見著比往日少了幾分茫然,多了幾分英武的楊懷,張希就氣不打一處來,站起身子喝道:“楊懷,你好大的架子,咱家的茶都喝不出味道來了!”

說著氣呼呼的坐下,也不搭理這些人。

除了楊懷,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搭話。

楊懷大笑了出來,坐到了張希身邊,說道:“我說老哥,您有必要這樣麼?老朋友相見,那麼端著也不累的慌。”說著往張希的肋下戳了戳。

張希原本繃著的臉,一下鬆垮了下來,笑罵道:“你這個臭小子,你是不知道幹爹在京城可是把你給罵死了!還好意思在這跟我沒大沒小,說,都幹了什麼偷雞摸狗的事兒!”

偷雞摸狗?幹爹?這下可讓在場的其餘人徹底的愣住了,楊家兄弟雖然知道王繼恩對天波府有恩,張希和楊懷的關係不錯。可沒想到這哥倆這麼隨便?偷雞摸狗的事兒都放到明麵上來了,就不怕被人聽了去?

楊懷笑了笑,說道:“沒有!絕對沒有,我你又不是不知道,充其量也就殺殺人放放火,搶槍大姑娘小媳婦兒的。哪能有什麼大事啊。”

見楊懷滿臉無辜的表情,張希真想上去一腳將他給踹死。

“哎,不是我說你,怎麼就那麼不小心。”說著張希將腦袋湊到楊懷麵前,壓低了聲音說道:“老實說,你是不是殺了人,一百多口?”

楊懷裝作一副驚訝的表情,連忙說道:“你怎麼知道?”

張希一副原來如此的樣子,歎了口氣說道:“兄弟啊,這是甭說我,官家都知道了!龍顏大怒!”

楊懷一把抓住張希的胳膊,說道:“老哥,你可要救救我啊。”

張希玩味的看著楊懷,笑道:“你也有怕得時候?救不救得了你咱家可不知道,不過這次我確實來尋你回去的。”

“回去?”楊懷心裏冷笑一聲,但嘴上卻說道:“官家要治我得罪?我冒死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官家豈能做出這兔死狗噴之事?老哥,您就跟我撂一句實話,是死是活。”

“哎哎,我說尼克不要心懷怨氣,官家可是對你不薄啊,再說,這次也不是要治你的罪,而是回京述職。”

說著張希從袖中掏出了一卷明晃晃的詔書,直接就遞到了楊懷手上。

楊家兄弟更是下巴都掉了,這可是詔書啊,就這麼隨便的丟來丟去,這哥倆當真是膽大包天啊。

楊懷接過詔書,打開來仔細的看了一遍,隻見他眉頭緊皺,開口道:“隻是說要我回京述職,具體的倒是隻字未提,什麼意思?”楊懷從新卷好了詔書,疑惑的問道。

“這個咱家就不知道了,不過確實讓你立刻動身,不得耽誤片刻!”張希換上了一副嚴肅的樣子,沉聲說道。

楊懷點了點頭,說道:“好吧,那我們即刻啟程。”

楊懷站起了身子繼而對雁門關諸將說道:“你們也都去準備準備,叫將士們在城南集結,我們馬上回京!”

諸將正要上前,卻被張希打斷道:“且慢,官家詔書上說的明明白白,兄弟,隻是要你一人回京,雁門關防務依舊交與楊刺史。”

“什麼?”楊懷大驚失色,連忙打開詔書又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楊懷緊皺著眉頭,良久才一下癱倒在座椅上,心裏村道:“隻叫我一人回京述職?什麼意思,既然是老爺繼續駐守雁門關那蕭燕燕還如何南下?這對官家有何好處?難道他不想在掩人耳目?京城裏他和周薇的謠言平息了?”

瞬間楊懷的腦海裏閃過了萬般念頭,沉吟了好久,才自嘲一笑,心裏說道:“哈哈,看來我還是低估了官家和趙普,我怎麼就忘了這個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相?除此之外,不是已經達到了混淆百姓視聽的效果了嗎。握著打敗十萬遼軍的事實不正是最好的理由?哎,真是一步錯步步錯。這個趙普還真是心思縝密,他也是怕擔上這個千古罵名啊!”

繼續讓楊業駐守雁門關,遼軍南下也就很難攻破雁門關,趙德芳依舊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說上一句步步維艱也不為過。京城裏謠言漸漸平息,這··這豈不是沒能救得了周薇?不!周薇還是救出來了,此時已過官家也就收斂了。不過,忙活了半天還是便宜了官家。

楊懷心裏突然有一股子失落,但轉而心裏亮堂了許多。

“不管這事情是不是按照我的想法演變,最起碼已經救了周薇、震懾了遼軍,成就了自己,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啊。”楊懷心裏暗自思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