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回京述職(八千字)(1 / 3)

(雖說沒到一萬,也差不了多少,明天補上!)

“臣趙普(王繼恩)參見官家,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趙普和王繼恩二人跪拜在趙炯麵前,齊聲呼道。

趙炯此時端坐案前,臉色極其難看,抿著嘴唇,眼裏射出了駭人的光芒。

趙普王繼恩二人見官家遲遲沒有叫起,也不敢做聲,隻好跪在地上把頭低的低低的。

過了好大一會兒,趙炯才哼了一聲,說道:“趙德芳狼子野心、口蜜腹劍,妄已忠義迷惑於朕,哼!當真是愚蠢之極!”

趙普和王繼恩麵麵相覷,暗道這回官家是動了真怒。連大臣跪在地上半天都忘了叫起。

“官家息怒,臣以為天命所歸乃陰陽相交之根源,逆天行事必定自食惡果。四王爺心懷不軌便是犯了天命,哪裏還有擔心的道理?”

趙普恭聲說道。

趙炯被趙普的這一聲帶回了現實,這才恍然大悟,拍著腦袋說道:“哦,兩位愛卿早來了?快快請起。”

“趙普王繼恩二人應了一聲,站起了身子,分左右而立。

趙炯臉上漸漸露出了笑意,看著二人說道:“趙卿可曾看了德芳的八百裏加急?”

“臣看了。”趙普說道。

趙炯恩了一聲,接著說道:“那以趙卿所見,此事該當如何?”

“當真!”趙普幹脆利落的說道。

趙炯皺起了眉頭,又看向了王繼恩,見王繼恩也是緊鎖著眉頭,這才問道:“趙卿究竟何意,就別跟朕打啞謎了,快快道來。”

“是。”趙普應了一聲,接著說道:“四王爺聰明過人,姿勢容易猜到官家那一石二鳥之計···”

還沒說完,就被趙炯打斷道:“哼!什麼聰明過人,那是朕有意為之、怕他憨傻如牛的性子看不出名堂!”

“官家說的是。”趙普笑著說道:“四王爺看出了官家您的用意,自不消說定要為自己想出出路,稀裏糊塗的查探一番吧,空落人口實,四王爺此事的尷尬境地,就忌憚的就是別人說他親近諸侯;認真仔細的查還真查不出什麼,畢竟遼國十萬大軍已敗,也找不出什麼紕漏,但這樣一來還跟臣適才說的結果一樣。”

“所以,四王爺便想出了這麼個法子。既不落人口實、也堵住了朝堂上那人的嘴、楊懷自然也挑不出毛病。明麵上看來四王爺真是滴水不漏啊。可背地裏的事情就不好說了,四王爺完全可以私下見一見楊懷····”說道這裏趙普的聲音逐漸的變小了。

趙炯此刻的眉頭越發的緊了,沉聲說道:“楊懷他敢!”

“官家多慮了,楊家一門蒙受皇恩,自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可難保四王爺不許下重諾啊,再加上四王爺手中握著十萬禁軍,屆時楊家一門也就處於兩難境地。雖說楊業向來忠義無雙,可這其中變數也著實讓人捉摸不透。”趙普緩緩說道。

“趙卿之意是讓朕將計就計?”趙炯問道。

“不錯,官家隻需要一紙詔書,痛斥楊懷,將其調回汴京即可。”趙普笑道。

“那豈不是就把雁門關讓給了趙德芳?北有契丹,萬一趙德芳幹出了那有辱祖宗的事情來···”趙炯猶豫道。

“官家不必多慮,臣說了,隻詔楊懷一人回來。”趙普神秘一笑說道:“臣適才說了個中變數,並不是說楊家會站在四王爺那邊,而是楊懷和楊業二人俱都乃當世猛將!這一點官家心中自有計較。”

“不錯,別的咱家插不上嘴,要論這膽識、計謀、武藝,當今天下除這二人外,在無第三人!”王繼恩從一旁插嘴道,顯然王繼恩對楊家信心十足。

雖說王繼恩此番說法也過於不實,但這二人確實本事不小,對於楊業,趙炯和趙普二人和這位昔日的北漢名將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什麼樣的本事,這二人心中有數。楊懷雖說是後起之秀,但此番一役,名動天下,可見其厲害。

趙炯點了點頭說道:“這點朕自是相信。”

“不錯,王大官所言極是,但此二人俱都是楊家之人啊,而且···而且楊懷還是楊家小廝出身。正所謂一山容不得二虎。臣擔心就擔心在這二人為了爭權···”趙普不無擔心的說道。

此刻趙炯才明白了趙普的言下之意,楊懷出身卑微,但現在正是他風頭正勁之時,可謂是年少得誌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現在不好說,日子久了呢?楊懷還會甘心趨於楊業之下?屆時楊家內部出了嫌隙,自是將楊家軍一分為二,趙德芳之所以遲遲不肯馳援,難道就沒有一絲想讓楊家軍戰敗,自己雄踞雁門關的念頭?隻要趙德芳占據了雁門關,那可就真的可怕了···

趙炯第一次感覺,放趙德芳出去,是多麼驚險的一步棋。

現在將楊懷招回來,第一自是將計就計,第二也當然出於這方麵的考慮,不能讓楊家大亂!防備趙德芳乘此機會,各個擊破。

楊業忠勇無敵,趙德芳拉攏不成,想要用強也要費一番周折,這個時間朝廷的援軍已至,凶險自然化解。楊懷回京述職,消除了隱患,百利而無一害。

妙計!妙計!

想到這裏趙炯撫掌大笑,說道:“好,就依趙卿所言,擬召吧。”

-----------------分割線-----------------------

代州城,刺史衙門。

楊懷百無聊賴的再後花園亂逛,臉上的笑容慵懶愜意。這幾日出了在練兵場練習槍法就是在後花園賞花飲酒,不知怎的楊家幾個兄弟自那次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現在代州城已然恢複了往日繁華景象,自是不需要動兵。這些個武將當然也就閑了下來。

對於章毓楊懷也是有一番計較,楊懷知道這代州城已經沒有多少安寧的日子,距離蕭燕燕南下奪取雁門關也剩不了多少時日,章毓再留在代州也無多大用處,在加上章毓這人性格倔強,有朝一日遼人紐曼下,此人必定留下抗擊兩軍,三百人能做什麼?當炮灰都不夠資格。與其這樣,還不如用作他用。

所以,就在昨日楊懷就楊安帶著章毓等人前往陳橋驛,那裏還有數之不盡的金銀財寶,怎麼能就這樣不聞不問,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被官家給掘了去。

“啟稟將軍,夫人剛用了飯食,現在要見您。”伺候芸娘的丫鬟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了後花園,輕輕的福了一禮,緩緩說道。

楊懷轉過頭來,點了點頭說道:“恩,知道了,去吧。”

不一會兒,楊懷便笑也沒有嘻嘻的出現在芸娘麵前。經過幾日的調養,芸娘的臉色漸漸紅潤了起來,身上的瘀痕也沒有幾日前那般明顯了。

芸娘此刻正寒著臉、抿著唇、看著窗外。

“怎麼?夫人找我有事?”楊懷笑道,說著擺了擺手叫那丫鬟退出了房間。

芸娘轉過了頭,盯著楊懷,好一會才說道:“我好的差不多了,何時放我離開。”

“離開?”楊懷皺眉沒有疑惑的問道:“夫人要去哪裏?需不需要叫人護送?”

芸娘冷冷的說道:“不勞費心,我便一個人走。”

“嗬嗬,一個人走?你要去哪?回那個家?”楊懷輕聲問道、

“對···”芸娘剛一開口,哪知道楊懷徒然大喝道:“你敢!”

這一聲大吼卻把芸娘嚇住了,這幾日芸娘重傷,每日楊懷都是噓寒問暖,從不曾有過一句重話,也不知今日是因為什麼。

芸娘愣愣的看著楊懷,眼裏已經蒙上了一層水霧。

楊懷一看,心裏頓時軟了下來,坐到了她的身邊,溫言道:“是我不好,不該大聲吼你,我保證再也不會了,可你也得向我保證,以後千萬別在說一些要回去的傻話,你想想,你要是走了,我要怎麼辦?恩?答應我,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