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黃袍典故(1 / 3)

當日,秦源用過晚飯之後,秦源獨自來到屋前,練習日間孟宗誠所授的‘羅漢拳法’。秦源正在獨自舞弄著拳腳,突然,竹林左首位置有人影竄動。孟宗誠似乎早已覺察,一個箭步衝出屋內,向人影處疾步奔去,秦源也徒步追在孟宗誠的身後。

二人先後來到剛才人影處,卻發現那人早已不在。孟宗誠借著月光四下查看之後,徑直向北走去。秦源不明所以,但想到師父一定是知道那人的藏身之處,便尾隨前往。

這小海竹林不小,要周邊走上一遍,非得一個時辰不可,更何況裏麵。孟宗誠與秦源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左右,秦源看見麵前不遠處有兩個人正在低頭說話,其中一人背靠竹子坐在地上,而另一人則是蹲坐在他的麵前,至於說的什麼,他自然聽不到。可孟宗誠能聽到,以孟宗誠內功修為,這點距離是難不倒他的。

孟宗誠隱約聽見二人的說話內容,隻聽見背靠竹子那人對另一人問道:“既然此間事情已了,你為何不返回總教向教主稟明?還流連此處,你就不怕貽誤時機?”

秦源和孟宗誠不明白他們說的什麼,也就不便做聲。隻聽見另一人回道:“我本想回去稟明教主,隻因中途橫生枝節。所以,我不得已才冒險請你過來商議一番。你在蘇州多少有些名頭,你若是出麵說辭,多半會有些用處。”

背靠竹子那人道:“你既要找我商議事情,為何如此偷偷摸摸?為何不直接去我府上找我?還把會麵之處選在此地。你可知此處有一惡霸名叫孟宗誠,此人生性怪癖,幾乎無人膽敢靠近。你就不怕被他發現,前來滋擾生事?”

孟宗誠聽見背靠竹子那人這樣說道自己,很是憤怒,便欲起身出去質問背竹之人。可就在這時,那蹲坐之人說道:“小弟實在不知。若非萬分緊急,我也不會甘冒奇險請你過來。你就不要去管什麼孟宗誠了,還是說說此事該如何處置吧!”

背竹之人道:“你既然冒險請教於我,我又怎能不指教你一番?適才你說道,你已找到教主吩咐找的人了,那我的意思是,你即刻修書一封,讓教主他老人家親自過問。你自當知曉,我畢竟是外人,跟乾坤教早已劃清界限。”稍頓,繼而問道:“方才你說道,要我出麵究竟所為何事?”

蹲坐之人道:“教主吩咐找的人被官府給捉去了。你久在蘇州,且名聲極大。所以我希望你幫忙疏通一番,讓官府的人把他放出來,我也好向教主複命。就請念在你我曾同屬乾坤教眾的情誼下,務必幫我度過難關。”

那背竹之人笑道:“原來就這點小事。你不必如此慌張,明日我便去衙門說道一番,將那人放出來也就是了。”另一人連聲道謝,顯然很高興。背竹之人謙虛幾句,又莫名問道:“你近年來一直不在教中,四處奔走究竟所為何事?又為何會來到蘇州?”

那人站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輕輕的歎了口氣道:“兄弟我這些年奔波,就是奉了教主的命令,四處找尋柴氏後人的蹤跡。”另一人顯然是被他說的這話給震住了,久久沒能回話,孟宗誠心中也吃了一驚。

當年,周天子風聞契丹和北漢發兵南下,周執政大臣範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

那時正是正月初三日,大軍離開汴梁,夜宿距汴梁不遠的陳橋驛站。將士中私下裏都在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將為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與其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皇帝登基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並皆拜於庭下,呼喊萬歲的聲音幾裏外都能聽到,遂擁立趙匡胤為皇帝。趙匡胤無奈說道:“爾等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