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領導作報告的藝術(2)(1 / 2)

三、提出問題,引導思考

這種開頭一上來就提出問題,吸引聽眾的關注,引導聽眾去思考。聽眾聽到這些問題,就會關注講話內容,主動去思考,有助於激發聽眾欲求對問題解答的情緒。如:

例1.怎樣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是個大問題。現在黨內外、國內外很多人都讚成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什麼叫高舉?怎麼樣高舉?大家知道,有一種議論,叫作“兩個凡是”,不是很出名嗎?凡是毛澤東同誌圈閱的文件都不能動,凡是毛澤東同誌做過的、說過的都不能動。這是不是叫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呢?不是!這樣搞下去,要損害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基本觀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

例2.現在有一種風氣,就是民主作風不夠。我們本來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說敢做。現在卻有好多人不敢想、不敢說、不敢做。

這兩個例子都是首先提出問題,讓聽眾去思考。尤其是例1,鄧小平同誌緊扣主題,運用設問提出了一連串有關的、又是聽眾關心的重大敏感問題和原則問題,異常尖銳和突出,讓聽眾不得不集中精力,留心靜聽。這個開頭,不僅問題提得尖銳,發人深思,而且接下去的回答,也是旗幟鮮明,堅決有力,切中要害,為正文的討論,拉開了架子,亮出了路子。

四、概括總結,引入主題

這種講話首先對會議的有關情況及其他同誌的講話進行簡要回顧、總結,把會議決定的重要事項點一下,把重要講話的內容歸納一下,然後給予肯定,在此基礎上,一步一步引入講話主題。這種方式一般在會議中間或結束時使用。如:

例1.這次會議開得很好,很成功,在黨的曆史上有重要意義。我們黨多年以來沒有開過這樣的會了,這一次恢複和發揚了黨的民主傳統,開得生動活潑。我們要把這種風氣擴大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中去。

這次會議討論和解決了許多有關黨和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大家敞開思想,暢所欲言,敢於講心裏話,講實在話。大家能夠積極地開展批評,包括對中央工作的批評,把意見擺在桌麵上。一些同誌也程度不同地進行了自我批評。這些都是黨內生活的偉大進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將起巨大的促進作用。

今天,我主要講一個問題,就是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例2.召開這次全國組織工作座談會,研究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很有必要,也很重要。我看了一些會議簡報和綜合彙報材料,剛才聽了呂楓同誌和其他幾位同誌的發言,覺得會議開得是好的。錦濤同誌在會議開始時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所講的內容我都讚成。關於黨的建設,最近我已經講過兩次,一次是在紀念建黨72周年座談會上,一次是在外交使節工作會議上,今天沒有多少新話要講了,隻是把有些問題再強調一下。

這兩個開頭,都是對會議召開的有關情況進行概括總結,並給予高度評價和肯定。特別是例1,鄧小平同誌首先對會議進行了高度概括和評價,會議開得很好,很成功,在黨的曆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會議討論和解決了許多重大問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後提出了所要講的話題,讓聽眾感到親切自然。

五、緊扣會議,交代任務

這種開頭語,首先要講明會議的主要任務或主題是什麼,要重點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效果,然後再提出所要講的話題。現在領導講話普遍采用這種形式,如:

這次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是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繼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之後,黨中央召開的又一次具有全局意義的重要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在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指導下,貫徹黨的十四大和十四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研究和部署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宣傳思想工作。通過這次會議,使黨的各級領導和宣傳思想戰線的同誌們進一步認清大局、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紮實工作,開創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局麵,更好地動員、團結、激勵廣大黨員和群眾,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