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們的事業全麵推向二十一世紀,就是要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開拓進取而不可因循守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經濟體製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體製改革要繼續深入,精神文明建設要切實加強,各個方麵相互配合,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
確定這樣的主題,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願望。
這個開頭語很典型。首先介紹會議召開的曆史背景,是在世紀之交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接著交代了會議的主題,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新世紀。然後闡述了為什麼確定這個主題,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願望。
在開頭語中,可以三個方麵的情況都講,也可以隻講一兩個方麵的情況。如李鵬總理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的開頭語,就講了兩個方麵的情況。他說:
本屆政府從1993年3月就職,到現在已經五年了,任期即將結束。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的工作,對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這個開頭語,首先介紹了會議的背景,本屆政府五年任職已滿。接著點明了報告的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報告過去五年的工作,二是對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議。這個開頭語可謂簡單明了,要言不煩。
明白了開頭語講什麼的問題後,還必須考慮怎麼講的問題,也就是開頭的方式方法。下麵簡要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開門見山,揭示題旨
這種形式就是開宗明義,開拳就打,一開始就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把講話的主題或觀點亮出來,讓聽眾明白,接著進入講話主體部分。話一出口,要談什麼內容,讚成什麼,肯定什麼,批評什麼,否定什麼,提倡什麼,觀點十分明確,毫不含糊。這樣的開頭能使聽眾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引起他們想聽下文的欲望。這是領導講話經常使用的一種形式。如:
例1.我主張將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製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下……例2.這次座談會,重點談經濟工作。我對當前和今後經濟中的若幹問題,講幾點意見。
例3.現在,我就進一步紮實地開展綠化祖國運動的問題,講幾點意見。
這三個開頭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開門見山,揭示主旨。所不同的是例1把講話的論點亮了出來,吸引聽眾去探求為什麼,怎麼辦,例2、例3隻是揭示了會議及講話的主題,沒有講論點或觀點。
二、交代背景,說明情況
開始首先介紹一些與會議或講話有關的情況或背景,為什麼開會,為什麼講話,讓聽眾了解會議及講話的來龍去脈,幫助聽眾理解會議及講話精神,使之不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引起聽眾的注意。如:
例1.這次會議是一次很重要的會議,中央對這次會議很重視。會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政治局先後聽取了彙報,討論研究了紀檢監察工作方麵的重大問題。尉健行同誌的工作報告,講的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麵我講四個問題……
例2.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已經出版並且開始在全國發行,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專門作出了《關於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決定》,舉辦了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理論研討班,今天又組織這場報告會。各級黨組織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組織廣大黨員和幹部特別是縣以上領導幹部,認真落實《決定》,把這件大事抓好。
例3.白求恩同誌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受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後來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
例1簡要說明了中央對這次會議很重視,會前專門聽了彙報,作了研究。提醒大家講話的內容是經集體研究決定的,並非個人意見。例2簡述了學習鄧小平理論是全黨全國的一件大事,中央專門作出了學習決定,舉辦了高級幹部研討班,報告會是這一係列學習活動的一個部分,大家要高度重視。例3對白求恩同誌先作一個簡要介紹,使聽眾對白求恩同誌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運用這種方法開頭,不管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還是介紹事件發生、發展的背景、起因等,都是為揭示主題作準備。講話一定要從中心論點出發,緊扣會議或講話主題,不能信口開河,離題萬裏,使聽眾不知所雲。介紹背景材料要實事求是,不能任意擴大,故弄玄虛,也要防止籠統地使用套話、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