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平淡,知足,走出命運的低穀(3 / 3)

雞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甘願做一隻鷹,我們雞活得太沒有趣味,生下來就要為主人生蛋,如果我們不會生蛋或者我們是公雞,就要時刻擔心被主人宰殺或賣掉,即便我們可以生蛋,也要擔心哪一天被主人不高興斷送了性命。哪裏像鷹,翱翔於天空,可以隨時抓兔子,沒有時刻擔心被主人宰殺的危險。”

鷹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甘願做一隻雞,我們鷹常年漂泊在外,風吹雨打,過著流浪的生活,我們得為生計奔波,而且時刻要提防冷槍暗箭,哪裏像雞,它們渴了有水,餓了有米,我感覺我們活得很累,不像雞有主人的庇護。”

動物們侃侃而談,你一句我一句,都極說對方好自己不好。後來,在大家的建議下,老鼠體驗一下貓的生活,貓體驗一下老鼠的生活,豬體驗一下牛的生活,牛體驗一下豬的生活,雞體驗一下鷹的生活,鷹體驗一下雞的生活。結果,由於老鼠被主人認為隻知道海吃海喝被主人打死了,由於貓多次去偷主人的魚肉被主人打得半死不活;豬做牛後,主人讓它幹了很多的活,它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由於牛一味羨慕豬,隻知道吃了睡睡了吃,主人認為它沒有使用的價值把它宰殺了;雞想要學老鷹去抓兔子,它離開了主人的保護傘,半路上被一隻老虎逮著吃掉了,老鷹想象雞無憂無慮,餓了有米,渴了有食,它在主人家正享受美好時光時,被主人的兒子抓住拿到集市上賣了。

這是挺有意思的一種現象,可謂風景在別處。總是羨慕別人,這大概是人們的一種共同天性,隻是程度不同罷了。小孩子仰慕大人的成熟穩重,大人也會顧念小孩子的單純率直;女孩子向往男孩子的堅強豪放,男孩子也會偷偷羨慕女孩子的嬌嗔靈動;普通人欽慕名人的卓越尊顯,名人又何嚐不垂涎普通人的平凡自適……

每個人都要踏實地做好自己,不要一味地羨慕別人,別人的生活並不適合自己。隻有做真實的自己,才會活得快樂且富有意義。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仍有一些人,總認為別人的都是好的,不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試想想看,如果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即使你得到了,你也不知道怎樣去發揮、利用它們。

每個人對自己擁有的不知道珍惜,反而渴望不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別人生活的可以借鑒,可以模仿,但不能真正地屬於我們。其實,別人也一樣,他希望像別人一樣,別人也希望像他一樣……

做最真實的自己,羨慕別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哪怕是失敗的經曆、膚淺的想法、無奈的傷感,甚至是悲痛的追悔、悄無聲息的平凡。當你驀然回首時,這一切都會變成永久的人生積澱和生命印跡,美好真摯,深切感人。

心靈明鏡

別人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我們再強求也不屬於我們。而隻有我們的東西才是我們的。如果我們一味地學習去做別人,就像邯鄲學步一樣,不僅事與願違,還會成為笑柄;如果我們做好自己,就沒有了學別人不成後的苦惱和怨恨。這樣,少掉了以後痛苦的折磨,沒有了在寂寞中的掙紮,我們做好了自己又有了成就,何樂而不為呢?

主宰自己的命運

曾經我們把命運托付給了別人過得不快樂,就像林黛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著和自己木石前盟的賈寶玉和別人結婚,隻有含恨帶怨地離開人世。相信,在當時林黛玉一定會憤憤不平,她為什麼要寄人籬下?為什麼要過著別人安排的生活?可是,她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隻有留著眼淚,滿懷對人生的失望離開了人世。

林黛玉因為沒有主宰自己的命運,把自己的一生托付在賈府,才逐漸地養成了她孤僻、小氣的性格,最終得到了命運應有的懲罰。當然,這裏不去談林黛玉是否好命,一個不知道主宰自己的命運把自己的一生托付在別人手上的人他就很難會好命。

就象是樹和葉子,葉子依賴於樹,當天氣逐漸變冷,葉子最可能的歸宿是遠離大樹,淪落一地,最終化為泥土,而樹,因為並沒有對某些特別的依賴,當寒冬來臨,它依然能夠直立應對,通過蓄精養銳或者暫且地委屈一下自己,等待下一個春天的來臨。

這就是樹和葉子的命運,樹能一年年煥發生機,而葉子隻能有不到一年的壽命。這難道是說隻有把命運托付給自己而不依賴於別人才會好命嗎?當然!鷹的壽命大概有七十歲,可是在它四十歲的時候要做一個艱難的決定,它必須飛到一個懸崖峭壁處,用爪子拚命地撓巨石,用嘴拚命地啄巨石,然後還有翅膀,幾乎全身的所有都要更新,這樣,它才會再一次地獲得生計,度過餘下的三十年時光,而要是在它四十歲的時候不去做那一次艱難的決定,它隻有等著去死。另外,有“鳳凰涅盤”的傳說,隻有不向命運低頭,在時間中去磨礪自己,才有可能浴火重生!

在我們對未來還不可預知的情況下,有必要意識到,將來某一天我們的命運會麵臨不測,我們必須要學會主宰命運,而主宰得好不好,決定我們將來的好壞。

很多時候,“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一些無法順意的情況下,我們要想人生不虛度,有必要意識到自己的人生在於自己把握。

我們固然可以讓別人參與我們的命運,但不可把命運托付給別人,就象是崔鶯鶯和張生。崔鶯鶯因為老婦人的左右無法很好地和一見鍾情的張生在一起,她必須接受老婦人的安排,等待張生功成名就的一天才可以和他結婚,而要是張生無法金榜題名的話,崔鶯鶯就可能在寂寞中度過。好在崔鶯鶯及早提醒張生,無論他是否金榜題名都要過來和她結婚,結果,張生真的成了頭名狀元,和崔鶯鶯有情人終成了眷屬。這裏很顯然地,在崔鶯鶯當初長亭送別張生的時候,要是她不一再囑咐張生無論是否金榜題名都要過來娶她做新娘,張生金榜題名固然好,要是無法達成所願的話,相信他也沒有麵子見崔老婦人,從此銷聲匿跡,這豈不辜負了崔鶯鶯的一片苦心?好在崔鶯鶯並沒有完全聽從老婦人,並不看重於功名利祿,她看重的是自己終生的幸福,有自己的主見,不完全把自己托付給母親,才最終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崔鶯鶯是幸福的,她起碼主宰了自己的命運,不至於讓自己孤苦下半輩子,而有的人,因為聽從父母的安排結果毀了自己害了別人。

有一位男孩和一位女孩非常深愛,可是,男孩家裏沒有錢。女孩的父母看不起男孩,決定給女孩找一個有錢的人家。經過父母親苦心破口,女孩覺得結婚沒有經濟基礎是不可以的,而聽說父母給她找的物件非常富有,她可以安享下半生。女孩就這樣被眼前的利益誘惑了,和她並不喜歡的那個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結婚後,女孩是生活得很富足,可是,時間長了,丈夫就不再疼她了。女孩和丈夫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而且,丈夫動不動就打她,女孩覺得她的婚姻進入了死亡期。她多麼想她的前男友啊,可是,人海茫茫,她的前男友在哪裏呢?女孩隻有忍著過接下來並不幸福的日子。

想當然地,女孩聽從父母的安排,聽信有錢就可以讓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她固然可以幸福一段時間,但是,不知道主宰自己的命運,隻知道享受,到後來的隻是痛苦、落寞。就象是女孩,婚後一段時間遭到丈夫的冷漠。此時,她再想起前男友,也有可能是再也沒有緣分,而那次女孩看重金錢而不在乎他們之間多年的情分會讓男孩很傷心,就算女孩有可能回心轉意,也難以挽回男孩支離破碎的心。

這就是不去主宰自己的命運,讓別人安排造成的悲劇!更讓人想象不到的是,有些人認為他們注定一生要命苦,於是,心甘情願地聽從別人的命令或指示,他們隻是滿足於每天一日三餐,隻是羨慕別人好運、好命,曾來沒有想到過某一天自己也會出人頭地。就這樣,受人拘束,過得不快樂,或許隻有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才會明白,原來一生都在為別人而活。就象是綠葉和花兒,人們注意到的隻是花兒,人們讚美的隻是花兒,而要是沒有了綠葉的陪襯,花兒也不會多麼美麗,可憐綠葉一生都很難遭到別人的讚美。當然,綠葉默默無聞的精神是值得人讚美的,但我們默默地任憑別人操控就不值得讚美了。

人的一生很短暫,每個人在世上都會有幾十度春秋,而有的人轟轟烈烈,有的人卻悄無聲息。曆史上留下的是那些英雄人物,像成吉思汗、女皇武則天,相反,那些心甘情願聽從別人的使喚到後來不過是別人一時的工具罷了。

曆史每天都在上演,悲劇喜劇、喜怒哀樂也在重複不斷,如果讓你的人生有重新選擇的機會,你會過怎樣的人生呢?是甘願做陪襯,一生就那麼悄無聲息,還是擁有遠大的夢想,不達目的不甘休?

所有這些,需要我們自己去決定。伸開你的雙手,你會發現,在你的每一隻手上都有三條線,生命線、事業線和愛情線,當你握上了雙手,你會發現,原來它們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掌握自己的命運吧,左右你的人生,人生才會不寂寞,否則,甘於平庸或者把命運托付給別人,隻會一生為別人而活。

心靈明鏡

命運就在我們的手中,你伸開雙手,可以知道,命運就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不要徘徊,不要迷茫,更不要花時間去做一些無聊、消極的事,把自己的人生用在正確的道路上,一步步地走下去,就會走出平庸,人生不再寂寞。

踩在別人頭上的煩惱

許多時候,人們總喜歡高高在上,對別人指手畫腳,認為隻有站在別人之上,才能高人一籌。豈不知,一味地站在別人的頭上就有被摔下來的危險。人和人交往,應該要和別人平等地在一起,站在同一條地平線上,要有低姿態,千萬不可高估了自己,以免讓別人討厭。

有人說,和別人交往就應該比別人高一等。如果真這樣的話,處處顯示自己,那麼,交往中肯定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保持一種低姿態,結果就會不同了。

有一位工人,他耐不住生活的乏味,想從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人上人”。然而,他無以為豪,如何能讓眾人服氣。這個工人開始琢磨了,怎樣才能出人頭地。

他沒有去努力提升自己,反而動起了旁門左道的小伎倆。他蠻橫不講理,欺侮女工;對他有意見的男工,他向領導打小報告。漸漸地,人們越發疏遠了他,他眾叛親離,被廠裏開除了。這個工人別說出人頭地了,連飯碗都丟了。

這個工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逞強好勝,他站在別人的頭上始終要被別人摔下來。他不知道隻有保持低姿態才會和工友們相處融洽,一味地盛氣淩人,隻會被人討厭。

人們要能耐得住低姿態的寂寞,不要太表現自己。逞強好勝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的英雄,隻有那些低下頭來,不站在別人的肩上,耐得住平凡的寂寞,才可能不平凡。

有一位員工,他很出色,本來應該受到更優厚的待遇。但這位員工沒有因此斤斤計較,依舊做著自己的工作。在他的單位裏也有另外一位員工,那位員工也非常出色,不過他經常為了蠅頭小利和老板“討價還價”。一年後,埋頭做事的員工升職加薪,而那位“討價還價”的員工被解雇了。

“討價還價”的員工為什麼被解雇了呢?除了他盛氣淩人、自以為了不起之外,就是他不知道低頭做人。把別人都踩在他的腳下,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

人們做事千萬不要高高在上,認為別人都比不上自己,其實,過於顯示自己,不是表現而是賣弄。如果想讓別人知道你的才華,在適當的時機表現自己的特長、自己的優勢、自己的能力就行,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千萬不要自以為什麼都會,所有的人都不如你。要知道,如果你和別人平等相處的話,別人也會以平等的態度待你;否則,你把別人踩在腳下,有一天別人“翻身”了,會加倍把你踩在腳下。

人應該學會冷靜,踏實做人,和別人平起平坐,和別人同甘共苦。這不是說別人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是什麼樣的人,而是說你應該和別人在同一條地平線上,踏實地做人,這樣,你才有可能由於自己的安心,不過分地顯露自己,最終遠遠地超越別人。

心靈明鏡

一個人想超越自我,不一定非踩在別人的頭上。如果一個人拿得起放得下,即使和別人在同一起點,也會在氣質上超越別人。而且,由於他的低姿態,耐得住寂寞,更具有品味,讓他能有一個新的改變,從而最終能在境界、在事業、在愛情等方麵上超越別人。

淡泊是一種境界

古語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個人心緒不安靜下來就不能提高思想覺悟,不在艱苦環境中磨煉就不能提高道德情操。因為:淡泊是一種境界!

在這個日益追逐的社會,能做到內心的安靜、靈魂的修煉是很難的。很多人都在談論淡泊,很多人都在自詡淡泊,花花世界,橫空出世許多淡泊,真是滿眼王謝堂前燕,不知飛落何人家。究竟什麼是淡泊呢?其實淡泊根本沒有文人墨客描述的那麼神秘。說穿了,淡泊就是內心的安靜,是靈魂的修煉。

真正淡泊的人,不會為金錢、名譽所累,會以一顆平常的心處世。他們不為誘惑所驅使,不為物欲所困擾,不為塵囂所迷亂,不為世象所迷惑。如果不能達到“麵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境界,那一切都是空談。

人們追求淡泊並不是要求人們什麼也不做,的確,淡泊是人內心世界的內斂的深刻反省,是相對物欲的悄無聲息的頓悟,能達到這種境界實在很難,但一個人可以力求做到。在追求淡泊的過程中,一個人不可以什麼事都不做,要處事低調,交際適當,生活簡單,行為拘謹。如果隻是虛偽地做作,或者天大地大唯我獨尊的樣子,那他永遠也不可能保持淡泊的心境。

淡泊是一種常人達不到的境界,心有邪念的人達不到。淡泊的人同樣吃飯、同樣睡覺、同樣穿衣服,他們和我們的區別在於:淡泊的人在吃飯、睡覺、穿衣服的時候順應自然,毫不做作,而一般的人在吃飯、睡覺、穿衣服的時候千般計較、百般思慮。

淡泊的人要有情有義,要常懷感恩之心,常懷仁善之意。淡泊的人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他們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悲歡離合,隻是他們在別人的眼中,能頓悟洞察世事,能將智慧融入生活,能積極地思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淡泊的人仙骨不俗,佛心多情,會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會認真地感謝每一個值得感謝的人,如果我們做不到,就很難成為淡泊的人。

淡泊的確可遇不可求,淡泊是成功和成熟前的最高象征。擁有了淡泊的心,一個人才能與猥瑣、虛偽、輕浮、懦弱、媚俗相悖,與奮鬥、正義、奉獻、拚搏、忠誠同在;擁有了淡泊的心,一個人才會在困難的麵前不低頭,在成功的麵前不驕傲。

擁有淡泊的心,就要求一個人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計得失,置身於紛亂之中、置心於紛亂之外。

每個人都要以一種超然的心態看待一切,要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在物欲和令人眼花繚亂、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態麵前神凝氣靜,拋開一切名韁利鎖的束縛,讓人性回歸自然。

淡泊了,就可以使自己的人性得到升華,使心靈得到充實、豐富、自由和純淨。

淡泊無形無色,禪機無限,人們要做一個純粹淡泊的人很難。而隻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有為事業不達目的不甘休的人生態度,有同世俗腐朽和偏見決裂的勇氣,有同隨處可見的誘惑作鬥爭的自控能力……就可以走向淡泊,擁有淡泊。

心靈明鏡

淡泊是一種境界,能使人們增長智慧見識,拓展心靈空間。能在萬丈紅塵中保持淡泊的心,就可以淡泊處世,超然做人。隻是,為生活奔忙,為生計籌煩,能做到淡泊的人很少,而隻要頓悟觀心,至愛人類,淡泊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