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明鏡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個人要耐得住作為旁觀者的平凡、無味。要記住,想做主角,就必須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機會,一直當主角不會看清自己,隻有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才會完整地明白自己。如果凡事太苛求,總愛和別人較勁,就勢必要活在和別人爭戰的旋渦當中,而隻有靜觀其變,以無形看有形,才會有朝一日噴薄而出,不再輕而易舉地被別人非議、淘汰。
活下去的理由
現代社會,人們的壓力很大。為了養家糊口,為了有更好的物質生活,弄得自己心力交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生活枯燥乏味,每天都看不到希望。難道說人們已經走到世界末日了嗎?生活雖然辛苦,可是又有誰想讓別人唾棄,讓別人所不齒呢?當刮風下雨的時候,當電閃雷鳴的時候,你能保持一顆淡然的心勇敢地活下去嗎?當後天性的殘疾,接踵而至的厄運,你能泰然處之、從容應對眼前的一切嗎?
在這些阻撓當中,能泰然麵對活下去的人,就是最後的英雄。如果因為人生中的一點小小挫折一點不如意,就喪失掉對生活的信心,那麼,真懷疑女媧當初是怎麼造人的。為什麼有的人天打不動、雷打不驚,有的人就不能抵抗外界的紛紛擾擾?人本來沒有區別,“人之初,性本善”,要是一個人在活著的過程中喪失了信心,比別人早一日誤入了歧途,那麼,他就和別人有區別了。
佛家講生死輪回、周而複生,西方有複活之說,如果一個人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的話,那麼,他不可能再有來世。而有的人厭倦目前的生活,認為太操勞、太不盡如人意,想做一顆無憂無慮的小草,想做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然而,小草有小草的擔慮,小鳥有小鳥的危險,小草說不定哪一天就枯死了或者被動物吃掉,小鳥說不定哪一天就被餓死、渴死或者被同類、異類殘害掉。相對來說,人類還是幸運的,雖然有的人衣食無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不幸隻是一時的,他們不能總靠別人,當他們獨立的時候,其中的無奈、其中的辛酸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古人尚且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呢?何必為了顯貴、為了高高在人之上讓自己心力交瘁呢?人是有區別的,有的人山珍海味、高樓香車,有的人卻饑寒交迫、四海漂泊,何必為了自己的不幸苦苦地抱怨呢?
你可以追求幸福的生活,在還感覺不到幸福時,也要好好地活下去。人不會一睜眼就什麼都有了,要幸福就必須靠自己創造。羨慕別人的生活,羨慕別人的身世、背景,有什麼用呢?有好多事一個人是無法選擇的,例如父母、祖籍;有好多事卻可以選擇,例如職業、未來。
不要再為了沒有別人幸福連生活的信心也沒有了,要想著自己的家人、想著一切關心自己的人。自古英才出貧家,一個人能好好地活下去,克服艱難險阻,才可以成為英才。不過,這個過程需要一個人去過,品嚐到其中的酸甜後才會苦盡甘來。
心靈明鏡
活著不需要理由,活著就是最好的理由。一個人要讓自己好好地生活下去,哪怕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能熬到最後的人,往往會品嚐到最後的甜的果實。那些在中途就喪失的逝去的人,除了留下遺憾還是遺憾。
炒作的弊端
現在社會,炒作已普遍存在。“炒作” 是為擴大人或事物的影響而通過媒體做反複的宣傳。它首先是一個中性詞,不能用有色的眼鏡看它。炒作是一種不斷翻新的商業技巧,它的目的在於增加人氣,也就是吸引大眾的眼球,最終達到名利雙收的目的。
炒作往往與商業掛鉤,是商業化的直接產物。時代總在進步,曆史總在發展,有的人為了及早達到“成功”,費盡心機,通過炒作來提升自己的“價值”。他們炒作成功了,固然可以“一朝權在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偶然性的成功不會長久。那些靠炒作出道的人固然可以擺脫平淡無味的生活,可以風光一時,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被炒作了,就必然會有人說他急功近利、為了成功不擇手段……於是,那些通過炒作一夜成名的人遭到別人的唾棄、遭到別人的辱罵,要是他們能夠承受得住,往往能順利地走下去,否則,就會在別人的厭棄中默默無聞地終了此生。
但隻有他們心裏明白,自己是名副其實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要知道,通過炒作讓自己出人頭地的人,他們往往急功近利,耐不住時間的煎熬,而成功的可靠前提是寂寞、煎熬、奮鬥。炒作使他們避免了這些過程,他們的成功隻能是徒有其表,借助外表迷惑別人而已。
這裏,不可否認炒作能成就某些人,但炒作畢竟是商業化的產物,會使人們心浮氣躁,產生急功近利的念頭。在一些網站、論壇上,炒作往往由於過度泛濫,引發誠信危機。人們可以適當地炒作,炒作失當就會使別人不再相信自己,認為自己無中生有、惹是生非了。
然而,無論如何,一個人都必須要能耐得住寂寞。炒作可能使一個人一時心浮氣躁,但如果耐不住寂寞潛心修煉自己,就可能永遠隻是徒有其表。人應該從內心修煉自己,使自己具有豐富的涵養,這樣,才能在炒作成功的時候一直成功下去。否則,外虛內幻,雖然可以一時大紅大紫,但總有寂寞的時候,那時的寂寞不再是現在的寂寞這麼簡單,可能就會耐不住人生那麼大的落差,走人極端。
所以,如果一個人有時機能被炒作,就讓他炒作,但不可一味地炒作下去。時間久了,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就會成為別人的笑柄。一個人必須要充實自己,而充實自己,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在孤獨的時候默默地豐富自己,這樣,才不會被別人認為是徒有其表、浪得虛名。
心靈明鏡
炒作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使一個人站在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被別人關注,能更進一步地檢查自己的言行;壞處是它會使人浮躁、奉承、迎合,養成了得過且過的不良習慣,最終有可能落人笑柄。而隻有一個人內強外硬,既要去宣揚自己,又要加強自身內在的修煉,才有可能永固自己光彩的位置,否則,一番繁華之後,將會更顯落寞。
剔除眼紅的毛病
人們有一種毛病,總愛眼紅別人的成果,認為別人不應該比自己突出,憑什麼別人能獲得自己卻不能獲得呢?如果有這種心態的話,就會一味地羨慕、嫉妒別人,而不會活得瀟灑、愜意。
有一位老人,她有一個兒子,她的鄰居也有一個兒子。她對她的兒子教育非常嚴格,希望兒子能夠出人頭地,為自己爭光。可是,兒子偏偏不爭氣,憑她怎麼努力,從小到大,她的兒子都比不過鄰居家的孩子。老人很苦惱,認為兒子天生是個蠢材。但無論她怎麼說怎麼罵怎麼督促,兒子一直停滯不前,老人對兒子徹底灰心了。尤其讓她氣憤的是,當她聽到村民們誇獎鄰居的兒子時,心裏就一團火。鄰居的兒子很優秀,不需要父母在他身上花費心思,就可以在他的單位裏成為頭號人物,而且鄰居的兒子娶的媳婦是市長的女兒,年輕、漂亮,哪裏像自家兒子的媳婦,不懂事、不孝順。老人越想越覺得鄰居的兒子好,而自己的兒子卻一文不值,她有時恨不得把鄰居的兒子當做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的兒子扔到大街上讓車撞死。老人活得很不自在,每當看到兒子就一肚子火。
老人一味地羨慕別人的兒子,當然會活得不自在了,就算她急切地希望自己的兒子比鄰居的兒子出色,自己的兒子就是不爭氣,那麼,她能活得自在嗎?無論她在兒子身上花費多少心血,對兒子寄予多少期望,她的兒子仍舊是讓她掃興,她能生活得幸福嗎?如果老人不去過多地奢望、不去羨慕別人,而是發現一些自己兒子身上的優點,她就會滿足、活得快樂。隻可惜老人沒有發現到,讓自己活得不快樂。
不要一味地羨慕別人、眼紅別人。當別人升官了、發財了,當別人一炮走紅了,人們的心往往會一驚,為什麼他能夠成功自己卻不能夠成功呢?如果拋棄了這種狹隘的觀念,試想一下他成功的原因,例如他比你有人緣或是他比你力爭上進,你認為他比你出色就不會心存埋怨了。要是你一直意識不到這些,一直希望把別人都踩在腳下,那麼,往往會一腳踏空,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當然,希望比別人優秀是一個好的方麵,但一個人不能太一味地嫉妒別人。我們可以羨慕別人,可以向別人學習,但不要因為別人比自己優秀就耿耿於懷。一味地埋怨是無濟於事的,而要想比他成功,就要改變自我。他是有家境、有學曆、有人脈,自己卻一無所有,此時,我們可以自己去創造,有許多的人是白手起家而功成名就的。太希望往往達不到,所以,不如從現在開始,慢慢向前,因為一個人一味地嫉妒別人是不會快樂的,而隻有滿足於目前的自己,平淡、知足,才不會因為攀比而讓自己深陷命運的低穀。
當然,說到平淡、知足,我們很難做到滿足於現狀,但如果對自己不滿意、一直認為別人好,就不可能督促自己前進,甚至由於嫉妒、由於羨慕讓自己陷在自卑的深淵當中。人生在世,要瀟灑地活著,不要被一些不起眼的東西惹得自己不快樂。而要想快樂,就要平淡、知足,在平淡、知足中走出命運的低穀。例如,你不夠優秀,你想更優秀,除了不去張揚而做好自己之外,就要在堅守本質的過程中一步步去尋找自我,通過時間的煎熬、時間的磨礪,讓自己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從現在的不好狀態中走出來,最終超越別人。
有人說,超越優秀的人很難。的確,如果人們羨慕別人不去超越別人的話,那麼,他們隻會羨慕,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嫉妒。何必要讓嫉妒糟蹋自己呢?一個人要學會韜光養晦,要學會養精蓄銳,在平淡、知足中讓自己厚積薄發,說不定由於一段時間的不去爭風頭,會偶然有一天超越他一直羨慕的那個人。
有一個學生,他長得不夠帥氣,家境也不好,非常自卑。他非常羨慕學校裏那些出入有人接送、住著洋房的富家子弟。然而,他天天想、天天想,天天羨慕、天天羨慕,隻可能是黃粱一夢。後來,這個學生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需要超越他們,讓他們對自己刮目相看。於是,學生幾經努力,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要通過工作鍛煉自己,以便自己將來更優秀。畢業五年後,這個學生已經是那個行業裏頗有名氣的人物,而那些曾經讓他羨慕的富家子弟,大部分一無所成,還在依賴著他的富爸爸、富媽媽。
這個學生因為滿足、因為平淡,因為在平淡中力求上進,最終讓富家子弟對他刮目相看。如果這位學生在當初羨慕富家子弟時,認為“貧富懸殊”是命運的造化,那麼,他不可能走出命運的低穀,不會完成人生一個完美的蛻變。
所以,不要一味地羨慕別人,眼紅別人,別人固然一時比自己出色,如果認為他本來就應該比自己出色,那麼你就會裹足不前。你應該意識到,別人比自己出色是偶然的,沒有人可以永遠籠罩著一個光環,你不要自暴自棄,要相信上天是公正的,要滿足於目前的自己,尋找自己的突出優勢,然後,在自己擅長的方麵加以發揮,不去矯揉造作、不去出風頭,就會因為自己的韜光養晦,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大力讚賞。
心靈明鏡
眼紅別人不滿足自己會自卑,要是在羨慕別人的同時認為自己還是優秀的人物,然後在平淡中默默地去改變,結果就會不同了。他會因為他的“知足”,在知足中默默地接受自己,讓自己越來越進步,比起那些停滯不前隻知道自我欣賞的人,他的人生會更出色。就如兩根標杆,起初,別人比他高出半截,站在他的上頭,到後來他就可以一覽眾山,遠遠地隻能看到別人的一點蹤影了。一個人讓人生蛻變,走出低估達到巔峰,他的一生不比別人的一生遜色。
貧賤不能移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這個物質日益充盈的時代,你是否眼紅別人的財富呢?因為別人比自己富裕了一點而憤憤不平呢?財富固然重要,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聽過一句話,“耐不住貧賤的人,他是金錢的奴隸”。的確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因為金錢而眼紅繼而隨波逐流的事件時常發生。為了錢,為了財富,有的人拚得頭破血流,甚至犧牲自己的一切,何必呢?錢固然重要,但親情、健康、生命、事業、愛情……哪個不比金錢更為重要呢?
有兩位男生,他們大學畢業後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為生計所迫,他們都感覺壓力好大。其中,有一位男生為了過得更好,不滿足於目前的現狀,想一下子發達,然而,每月幾乎都成了“月光族”,他開始想象其他的賺錢方法。那位男生思來想去,覺得偷盜能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於是,他放下了手頭的工作,開始小偷小摸。起初,那位男生獲得了一些財富,沾沾自喜。但漸漸地,他的膽子越來越大,發展為搶劫。在一次搶劫銀行的過程中被捕。而另外的那位男生安於目前的生活,一步步地積累財富,他過得很快樂,也受到了別人的讚賞。
兩位男生,一個發展為搶劫,遭到別人的唾棄,一個安於目前不富足的生活,一步步地積累財富,受到了別人的讚賞。對錢的不同看法讓他們有了不同的結局。見錢眼開,隻會成為金錢的奴隸,而隻有安於目前即便不是很富足的生活,才能一步步積累,將來過得更好。
在我們還不富裕的情況下,要能耐得住眼前的寂寞,在寂寞中去創造財富。沒有人一下子就可以擁有數百萬家產,除非他中彩票。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不要抱著那種僥幸的心理,要堅守目前的自我,就算窮,也不要過多地去奢求,通過歪門邪道獲取財富往往會自食惡果。
貧賤不能移並不是說一個人甘受貧賤,而是說他不能貪圖別人的財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不要坐享天成,不要天天在幻想中度過,人不去創造財富,永遠走不出貧賤的包圍圈。
安心地做好自己,在寂寞中去創造財富,在寂寞中逐漸地讓自己物質和精神同時富起來。隻有物質富裕的人,他依舊很貧賤,而隻有精神和物質同時富裕的人才是真正的幸福的人。當然,人們要脫離貧賤不是三兩天的事,必須要經過時間的煎熬,在時間的煎熬中去創造財富。
心靈明鏡
要甘受貧困,在貧困中獨守一片天空。耐不住貧困的人,會為金錢所驅使,最終在金錢中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當然,並不是要求人們要一直貧困,一個人在貧困中要學習去改造貧困,要通過思索、修行,通過努力讓自己脫貧致富。
做真實的自己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總是在羨慕別人,認為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人說與其像自己活得很累,不如像別人每天活得瀟灑、愜意,豈不知別人也有別人的煩惱,別人也有別人的苦衷,說不定別人在羨慕你的生活,羨慕你的狀態呢?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森林裏的動物們舉辦大會,讓它們談一下對自己的真實感受。
老鼠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不願意做一隻老鼠,因為老鼠活得太累,每天還要擔心被貓逮捕。哪裏像貓,它吃著皇糧,從生到死由主人供養,還時不時地有人送給它魚或蝦,真希望做一隻貓。”
貓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甘願做一隻老鼠,老鼠偷了主人的魚、偷了主人的肉不會被挨打,哪裏像我們,因為嘴饞了一點,被主人打得半死,好羨慕老鼠,可以翻江倒海,大吃大喝。”
豬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甘願做一頭牛。我們豬名聲不好,經常被人當做蠢笨的物件,哪裏像牛,它生活雖然苦,可是名聲好,被人們所崇敬,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甘願做一頭牛。”
牛說:“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甘願做一頭豬。因為豬可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哪裏像我們,吃不飽睡不暖還要幹重活。好羨慕豬的清閑日子,吃了睡,睡了吃,生活賽過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