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尋找,探索,超越目前的自我(2 / 3)

當然,正是因為有了寂寞,牛郎織女才在一番痛徹骨的相思中留下了中國情人節的美麗神話;正是因為耐得住寂寞,玄奘才能在近幾十年的西遊中堅持到底……姑且不去談論這些,單看我們身邊,就有多少耐不住寂寞的芸芸眾生——有的人太想達成心願,結果欲速則不達,徒留一身遺憾;有的人太想一步登天,結果想得越高,傷得越重;有的人太想功成名就,結果由於草草開始,就草草地結束了;有的人太想為所欲為,結果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事與願違……

隻要一個人做到了像最終的比目魚一樣,悟出人生的真諦,在寂寞中潛心地修養、不急功近利的話,時間越久,他就越能品嚐出寂寞中甘甜的滋味。一個人耐得了別人耐不了的寂寞,他隻有超越了寂寞,才會出類拔萃。如果他太心浮氣躁,往往就會像比目魚前世一樣徒等個惘然。而隻有超越寂寞,才能使心靈澄澈,在寂寞中韜光養晦,才會脫胎換骨、光彩照人。

心靈明鏡

比目魚用了四生四世成就了它自己,而一個人要想有朝一日達成偉大的理想與願望的話,就要懂得隻有埋頭才有出頭的道理。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一個人的確做到了在時間上的磨礪,他定可以成為一個不同凡響的人,在芸芸眾生中鶴立雞群。

就算失敗了也不要灰心

人們講求成功,而成功的反麵是失敗。失敗並不可怕,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如果一個人因為失敗而自暴自棄、走不出痛苦的旋渦的話,那麼,他就可能被這個旋渦所吞噬,永遠也看不到成功的曙光。而隻有他失敗了站起來,勝不驕、敗不餒,他才有可能成功。

有一位常勝將軍,他打仗從來沒有輸過。常勝將軍很驕傲,認為自己天下無敵。但這一次與敵人的交鋒中,常勝將軍率領的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常勝將軍自己也逃到了一個山洞裏。

常勝將軍很沮喪,認為他的人生就此完了。就在他萬念俱灰的時候,天空雷聲陣陣,忽然間大雨瓢潑。常勝將軍在山洞裏意亂心煩、苦苦思索。他一抬頭,看到有一隻蜘蛛在織網,雨水不停地向下低落,網破了蜘蛛再一次重織。這樣,反反複複,終於天放晴了,雨水也不往下滴了,蜘蛛順利地把網織成了。常勝將軍默默地看著,略有所思,忽然間,他茅塞頓開,趕緊收起疲憊的行囊走出山洞,他收拾殘部重整軍隊,再一次向敵人發起了進攻,結果這次他又勝利了。

常勝將軍遭遇失敗後的成功,其中的關鍵因素在於敗不餒。如果常勝將軍不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不重新地站立起來,他可能永遠地被打倒。

人生在世,總不可能事事順心,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敗中喪失了信心。當失敗的時候,不要喪失了前進的勇氣,其實成功就在一念之差。一個人如果能從失敗中站立起來就能轉敗為勝,否則,就永遠可能爬不起來。

有一位男孩,他考了三年大學都沒有考到自己理想的學校。男孩很灰心,天天垂頭喪氣。父親建議他重新再考,男孩搖搖頭,默不作聲。從此以後,男孩天天在這種失敗的困擾中度過。男孩無心再上學,他隻好在家裏待著。等到成人了,結婚、生子,像其他的人一樣,充滿失敗地活著。

像男孩這樣活,可能人生沒有意義,他本可能是一粒成功的種子,隻可惜被失敗嚇破了膽,喪失了成功的機會。如果男孩當時打起精神重考,或者另辟蹊徑去上他不太滿意的大學,那麼,誰能說這就是他的人生呢?隻是男孩沒有做到,他在失敗中將碌碌無為度過此生。

男孩失敗了,你為他惋惜嗎?你想象他一樣失敗嗎?如果你不想象他一樣墮落、沉淪,那麼,你應該做點什麼呢?道理很簡單,不害怕失敗,在失敗中不灰心喪氣。

我們的人生很難預測,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失敗。沒有人可以把你打敗除非你自己。麵對這些林林總總的失敗,隻有戰勝它,才能贏得最終的成功。而要想戰勝這些失敗,需要在失敗中不灰心喪氣,在失敗中力求改變自我、前進,否則,在失敗中就被打趴下了,一個人永遠不能明白失敗後獲得成功的滋味。

有人說,成功的滋味固然好,失敗的滋味很痛苦,他們不願意嚐試失敗的滋味。其中的辛酸、其中的寂寞、其中的痛苦、其中的無奈讓他們不忍心回味。豈不知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小孩子要不經過千番百次地站立起來,他不會學會走路。隻有嚐試了其中的寂寞、痛苦滋味,一個人才會明白失敗的感覺,才會在失敗中奮發向上,不讓自己再失敗。就算他失敗了上千次,如果最後一次成功了,他就成功了。

心靈明鏡

要成功,就必須得有失敗,失敗是成功前的一個過程,不能從其中熬過去,一個人就會被失敗的攔路卡攔住,和成功無緣。而隻有在失敗中順利晉級,打破失敗的黑暗,才會從黑暗中凸顯出來,看到一片陽光燦爛的景象。

尋找內心的快樂

人生在世,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有些人在經過一些打擊或磨難之後,天天在寂寞苦楚中度過。豈不知人生無常,沒有誰能不經磨難度過一生。可是有些人因為耐不住寂寞的煎熬、痛苦的磨礪,他可能做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於是,有的人年輕時斷送了性命,有的人麵對命運的不公時委靡不振,從此活在無奈當中……難道說命運一直是那麼苛刻的嗎?不!隻要在生活中善於發現,尋找自我,就會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有一位中年婦女,她的丈夫去世,孩子也不聽話。為此,中年婦女天天和痛苦做伴,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次,她去朋友家玩,朋友的女兒甜甜,從小患有耳鳴,但她很開心快樂。甜甜看到婦女來到她的家,就拉住她的手讓她去看屋後的蝴蝶花長大了沒有。中年婦女起初不情願,但耐不住甜甜的一再央求,隻好跟著甜甜來到了屋後。

看到屋後的蝴蝶花一朵朵地盛開著,甜甜高興地笑了起來,說她當初並不認為蝴蝶花會在陰暗的角落裏長大、開花,而現在蝴蝶花一朵朵玲瓏剔透,美麗的像天上的晚霞,甜甜很高興,送了一束蝴蝶花給中年婦女。中年婦女回家思索後,她陷入了久久的悔悟之中。蝴蝶花可以在沒有陽光照到的地方開出絢麗的花朵,她為什麼不能做到呢?況且甜甜是一個天生患有耳鳴的女孩,她能做到開心、快樂,為什麼自己做不到呢?她不再對生活失去信心,不再因一時的人生不如意否定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讓自己快樂,隻要他敞開心扉,不封閉自己的心靈,陽光就會灑照到他的心房。中年婦女在甜甜的啟示下找到了快樂,她會真正地快樂起來。不過,在我們身邊,有的人就犯下了和中年婦女同樣的錯誤,他們天天以淚洗麵,怨天尤人,抱恨終生,豈不知,如果他願意從心靈改變,屬於他的幸福不會遙遠,他的生活不會從此暗淡無光。

那麼,如果我們不快樂,應該怎樣尋找內心的快樂呢?

如果你不快樂,不要認為是命運的捉弄,人的一生喜怒無常,沒有人可以整天活在幸福當中。不快樂是必然經曆的,在麵對不快樂時,不要斤斤計較,要敞開胸懷,多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如果一個人明白了誰都可以從黑暗中見到陽光,誰都可以從失意到得意,那麼,他不再會一直意氣沮喪了。

當然,從不快樂到快樂需要一個過程,可能彷徨,可能憂心忡忡,隻要靜下心來,用心去品味,屬於自己的快樂不會遙遠,一個人不再會因為失意、失足而怨恨頓生。

心靈明鏡

如果一個人不快樂,就要尋找內心的快樂,沒有誰可以一帆風順,坎坎坷坷的人生才是富有意義的人生。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快樂、自己的痛苦而苦惱,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快樂起來,隻要他願意改變,走出封閉的心靈,迎接他的不再是痛苦、寂寞與折磨,而是人生的另一片美的風景。

每天都激勵自己

大家都聽過“臥薪嚐膽”的故事吧?說是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在屋裏掛了一隻苦膽,時時嚐嚐苦膽的味道不忘亡國之恨,最後雪恥國恨,一舉殲滅了吳國。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有毅力,還要不時地激勵自己前進。如果不去發憤圖強的話,縱使他有多麼遠大的目標,往往隻是徒勞!而隻有時刻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才有可能有所成就,讓別人刮目相看。

黃磊是一家公司的員工,由於他經驗不足、能力不強,常常被其他的同事嘲笑。黃磊並沒有因此而怠慢工作,反而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解雇。於是黃磊決定增強自己的實力,讓同事們對自己刮目相看。因此,黃磊在自家的牆上貼了一些名言警句,如“有誌者事竟成”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每天黃磊下班,都要不斷地學習增強自己的知識。黃磊通過這些不斷地激勵自己,在年底評價業績時,同事們誰也沒有想到黃磊是全公司最出色的員工。同事們都肅然起敬,不明白黃磊如何在短短的幾個月裏讓別人刮目相看。於是,黃磊向他們透露了他成功的秘訣——每天都激勵自己,正因為如此,黃磊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黃磊是成功的,隻要我們能像他一樣時時激勵自己,耐得住寂寞的煎熬,在寂寞中奮發向上,尋求自我,一定也可以取得成功。當然,如果經不住痛苦的煎熬,沒有恒心,沒有毅力,那麼,縱使他多麼想改變自己,結果也往往會不合人意。

小敏是獨生女,她想做到自立自強,讓爸爸媽媽放心,然而,一想到一個人生活,她就又顧慮起來,怕自己不能獨立生活。小敏整天猶豫不定,心想著獨立生活讓爸爸媽媽放心,又不敢邁出獨自生活的第一步。小敏不知道如何能讓自己做到不再時時都靠著爸爸媽媽生活。

乍一看來,小敏的事例和激勵並無多大關係,隻是想與做的問題,其實,如果小敏訂下可行的計劃,天天督促自己,從易到難,再加上恒心、毅力的話,那麼,她會獨立生活,隻可惜她沒有做到,依然依靠著爸爸媽媽。

現實生活中,像小敏這樣優柔寡斷的人很多。既然一個人確定了要做一件事情,要讓自己做到完美的蛻變,就要時刻地給自己加油、給心靈打氣。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要想讓身邊的人對自己刮目相看,那恐怕是一場空談了。

不知道去激勵自己,不知道如何去激勵自己,做不到激勵自己,迎接他的不會是成功而隻有失敗,當然,更不用談人生的起色,命運的轉變。

所以,一個人要想奮發圖強,在寂寞中做到命運的轉變,就要訂下目標,每天激勵自己,因為,這種激勵能讓自己奮發向上,能讓自己擺脫寂寞的牢籠,最終經過磨礪、煎熬和激勵,達到人生的升華。

心靈明鏡

激勵是自我鞭笞的一種方式,每天都激勵自己的人,不會在困頓、落寞中喪失鬥誌,而在困頓、落寞中奮發圖強,走出命運的低穀,反之,那些不善於激勵自己的人,在遇到挫折時灰心喪氣,走不出困境,超越不了自我。

等待中的奇跡

你知道奇跡是怎麼產生的嗎?是憑空閃現的嗎?不!奇跡需要等待,隻有在等待中才會醞釀新的力量,醞釀新的生機。我們知道,一粒種子的力量是無窮大的,而隻有耐得住黑土掩埋的煎熬,它才能有朝一日破土而出,展現出新的生命。毛毛蟲也如是,它必須要經過慢慢的蛻變、痛苦的掙紮,才有可能破繭而出成為蝴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大自然裏的一切都是經過等待才有奇跡產生。日出日落,潮漲潮落,這些大自然裏的現象不知經過了多久的等待,才能初具雛形,進而發展、壯觀。同樣,猿類進化成人,其中經過了幾千年幾萬年的演變、等待,才有了見證奇跡的我們。

一個人要在等待中收獲奇跡,因為,等待的過程是人生最寂寞的時刻,他可能因為經曆了等待獲得人生的飛躍,可能因為經曆了等待贏來命運女神的刮目相看。

有一位女孩,她天生殘疾,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後來,她想,如果她把自己的經曆寫成一部小說激勵自己,激勵同樣需要的人多好啊。她絞盡腦汁、搜腸刮肚,終於寫出了一部小說。然而,當她把那部小說投入出版社之後,卻音訊全無、石沉大海。女孩傷心了一段日子,好在她還有電子稿,就陸續投向了其他的出版社。她收到的退稿信很多,然而她沒有因此灰心喪氣,女孩認為她的小說一定能順利出版,激勵同樣的“天涯淪落人”。

直到有一天,有一家出版公司看中了女孩的稿子,女孩總算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可以想象女孩等待中的度日如年,而也正是女孩的靜靜等待,她等到了奇跡的發生。女孩的小說順利地出版,並在年底強勢地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女孩因此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和不菲的名譽。女孩高興了起來,她實現了她的夢想。女孩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其實,如果女孩在一開始不知道等待的話,就草率地不再堅持這個事了,那麼,女孩的命運可能像被拋棄的小說一樣,生活一直糟糕下去。由於她在等待中有了誌向,當給了她機會,她就會火山爆發般地發揮自己無限的潛能,取得卓越的成功。好在女孩明白了等待會有奇跡發生的道理,她在等待中醞釀自己,等真正成功的時候,她大顯身手,一展自己多年的宏偉抱負。

女孩成功了,通過女孩的事實,我們要明白,等待會讓一個人積蓄力量、養精蓄銳。當給他合適的平台時,他就可以大展宏圖、扶搖直上。然而,有的人卻在等待中喪失了自我,最終背道而馳,讓人惋惜。

有一位男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高考後,他覺得勝券在握,然而,當成績下來的時候,他僅僅比本科線高了兩分。男生認為沒有指望了,就怨恨頓生,最終在愁苦中結束了年輕的生命。誰知,二十多天以後,一張中央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寄到了父母的手裏。父母看著錄取通知書,想想兒子的遭遇,更是老淚縱橫……

男生因為沒有等待最終喪失了莫大的機會,可惜可歎!通過男生的事例我們明白,要在等待中去提煉自我,不要因為耐不了等待的煎熬,對未來失去了信心而作了錯誤的決定。其實,就算等待不可能如願以償,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也要放開胸懷,因為,人生的道路還很漫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個人在以後的過程中一邊探索、一邊等待,在等待中達到一定的程度,幸運女神不降臨你還會降臨誰呢?

記得“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吧,如果你是塊金子,無論在任何地方終會發光的,你需要等待的是機會。但是,如果你在等待中荒廢了自己,就算你是一粒金子,隻是磨損了光芒,和銅別無兩樣,讓人發現不出你的特長。

那麼,如何做才能不掩埋自己、在等待中發現奇跡呢?道理很簡單,等待中去發現,去探索,不喪失自我。否則,一味地等待,無所謂地等待,等來的不再是奇跡,而是惘然、遺憾了。

心靈明鏡

等待不一定會有奇跡出現,但一個人知道如何去等待,在等待中去發現、探索的話,就會重塑自我。當有了準備的頭腦,機會來臨的時候,就可以瞬間把它抓住,成就自我。

埋頭才有出頭

古人雲:唯有埋頭,才能出頭。有的人卻忽視了這個道理,一心隻想一鳴驚人,卻不去耐心埋頭做手頭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比他起步晚的人、比他資質差的人都有了收獲而他卻一無所成時,他往往會抱怨終生。這時,他才會明白,一心地隻想著出頭,而忘了埋頭做事,隻會徒等個惘然。

有一位男生,他想當一名演員,能夠活躍於銀幕,成為大明星。可是,他不知道從腳底做起,一直幻想著自己一下子紅起來。他天天等待,等他可以一夜成名的機會,然而,他等了十年,始終一無所獲。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去做小演員、小配角呢?他說他是一個大人物,應該一舉成名,不應該忍受成名前孤獨寂寞,做個小小配角的煎熬。

這位男生沒有成功,關鍵的原因在於他不知道唯有埋頭才有出頭的道理。人生就是如此,要想一鳴驚人,必須低下頭來,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一個人不可能一下子就登到山頂,必須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上攀登。如果他企圖一下子就攀登到高峰,不需要經過中間的努力,那往往是癡人說夢。我們知道,人生在世不過百十個春秋,能做的事情很多,能做成功的卻很少,如果一個人不明白埋頭才有出頭的道理,凡事急於求成,那麼,往往會蹉跎歲月,當到了老的時候,仍然一無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