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多時候,我們很難意識到在為自己而活。既然都在認為“為他人作嫁衣裳”,就要從中抽出空閑偶爾為自己活活。那麼,怎樣做才算為自己而活呢? “忙裏偷閑”有時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如果一個人太過於繃緊心弦,整天忙忙碌碌,又是責任又是壓力,這樣一年四季下來,都在忙碌中度過。不知道適時地放鬆自己,會給自己的身體造成麻煩。例如,如果你長時期在一個地方坐著,你老年患高血壓的概率就要比那些適時走動的人要高。當然,如果你長時間在外奔波,像飄零的雨燕,也會使你身心疲憊,患上一些不治之症。那麼,既然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行,我們應該怎樣做呢?簡單的道理就是,做好目前的自己,必要的時候出去放鬆。而所謂的放鬆,就是在一個人累的時候鬆散筋骨,給心靈一個舒緩的機會。這時,他可以到大自然中看柳綠花紅,聽鳥語溪聲,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例如跑步、打羽毛球,還可以和喜歡的人漫步、到外麵旅遊,可以看喜歡的電視,聽喜歡的音樂……總之,為自己活著,享受自己的生活。
為了親人、為了朋友我們殫精竭慮、廢寢忘食,但起碼要為自己而活,如果長時間不辭勞苦,不給自己“休養生息”的機會,除了會把自己累垮外還會有什麼結果呢?曹雪芹是偉大,隻是他太勞苦了,他甚至沒有完成《紅樓夢》就與世長辭了,諸葛亮也是一樣,由於過度操勞,臨死前留下了未完成統一大業的遺憾。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像名人一樣有卓越的人生,但我們起碼得為自己而活,不能隻知道工作、工作、再工作,讓自己勞累、勞累、再勞累。那些不辭勞苦的人大部分是某一行業的精英,但我們不提倡那種“忘我”的精神,你因為過度勞苦累垮了身體甚至害了病就要見到下世的光景,何苦呢?
有人說,一個人要能耐得住寂寞的煎熬,要能經得住勞累的考驗。的確,人生難免寂寞,隻有寂寞才會讓人大徹大悟,然而,如果過度勞累,再好的身體也不堪一擊,再好的人世間的美好也被錯過了。
隻知道工作的人,他是不會享受到人世間的親情、愛情、友情的。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呢?是功、是利,還是其他的林林總總呢?其實,一個人完全沒有必要那麼勞累自己,要知道,除了有工作要做之外,還有許多事情等待自己去做。
給自己放個假吧,抽空去看望親朋;給自己放個假吧,領略大自然的美好;給自己放個假吧,不要被世俗所羈絆;給自己放個假吧,看淡人生的沉浮、功名成敗……隻要一個人做到了不過多地苛求,不在終日的奔忙中太對不住自己,抽個空閑、抽個時間給自己放鬆一下,他的人生就會因此勞逸結合,比單單隻知道操勞還會取得顯著的效果。
心靈明鏡
一個人不必一直都繃緊神經過活,該放鬆的時候一定要放鬆,以免由於過度地操勞讓自己得不償失。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個世上不容易,要珍惜來到人世間的福分,既要好好地工作,又不能太累了自己。如果能做到手頭上的事情和生活享受兩不誤的話,那是一種偉大的境界,常人達不到你能達到,你就是一位智者、名人或者偉人。
消除恐懼的心理
恐懼,我們時常都會遇到,有時候是因為本來膽小,有時候卻是因為發生了出乎意料的事情。其實,恐懼是人們內心本能的反應,隻要修煉強大的內心,人們完全可以從心理把它革除掉。否則時刻讓恐懼侵蝕,不僅不會過得快樂,還會使生活暗淡無光。
有一位家庭主婦,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她天天“獨守空房”。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聽到外麵樹葉沙沙作響,尤其是在秋天,再加上野貓的尖叫聲,她每天過得提心吊膽,夜夜都在恐懼中度過。漸漸地,她形成了一種心理映射,一旦聽到有意外的響聲她就渾身打戰。丈夫聽到了妻子的“不測”,趕緊回家。看到因一點聲音就戰戰兢兢的妻子,丈夫決定要讓妻子像常人一樣快樂地生活,消除她內心的恐懼。於是,在鄰裏的建議下,丈夫帶她去看了心理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家庭主婦“康複”了過來,她不再害怕了,她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她的丈夫也放心了。
家庭主婦做到了消除恐懼,她快樂起來了。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故事裏的家庭主婦一樣膽子那麼小,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令自己恐懼的事,諸如對工作的壓力、對異性的回避、對未來的擔憂……無形地給自己的心靈套上枷鎖,無法使自己快樂起來。因此,當一個人生活、處在寂寞的環境的時候,不要想得太多,不要被一些無謂的東西嚇破了膽子。人要從心裏戰勝恐懼,隻有從心裏戰勝恐懼,才能在寂寞的日子裏不害怕,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快樂地生活。
有一個女孩,自小性格內向、膽小、孤僻,由於家庭教育的傳統、古板,要求她做一個規矩的女孩,不允許其與男生來往。等到長大後,這個女孩發現自己不善與人交往,基本上不和男生來往。
女孩不敢直視男生的眼睛,甚至一見到男性就緊張、臉紅。大一時,一次在課堂回答教師提問時出現口誤,引起同學的哄堂大笑,並被教師批評。從此,她對社交有了深深的恐懼。此後,女孩一見人就覺得別人都在注視自己,就緊張、發抖,不敢看別人的眼睛,覺得自己在任何人麵前說話都不自然,越克製緊張感越強烈……
女孩知道,她不能在這種恐怖的心理中痛苦地生活下去了,她想到了離開這個世界……女孩想,自己連死都不怕,死之前問問身邊的人自己究竟有多麼差勁。令她吃驚的是,同學早把她大學課堂出糗的事忘了。女孩恍然大悟,提高了挫折承受力,樹立了正確的挫折觀。她終於明白原來都是自己的恐懼心理在作怪。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她慢慢變得開朗樂觀起來,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女孩的結果是可喜的,我們也要能夠耐得住寂寞的煎熬,要在寂寞中認識自己。
那麼,如何做才能克服內心的恐懼呢?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鬆弛訓練掌握各種鬆弛技巧。例如,在恐懼的時候,可以聽聽音樂,看看書、電視,或者相約朋友,同他們一起去看電影,進餐館和他們聊天,到大自然中散散心情,進行一下體育活動,等等。隻要做到了這些,從內心克服恐懼,恐懼就會從頭腦中溜走。當然,生活也會因此更加多姿多彩。
如果一個人寂寞每天打不起精神,除了要放鬆之外,還要不被一些雜念所束縛,不能整天想一些沒完沒了的事情,天天提心吊膽。人要快樂地活著,恐懼是人心靈的殺手,一個人隻有消滅了恐懼,使自己得到適時的放鬆,無論處在何種環境,麵對何種難題,他才不會記在心頭,才能坐穩睡寧!
心靈明鏡
恐懼會讓人的生活平添煩惱,所以,消除恐懼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產生了恐懼的心理要多去放鬆,尤其是在一個人的時候,要多想一些快樂開心的事情。在寂寞的日子裏做到適時放鬆自己,樂觀向上,生活才能有所起色,才能不會因為恐懼而暗淡無光。
十年後的相遇
相遇是一首歌,當闊別十年後,再一次與你的親人、老朋友相遇,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是淚流滿麵還是相見無語呢?
每天,我們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都可能結交新的朋友。但又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總要和朋友、親人分開。聚散離合仿佛是一種輪回,當你踏上征程、帶上行囊,和朋友、親人說再見時,你有沒有想過某一天還會再相見呢?
天涯何處不相逢,當闊別十年後,遇上自己久別的知己、朋友,那何嚐不是一種痛快、難以言表的感受呢?
十年來,天各一方;十年來,彼此為生計忙碌。當靜下心來的時候,和闊別已久的老友幹杯,其中,可能有些人已經成為社會名流,而有些人還是當初窮酸的樣子。這些年來,經過了多少事,發生了多少變化,在你們的酒宴之間一點一滴、慢慢地劃過。
十年就這麼悄無聲息,十年前你們曾經說要再一次相見。不過,世事坎坷,一轉眼就是十年,這十年間的煎熬,這十年中對對方的牽掛,此時在你們再一次相逢時變得幽默、風趣。
那十年的過程,相交的知己每個人都可想而知,每個人都想及早相見,可是,歲月如梭,光陰不饒人。現在有的人有了妻子有了孩子,有的人還是單身……變化這麼大,讓每個人都難以想象。
既然你們坐下來,就各抒己見吧!對朋友的思念,十年中奮鬥的曆程,其中的辛酸、其中的無奈,和朋友暢所欲言吧。不要顧慮什麼,你們難得一次相見。把你們的心得體會告訴對方吧,讓你們彼此更進一步地了解對方。
你們可以笑,可以唱,可以彈,可以跳,因為,你們相聚的時刻是短暫的,下一次再相見不知是何年何月。
抓緊這一次機會吧,珍惜和老友相處的每一分鍾。
當你們酒酣情濃的時候,你們又要分開了。再見,一句再見讓每個人心碎。這麼多年,誰懂彼此的心呢?十年,下一次十年是什麼時候呢?人生又有幾個十年呢?你們感覺世事無常,希望能永遠在一起,然而終究要分開,其中的無奈、其中的痛苦,你們每個人慢慢地品嚐。
於是,一番熱鬧之後,又是寂寞。你希望再一次的相遇,然而,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如願以償。
烏飛兔走,流星趕月,當你們再一次相遇的時候,可能已經暮態龍鍾,也許你們永遠也不會再相見。世事就是這麼無常!與其期盼下一次的相見,不如珍惜相見的時光。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遇到就珍惜吧,有時,我們感覺太孤獨,生活沒有意義,而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找不到知音,沒有可以傾訴的物件。人生在世,兩個人遇到一起不容易。
每一次相遇都是一種緣分,有的人我們一輩子也遇不到。珍惜眼前的人吧,踏實地過好眼前的一切,你會少掉十年後相遇的寂寞、孤苦與無聊。
心靈明鏡
十年前,我們是朋友,十年後,我們模糊了對方的臉龐。歲月的滄桑,世事的洗禮,我們每個人麵對著麵,無言以為。十年,這是段多麼長的時光,然而,十年又轉瞬即逝。
這十年間,發生了多少事,錯過了多少機緣,其中可悲的、可喜的都溢於言表。北宋詞人晏殊說:“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是啊,與其太多地思念,追憶前人,不如珍惜眼前人,不至於將來後悔。
利用零散的時間
當你孤單落寞的時候會如何度過呢?是讓時間從指尖滑過,還是利用這些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許多人想選擇利用餘下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難以做到,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去做何種事情。我們知道在有工作或有重要任務去做時,我們往往信心十足,全身心地投入。人總是有惰性的,一旦閑下來,就任憑時光匆匆地流逝……莎士比亞說:“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人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可就是不知如何去利用零散的時間。不過,有些人就做得到,而且能把零散的時間利用得有聲有色。
陳老師退休了,每天過得很清閑。他耐不住寂寞的煎熬,就想做一點事情,可是做什麼呢,陳老師感到很困惑。陳老師曾經向學校裏申請繼續做一段時期的老師,但學校認為他已經退休了,不必再操勞了。陳老師很無奈,不知道如何利用退休後的時間。
陳老師有一個鄰居馬老師,馬老師也是一位退休的教師,馬老師比陳老師早退休五年。看到馬老師每天過得樂嗬自在,陳老師很疑惑,找到馬老師,和他聊天。馬老師說退休後應該找點事情做,不能閑著,陳老師說他也這麼認為,但不知道具體該做什麼事情。
馬老師讓陳老師照顧孫子,陳老師說孫子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再照顧。馬老師讓陳老師做一些小生意,陳老師說上半輩子已經夠忙碌的了,下半輩子不想太操勞。馬老師讓陳老師好好享受眼前的日子,陳老師說每天閑著很無聊,有時想想還是教書好。馬老師讓陳老師再度返回學校,陳老師很無奈,搖搖頭,說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學校不允許他教書了。看著垂頭喪氣的陳老師,馬老師說他可以種種花、遛遛鳥,陪陪孫子,看看電影,陳老師聽了馬老師的建議後,陷入了沉思。
不久後,陳老師又找到了馬老師,說他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不再像剛退休的時候索然無味了。馬老師故作疑惑,陳老師便把這段日子自己是如何利用時間的講給馬老師聽。陳老師要陪妻子到公園裏晨練,要帶自家的小花狗傍晚溜達,要參加一些老年組織的協會,要和自己的一些朋友促膝長談……
陳老師之所以生活過得快樂了起來,是因為他知道了如何利用空閑的時間。如果陳老師在退休後不加以利用空閑時間的話,那麼,他可能每天活得很虛無,每天都覺得無所事事。
當你孤獨寂寞了,不要任由時光流逝,要靜下心來想一想如何去度過空閑的時光。人不可能總有事情要做,當你清閑的時候,可以享受清閑的時光,如果你覺得清閑的日子太無聊,需要做一些事情那你就做一些事情。你可以根據你的性格與愛好做一些適合你的事情,千萬不可隨隨便便地做。
如果你是一位退休的老人,你孤獨寂寞的日子裏如果像狂熱的喜愛籃球比賽的年輕人一樣,天天在電視機前大喊大叫,你不會覺得讓人吃驚嗎?如果你是一位年輕人,在你孤苦寂寞的時候,你像老人一樣天天晨練、遛鳥、修花,你不會讓別人覺得你異常嗎?所以,當你清閑了,需要做一些事情時,這些事情要適合你,要根據你的愛好和性格而定。
當然,在寂寞的時候,不要喪失掉對生活的熱情,隻有利用在寂寞的日子,每一分鍾都分配了任務,才不會覺得生活太無聊、太沒有意義。而要是一個人在孤苦落寞的時候,什麼事情也不去做天天坐在那裏發呆會覺得好受嗎?
所以,在利用空閑時間的時候,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即便不想做任何事情,也可以靜下心來,在孤苦寂寞中,品味人生無常,看花開花落,做到心如止水。利用好寂寞的時間,你就不再會一個人寂寞,就會從寂寞中體會到生活的多彩,感受到人活在世上真有意義。
心靈明鏡
時間一去不複返,如果我們在空閑的時候不知道利用時間的話,那麼,會錯過很多事情。人的一生很短暫,要做的事情很多,能做成功的卻很少。隻有堅持每時每刻都在做著事情,才不會虛度人生,就算孤苦落寞了,也會因為做著事情而感到滿足,因為,時間淡化了悲哀,做著事情有成就感搪塞了自己的不滿。
酒逢知己千杯少
人生在世,能有一兩個知心人是很不錯的。有的人朋友很多,卻很難有知己,一到關鍵的時候,剩下的隻有他自己。酒肉的朋友好交,知己卻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