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梅喜歡獨自微服私訪,去學校、商店、廠礦等地,找學生、店員、工人談話,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他從沒首相的架子,他談吐文雅、態度誠懇,從沒有前呼後擁的威嚴場麵,深得瑞典人民的愛戴。
帕爾梅平易近人,他同許多普通人通過信件建立了友誼。他在位時平均每年收到1.5萬多封來信;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國外,為此他專門雇用了4名工作人員及時拆閱、處理和答複,做到來者皆閱,來者均複。對於助手起草的回信,他要親自過目,然後才能簽發。這一切都使他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日益高大,不像許多國家的高級領導人,可望而不可及。帕爾梅首相府的大門永遠向廣大人民開放,永遠是人民的服務處。在瑞典人民的心目中,帕爾梅是首相,又是平民,是領導人,又是兄弟,朋友,他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
放下身段,決不會使高貴者變得卑微,相反,倒更能增強人們的崇敬之情。這樣的人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紮在大眾這塊沃土之中,哪能不根深葉茂,令人敬重!
低基調做人源於高標準立世
我們強調低調做人,決不是要人低標準做人,要知道,不論身處哪一個社會層麵,都可以成為高標處世的典範。
伊麗莎白二世剛繼承王位時,所遇到的第一位英國首相便是年近8旬的邱吉爾首相。邱吉爾自己曾經擔心和女王能否合作得很好,在首相眼裏,女王還是個毛孩子。然而,經過幾次會麵和交談之後,邱吉爾徹底改變了態度,因為他發現,這位年輕的女王不僅懂政治,而且分析問題也相當透徹。邱吉爾不止一次地讚歎道:“一個多麼迷人,多麼聰慧的少婦啊!”女王每一次和首相會麵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女王聽得非常認真。女王在聽首相的彙報時,大多數情況下不輕易用語言表示自己的觀點,更不會將自己的某些想法、建議強加給首相、強加給政府。伊麗莎白二世有著非凡的自製力,她對自己的感情的控製能力是一般人根本無法做到的。她自幼養成的這種低調而內向的性格,使她在幾十年女王生涯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沉穩的作風。
伊麗莎白二世雖然是一國之主,堪稱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但她卻喜歡樸素和自然,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女王的衣著上,還表現在女王對生活的追求上。當有人問她喜歡哪一種人的生活時,女王回答:“一個住在鄉間,擁有很多馬和狗的婦人。”正因如此,女王常常穿上厚厚的棉襪和結實耐用,但並不時髦的鞋子在田野、鄉間跋涉。在繁忙的工作、政務之餘,女王經常去打獵、釣魚,追求她所喜愛的樂趣。
女王對普通人的平常生活的向往,有時似乎不被人理解,但女王對這種生活的喜愛卻非同尋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女王保持著自己國家的尊嚴和王室特有的高貴,而許多場合,女王的日常生活與那些普普通通的英國家庭婦女沒有太大的差別。有一次,一個人看到女王在廚房親自動手剁肉時,完全驚呆了,竟然不知道如何稱呼女王才好。因為在這個人的心目中,“神聖”的女王還用得著親自到廚房動手剁肉嗎?女王經常以普通人的心態對待生活、投入生活,普通人所有的一切,在女王身上都有體現。
王室的生活是富有的、豪華的,甚至是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女王自己擁有的特製的豪華衣服可以裝滿5個房間,但她除了必要的場合之外,都是穿已經有了點磨損的衣服:一件舊了的夾克衫,一條斜紋軟呢裙,一雙普普通通的靴子。
1948年,當女王的長子查爾斯王子誕生後,人們發現,小王子所用的吊床是一個有上百年曆史的舊吊床;而這位王子所用的嬰兒車也是舊的,是王子母親和姨母瑪格麗特公主小時候用過的舊嬰兒車。女王是當今英國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心,政府的各級官員、首相都是她的仆人,但女王除了用得體的行為證明王室的尊嚴外,都是低姿態地與人民保持平和的關係,其結果,她更得到了人民的愛戴。女王曾說過:如果什麼時候,英國人民不需要國王了,我們會悄悄離開。然而,盡管社會已經發展到了二十一世紀,英國人民還從心裏需要“國王”。
躋足山頂上,依舊塵世間
給自己的事業設定一個更高的標準,然後摸爬滾打,全力以赴,待到功成名就,是否就完事大吉了呢?沒有,還有一個回歸低調做人的過程。既能高標處世,又能低調做人,才能真正算得上圓滿的人生。一個人不管爬得多高,也依然不能脫離塵世,也依然飽食人間煙火。所以,即便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大成就,也依然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平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