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讓信仰延續希望(Faith continued hope)(2 / 3)

曆史學家們則認為耶穌和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他隻是人們塑造出來的一個美好的形象而已,這個形象是人們心目中渴望已久的。被基督教奉為經典的《聖經》有許多虛構的神,迄今為止,不但所有曆史資料都不能證明確有耶穌這個人,即便按照耶穌創建基督教的時代來推算,也沒有多少史籍記載過耶穌生平事跡以及他詳細的建教過程。換句話說,還沒有史料能夠證明耶穌曾真實地存在於世上。

首先,遍覽與基督產生同時代的各種史籍著作,其中關於耶穌本人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創建基督教的材料幾乎沒有。耶穌在《新約全書》中被描述為一位天神的形象,因此他肯定不是一個凡人。同時在基督教產生以後很久才逐漸出現了各種記載耶穌事跡的福音書。因為宗派鬥爭,各教派根據各自的需要也都按各自的意圖來重新編寫了福音書,因此救世主耶穌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所以《路加福音》中的耶穌家譜不同於《馬太福音》中的耶穌家譜。即使在一本書中也是自相矛盾,比如《馬太福音》中對耶穌的描寫就矛盾多多,一會說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一會兒又認為他是大衛的子孫,所以說耶穌是基督教徒“人為描繪出來的救世主”並不為過。其次,“耶穌”在猶太詞語中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它的希臘文“Josua”意思是“上帝耶和華拯救”,希臘文音譯的基督(chrisistos)的意思是“救世主”,因此無論是“基督”或“耶穌”,都是同一意義的宗教用語。基督教在萌芽時期是社會下層平民狂熱宣揚“救世主”的群眾運動,苦難的民眾企盼“救世主”的拯救,所以人們稱心目中的“救世主”為“基督”或“耶穌”就十分自然了。每年12月25日,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在冬至日祝賀太陽複活而經常舉行的祭奠太陽神生日的活動,基督教會把這個日子直接安排到耶穌的身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基督教的“聖誕節”,所以12月25日並不是耶穌的誕生日。同樣的道理,說基督獨創了“聖誕節”也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基督教產生300多年後,教會才逐步確定了12月25日作為耶穌的誕生日。以上材料說明基督教是“人工塑成的世界宗教”。再次,基督教與猶太教之間關係極為密切,這是由於基督教受到了猶太教的影響。追溯到基督教的源頭,原本就是猶太教的一個新宗派,而且最早的基督教徒中猶太人占了絕大多數,從種種福音書的記載就能夠看出猶太教對基督教的影響非常深遠。

最後,把耶穌說成是全人類的“救世主”是隨著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發展的需要而形成的說法。記錄在《馬太福音》中的耶穌家譜為了使耶穌成為救世主的說法具有合法性和神聖性,就把耶穌說成是猶太國王的子孫。由於基督教信奉上帝耶和華的“一神論”,所以基督教徒又將耶穌說成是上帝耶和華的獨生子。而這與上帝的威嚴神聖和高尚純潔又有了矛盾之處,因為他怎麼可能與凡人結合生子呢?寫福音書的人隻好挖空心思地將耶穌的母親說成是“瑪利亞未出嫁就受神靈感召而懷孕”,以此來彌補說法上的漏洞。以上這幾種觀點,否認了耶穌真實存在和他創造基督教的這一說法。但作為一個影響巨大的曆史人物,耶穌的真實存在與否還難成定論。

無論耶穌是否存在這毫不影響人們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唯靈主義(Spiritualism Doctrine)的信仰,我說的宗教信仰就是“宗教式”的信仰,即像教徒信仰上帝那樣信仰大自然,把大自然當作具有意誌以及生命的實體的上帝那樣來加以崇拜。宗教式的信仰就其本質而言乃是向世界顯示人類的精神力量和自由意誌的行為,是發現意義和創造價值的活動。它追求自由和真理,追求人類的精神解放,實在是一種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高貴而高尚的一種事業。它是人類精神生活向善的努力和向上的運動,它的目標在接近上帝之國的地方,在彼岸世界,致力於從此岸世界的罪孽和苦難中把人拯救出來。

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們失去了對上帝的信賴和敬畏。可是達爾文也是一個相對迷瞪的人,這種想象產生的理論隻能迷惑人們,讓有些人變得更迷瞪。進化論在理論上推敲起來似乎是有道理的,可是理論未必就是現實本來的樣子。進化論否定人類是上帝創造的。但是我想說,也絕不是像進化論裏所說的,人類是古猿進化來的。達爾文自己,包括所有人類並沒有哪一個人真正見過古猿進化成人的景象和過程,這都是想象的產物。人類至今還無法揭開人類起源之迷,這是科學上今天也無法回答的問題。

19世紀,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學說,這成為19世紀人類探尋自身起源的一個新的線索。

為探尋自然規律,達爾文一生孜孜以求。《物種起源》這本書是他對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親自觀察生物界現象的總結,書中闡述了自然選擇在物種變化上起的作用,提出了物種的起源和進化的一般規律。《物種起源》的發表從根本上打擊了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和靠神造論來支持的倫理。當時保守勢力的反撲頑抗和社會思想界的巨大震動,使一貫注意不越自然科學領域雷池一步的達爾文也興奮不已。為了用客觀事實來揭示人類起源的奧秘,他發奮搜巡各種事實依據,終於在《物種起源》出版12年後又發表了《人類的由來》這本巨著。達爾文認為物種起源的一般理論也完全使用於人這樣一個自然的物種。他不僅證實了人的生物體是從某些結構上比較低級的形態演變進化而來的,而且進一步提出了人類的智力和心理基礎等精神文明特性也是像人體結構的起源那樣由低級向高級逐漸發展。《人類的由來》奠定了人類學研究的基礎。達爾文認為人類起源於古猿。經過一番激烈的學術和宗教的爭論之後,科學界漸漸接受了這個理論。後來的科學家又經過不斷探索,在達爾文學說的基礎上形成了現代的人類起源說。他們認為,人類是古猿在數百萬年的漫長時間裏,在大自然的影響下逐漸進化而來的。作為一種學說,進化論有著許多合理的科學內核,然而事實證明達爾文的學說也是想象中的產物,考古學上的許多發現似乎給達爾文開了一個國際玩笑,但考古畢竟是用實物事實來說話的,這些發現對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因為有些事實是無法用進化論來解釋的——在中國雲南富源縣三疊紀岩石麵上發現有四個人的腳印。據考證,這些腳印是2.35億年前留下的;1976年,著名考古學家瑪麗。D·利基也曾發現了一組和現代人特征十分類似的腳印。這些腳印印在火山灰沉積岩上,據放射性測定,火山灰沉積岩有340萬~380萬年的曆史,古生物學家證實,其軟組織解剖特征明顯不同於猿類;美國科學家麥斯特則在猶他州羚羊泉的寒武紀沉積岩中發現了一個成人的穿著便鞋踩上去的腳印和一個小孩的赤腳腳印,就在一塊三葉蟲的化石上麵。而三葉蟲是2.5億~5.4億年前的生物,早已絕跡。經過猶他大學的化學家們鑒定這的確是人的腳印;1913年德國的人類學家在坦桑尼亞Olduvai峽穀100萬年以前的底層中發現了一具完整的現代人類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