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破除一生煩惱。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苦海無邊佛法也無邊。
長江後浪推前浪,人生後果推前因。
人的一生是不斷推翻的一生,切不可拘泥過去,要主動換洗,才是新人。換衣換裳不如換腦,洗手洗腳不如洗心。心與新是一個音,人與仁是一個字。仁人有新心,看世界便是好的。
深信不疑就會有奇跡。
深信不疑已經是奇跡。
從倒房倒屋看見高樓大廈。
從滿屋尿布看到大丈夫。
從黑夜看到白光。
從荒漠看到甘泉。
從幽暗人生看到燦爛前景。
從死寂看到風。
從烈日看到雪。
從累死累活看到一勞永逸。
從爛汙泥看到淨蓮花。
從別人處借光明,從自己身上存放明天。
從腳看到船,從淚開始渡。
從伸手到揮手,從狂笑到痛哭。
從顛倒夢想到安睡主懷,從搏鬥肉身到憐憫肉體。
從放縱精神到看守靈魂,從毀滅家園到家園毀滅。
從倒房倒屋看見高樓大廈,深信不疑就會有奇跡。
如是我聞。一切法應作如是觀。
獻出自己得到自己
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係牢獄之切念家鄉;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勢力者提拔令出。
(印光法師)
這段話意思是:應該切實發願,願意離開娑婆世界這個苦窩毒巢,到極樂世界去。其願望之急切,就像掉進坑中想起來,關在牢裏盼出去。自己不能出,那麼就把自己交給有能力的人。交給有能力者最好。公民交給國家,就明白了。女人交給男人,就踏實了。人交給佛,就大徹大悟了。
獻出自己得到自己,舍不得自己即將全部失去。
人生是一場獻祭。不是獻出肉體,而是獻出靈魂。如果你有家,就獻給家。如果你有國,就獻給國。
獻出自己得到自己。
獻出自己已經得到自己。
少女一獻身而為新娘,誌士一獻身而為烈士。
放下自己的屠刀,立地讓他人成佛。
此為佛法大義。
掉坑坐牢當然想出去,但並不是把坑與牢讓給別人,而是從此不再有坑與牢。地藏王菩薩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掌管地獄的地藏王菩薩希望有地獄空了的一天。什麼叫地獄空了?就是說不再有人下地獄了。人下地獄都是自找的,甚至爭著搶著要下。因為他們好奇,想看看自己萬一下地獄是什麼樣子。魚兒上鉤,鳥兒觸網,人犯罪,全是因為好奇。不好奇就不犯罪,就不墮落。如果有蛇誘惑你吃那禁果,你要說“上天不許”。如果有人勾引你下地獄,要說“地獄已經空了”。
下無可下,是謂放下。
沒了法律,就沒了罪犯。凡事有個牌子掛在那裏,就是在引誘人破壞他。故意引誘人,當人犯了罪又製裁他,這就是魔鬼的伎倆。一切的規矩都是這個道理。做殺毒軟件的公司就是做帶毒軟件的公司,放人的就是捉人的。捉放曹,七擒孟獲,都是此理,反複折磨往死裏整,其心不仁。洗腦無方,氣急敗壞。諸葛亮最終害自己,聰明人所設的世界,此地無銀三百兩,屠宰場隨時歡迎訪客。因此耶穌基督說“要進窄門”。不要隨大眾。什麼是大眾?大家七嘴八舌,巴別塔就修不起來。一家子都聽諾亞的話,就都進了方舟。
一切放下,是為佛法大義。
空談就會談空
業識未消,三昧未成,
縱談理性,終成畫餅。
(印光法師)
這句話意思是:業障未消,三昧未入,談佛也枉然,還是畫餅充饑。
“業識”即業障,見前說。“三昧”即“三摩地”,為梵語,意即入定、禪定。三昧為簡易佛法,人生藥引,是實實在在有益之修行。望餅雖能充饑,望梅可以止渴,但不是解決之道。孔子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不是讚他守得清貧,而是讚他為人實在。顏回有那實實在在的一簞之食,一瓢之飲,他才能“人也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假如顏回無飲無食,也隻能向孔夫子打秋風要飯吃。
要飯有要飯之道。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講他和顏回說了一天的話,顏回從不頂嘴,像乖兒子一樣討他喜歡。學道的人最要懂得敬師,才能從老師那裏得好處,得真傳。老師說一句就聽一句這很好,最好的是老師還沒說他就聽見了,彼此心契,雖是師徒,實為道友。禪宗五祖向六祖傳法,全在默然中完成。弘一法師從印光法師處證得真修,也是無言。那時他們在普陀山,每日隻在紫竹林中望南海而已,何曾有什麼空談。
空談就會談空,空想就會落空。佛說的蓮花是摸得到的,佛本身也是摸得到的。空談無益,不如實幹一場,自會見分曉。
一花落罷一花開,一語未了一語又起。人類言語全然空虛,枉然精彩,不能停留。聖人製下文字是用來挽留語言的,文字之上別有文字。唐僧第一次取到的無字經不是迦葉阿難故意搞錯,無字經才是真經,他沒明白,硬要換有字經。我們學習不可拘泥字眼,如果你從水上看到字,從空中聽到言語,那才算真的有根了。字可以不寫,話可以不說,書可以不看,一心敬拜神佛,神佛就來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