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能力,如果運用得法,將能使生活盡如人意,其效果屢試不爽。有一個年輕人,他有一條極其不尋常的經驗:他發現每當他存足了20000塊錢,就有事情來了,諸如一些小小的意外、不測的麻煩……總之他的存款老是無法突破20000塊錢。我敢說這個年輕人一輩子都解不開這個結,除非他開始運用選擇的威力,以不同的看法來麵對這件事。
還有一個年輕人,是個萬事通,他會的事情很多,所做的事,也樣樣成功,可是奇怪得很,他從來都賺不到錢。大家都不懂到底為什麼。他有野心,也很有人緣,個性也很開朗,就是在金錢上,始終不得意。後來。他終於發現毛病出在哪裏了。原來問題就出在他老是說:“我樣樣都行,就是賺錢不行。”
這種想法害了他,隻要他想通了這一點,情形就會改變。他開始改口說;“我什麼都行,賺錢也不例外。”結果不到幾年,他的經濟情況就有了起色。他果然賺到了錢。自此以後,他的經濟情況一帆風順。本來這個人很可能一輩子都是樣樣能幹,就是不會賺錢;但由於後來他領悟到他所“選擇”的是一條思想上的歧途,並且設法糾正,他的經濟情況就此便有了好轉。發揮“選擇的威力”會帶動出更強、更有效的賺錢能力。
當然,另一種極端類型的人,即那些專門尋找新工作,不滿意本身的工作而經常改行的人。好像漫無目的的到處遊蕩,希望總有一天好運從天而降。他們的做法會被人批評成“像一個兩端開口的墳墓一樣便於進出”。
二、活得仔細:從不輕易冒險
第三種人就是那種活得過於仔細的人,他們往往借口條件還不具備,不肯輕易付之行動,因而坐失了很多良機。
也許你聽過這個笑話:
“昨天晚上,機會來敲我的門,當我趕忙關上報警器,打開保險鎖,拉開防盜門,它已經走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如果你活得過於仔細,你就可能錯失良機。
吉恩快40歲了,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安定的會計工作,一個人住在芝加哥,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早點結婚。他渴望愛情、友誼、甜蜜的家庭、可愛的孩子以及種種相關的事。他有幾次差點就要結婚了,有一次隻差一天就結婚了。但是每一次臨近婚期時,吉恩都因不滿他的女朋友而作罷。
有一件事可以證明這一點。兩年前吉恩終於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好女孩。她端莊大方、聰明漂亮又體貼。但是,吉恩還要證實這件事是否十全十美。有一個晚上當他們討論婚姻大事時,新娘突然說了幾句坦白的話,吉恩聽了有點懊惱。
為了確定他是否已經找到理想的對象,吉恩絞盡腦汁寫了一份長達4頁的婚約,要女友簽字同意以後才結婚。這份文件又整齊,又漂亮,看起來冠冕堂皇,內容包括他所能想象到的每一個生活細節。
他把他們未來的朋友、他太太的職業、將來住哪裏以及收入如何分配等等,都不厭其煩地事先計劃好了。在文件結尾又花了半頁的篇幅詳列女方必須戒除或必須養成的一些習慣,例如抽煙、喝酒、化妝、娛樂等等。準新娘看完這份最後通牒,勃然大怒。她不但把它退回,又附了一張便條,上麵寫道:“普通的婚約上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一條,對任何人都適用,當然對我也適用。我們從此一刀兩斷!”
吉恩先生還委屈地說:“你看,我隻是寫一份同意書而已,又有什麼錯?婚姻畢竟是終身大事,你不能不慎重行事啊!”
吉恩真是大錯特錯。他可能過分緊張,過度謹慎,但不論是婚姻,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不能過分吹毛求疵,以免你所訂的每一種標準都偏高了。吉恩先生處理問題的做法。跟他對工作、積蓄、朋友的交情,甚至每一件事情都很相像。
席第先生的經曆也很有代表性,他不滿現狀,但他一定要等到萬事具備以後才去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