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席第先生進入美國郵政局的海關工作。他很喜歡他的工作,但5年之後,他對於工作上的種種限製、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時間、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資升遷的死板人事製度(這使他升遷的機會很小)愈來愈不滿。
他突然靈機一動。他已經學到許多貿易商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這是他在海關工作耳濡目染的結果。為什麼不早一點跳出來,自己做禮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認識許多貿易商,他們對這一行許多細節的了解不見得比他多。
自從他想創業以來,已過了10年,直到今天他依然規規矩矩在海關上班。
為什麼呢?因為他每一次準備搏一搏時,總有一些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資金不夠、經濟不景氣、新嬰兒的誕生、對海關工作的一時留戀、貿易條款的種種限製以及許許多多數不完的藉口,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其實是他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被動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條件都十全十美後再動手。由於實際情況與理想永遠不能相符,所以隻好一直拖下去了。他的理想也就成了空想。
具有過度安穩心理的人常常會失掉一次次獲得財富的機會,所以人生就應當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過度的謹慎就會失去它。
我們知道,這種過度安穩的心理,並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安全感。
在瑞典,政府告訴每一位公民,政府會終身照顧他們。雖然聖經中清楚地教我們不勞動者不得食,可是許多瑞典人卻相信,政府有義務養他們。大體上真是如此。任何公民到醫院看病時,都不必付帳,由政府代付。嬰兒出生時,政府會付賬,並供養母子。如果收入不足以維持最低的生活,政府也會給予補助。
有了這種絕好的安排,瑞典人應該是最快樂的民族了,可是,瑞典除了有西方國家最複雜的稅收製度外,還有增長最快的少年犯罪率、急速增加的毒品問題和最高的離婚率。所有這些,還要加上瑞典老人的問題。瑞典退休的老人在西方國家中有最高的自殺率。
真正的安全是現在的工作,這種安全無法由別人給予或提供,必須由自己來爭取。
字典上解釋,安全是免於風險與危險的自由,免於疑惑或恐懼的自由,不是焦慮或未確定等。麥克阿瑟將軍說:“安全是生產的能力。”為自己的需要努力生產而獲得自尊與自信的人,總是比將問題留給別人去解決的人,來得安全。
工作帶來比生活所需更多的東西,它把生命給了我們。任何人隻有能供養自己並貢獻於他人時,才能感到真正的快樂。
三、拖延觀望:坐失無限良機
塞萬提斯說:
“取道於‘等一會’之街,人將走入‘永不’之室!”
此話說得太對了。
我們都知道,在職者比失業者更容易找到比較好的工作。失業很久的人,就更不易找到好工作了。
大部分人共同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工作過分挑剔,一直在尋找完美的工作或雇主,可是他們並不自知他們不是完美的員工。許多人過分強調工作應當能提供成就、假期、病假與退休。對於已經有工作,且做得相當好的人而言,這個要求並不過分;而沒有工作的人,一開始便如此要求,似乎野心過大。
你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達高峰。一旦起步,繼續前進便不太困難了。工作越是困難與不愉快,越要立刻去做。你等得越久,就變得越困難,越可怕,有點像第一次站在遊泳池的跳板上準備跳下去一樣,你等得越久,跳水的機會就越渺茫。
過度鄭重與缺乏自信是做事的大忌。在興趣熱誠濃厚的時候做一件事,與在興趣熱誠消失了以後做一件事,其間的難易、苦樂真不知相差多少!在興趣熱誠濃厚時,做事是一種喜悅;興趣熱誠消失時,做事是一種痛苦。
擱著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等明天做,就在這個拖延中所耗去的時間、精力,實際上能夠將那件事做好。做以前積疊下來的事,會覺得多麼的不愉快而討厭!在當初可以很愉快容易地做好的事,拖延了數日數星期之後,就會顯得討厭與困難了。接到信件,應該立刻作複,最為容易;因此有的機關、公司中訂下規則,不準任何來函隔夜不複。
命運無常良緣難!在我們的一生中,每人都有良機佳遇的到來,但總是一瞬即逝。我們當時不把它抓住,以後就永遠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