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
1.收集古今有關信念的故事與人物。學習他們懷揣理想,一往無前的精神。
2.你還記得周恩來總理小時候的遠大誌向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從小也要樹立遠大理想。
第14課 業無信不舉
李沙庚誠信經營得人心
乾隆年間,南昌城外有家點心店,店主李沙庚專營各式糕點。該店早些年間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生意很是興隆。但後來店主李沙庚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店裏來了一個容貌端莊、儀表堂堂、頭戴方帽、身著長衫的中年男子。此人坐下便買了幾塊糕餅吃了起來,沒吃幾口,眉頭就皺作一團。少時,他叫出店主說:“店家,你這店以前生意不錯,如今怎麼這般冷清呀?”店主無以應答。中年男子沉思了片刻,說道:“這樣吧,讓我來幫你題幾個字,你的生意保證會好起來。”店主凝視著中年男子,說:“客官,你是……”中年男子回答道:“鄙人乃鄭板橋是也。”店主一聽是大名鼎鼎的書畫家鄭板橋,驚喜萬分,急忙端出筆墨鋪上紙,恭恭敬敬地請鄭板橋題字。
鄭板橋拿起筆蘸上墨便在紙上寫了“李沙庚點心店”六個字。字寫得蒼勁有力,店主李沙庚非常高興,正想道謝時,猛然發現“點心”的“心”字中間少了一點。他當是鄭板橋寫快了,漏了這一點,便忙請鄭板橋補上。鄭板橋笑笑說:“以前你生意興隆,是因為你心中有這‘一點’,如今你生意冷淡,是因為你心中欠這‘一點’,我沒有寫錯字啊。”李沙庚聽了板橋大師一番話,羞得麵紅耳赤,連道慚愧。板橋大師見此情景緩緩地說:“積金積玉不如積善積德,寬天寬地不如寬厚待人,做大事先得為人,開小店也得經營人心啊。”
李沙庚經鄭板橋點撥幡然醒悟。從此以後,他痛改前非,真心經營,以真材實料和熱情服務再次贏得顧客,生意又興隆起來。
議一議
鄭板橋正是用錯字寓諫意,巧用“心”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為後人留下了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你知道鄭板橋在心中少“一點”的寓意是什麼嗎?
經典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宋·程頤
一個人如果不講忠誠,信義,那麼他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經·係辭上》
天幫助順應天理的人,人幫助有信用有道德的人。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金銀玉帛不能算作寶貝,真正的寶貝應該是忠信。
守信之人,言不妄發,說到做到,不矜不伐。
無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厭棄,不如牛馬。——印光法師悟一悟
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有信譽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萬年牢”!
踐行
調查一下你的親朋好友最喜歡去哪個商家買東西,商場中多種品牌中哪一種最好賣,你可以詢問、做統計表……找出現象背後的原因吧!
延伸
百年同仁堂誠信重如山
北京同仁堂是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曆史長河中,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
曾有一家住山西大同的老人讓女婿在同仁堂藥店抓12服藥,服了幾服老人發現藥中沒有方子上寫的西洋參,就寫信到同仁堂藥店。藥店經理連夜派人趕往山西大同,次日早晨趕到老人家中。送藥的人在老人未打開的一個紙包裏找到了西洋參。此行雖冤,但藥店,決不能因一時的疏忽而砸了“誠信”的金字牌子。
同仁堂的藥好,因此經常會有建立長期業務聯係的老客戶出入同仁堂,其中有不少為港澳及海外人士。香港的一位企業家李某就經常買同仁堂的野山參。
李某買野山參的數量多,有時一買就是七八萬元,並撂下話:“有了好貨就打個招呼。”一次,同仁堂進了一株生長數百年、價值數十萬元的野山參,同仁堂林藥師一個電話過去,李某欣然而至。老朋友相見,親熱地寒暄過後,林藥師捧出野山參,李某如獲至寶,當即拍板買下,並說:“我去辦點事,請您幫助加工成粉麵。”
當李某辦完事回到同仁堂時,林藥師熱情地捧出參麵,剛想說“請您驗收”,話未出口,李某已伸出二指,輕輕捏了一撮參麵放入口中,美美地享受起來。
林藥師有點著急地說:“按規矩,應當麵稱重,您這一吃,我還怎麼稱呀?”
李某以十分肯定的口氣說:“你不可能少給我。”“您怎麼這麼相信我們呢?”
林藥師笑著追問。李某仍是那十分肯定的口氣:“因為你們是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