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道德
有一則寓言故事:
一位老者、一個單身青年和一對夫婦結伴去海上遊玩。兩天後,他們遇見了海上風暴,船沉了,幾人僥幸漂流到了一座看上去還不錯的小島上,可惜丈夫卻與大家失散了。婦人非常著急,他們等了好幾天,也沒有人來營救。
這天,駛過一條小漁船,告訴他們一座孤島上有一個男子,婦人這才知道了丈夫的下落。婦人問漁夫可否將她丈夫從那座孤島上接過來?
漁夫看看頗有幾分姿色的婦人說:可以,但我有個條件。婦人說你說吧,隻要能救回我丈夫,我都答應你。
漁夫厚顏無恥地說:希望與你共度一夜。婦人猶豫了。
漁夫讓婦人好好考慮,下午再來聽回話。這位焦慮的婦人進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去請教老者和年輕人,她該怎麼辦?老者沉默不語。年輕人說,殺掉漁夫,奪船救人。婦人淒婉地搖了搖頭。
傍晚漁夫再來時,婦人答應了漁夫的要求。第二天一早,漁夫履行了諾言將她的丈夫接了過來,夫婦又團聚了。
婦人非常信任她的丈夫,便將所做的一切如實告訴了丈夫。豈料丈夫勃然大怒,痛斥婦人不守婦道,跟著漁夫的小船拂袖而去。
這時,年輕人走到婦人麵前說:這樣的男人不值得你為他傷心,我愛你!
在這個寓言裏,老人代表自由,年輕人代表享樂,婦人代表愛情,丈夫代表道德,漁夫代表利益。但他們的人品又能得一個什麼樣的排序呢?見仁見智吧。
對於沾染惡行的人,我們並不全都蔑視,但蔑視所有缺少德行的人。所謂的缺德,就是指缺乏好的品行、道德和信念。尊嚴是德行之寶,炫耀是德行之賊,慈悲是德行之始,暴戾是德行之終。人不能缺德!因為德行是人生的根本。
米店老板
從前,有家米店,經營者是一對既貪財又陰損的老夫妻,經常把沙子摻進米中出售,吃得人牙磣。
一天,一位顧客來買米,見米中有不少沙粒,便問:怎麼米中這麼多沙子,是你們摻進去的吧?夫妻倆連忙否認,還指天賭咒發誓道:要是有這等事,遭天譴雷劈!
說來也巧,當夜雷電交加,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米店的這對老夫妻做賊心虛,老頭嚇得急忙上床蒙著被子躲藏起來,老婆子也想上床躲藏,不料蚊帳鉤掛住了發髻。這時,正好一個響雷在屋頂炸響,老婆子以為是被雷公抓住了,連聲求饒說:雷神爺,不是我,是該死的老頭子!老頭以為雷神真的來了,嚇得躲在被窩裏顫抖著說:別,別聽她的,兩個人都有份,抓到哪個就算哪個。
俗話說,做賊心虛。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損人利己的缺德事,心裏怎能安生?
缺德表麵似乎隻是一個個笑料,但背後隱藏的卻是人性的悲哀。是什麼造成人類如此缺德?良心泯滅、金錢作祟。美德猶如袋藏名香,可美德一旦被貪婪的欲望淹沒,那還剩下什麼?惡德醜行的泛濫,智慧的消亡。
箴言錄
缺德的人,好必一朵開敗的花朵。試想,花朵開敗的地方,人類的心靈怎能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