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棄是人生的一門學問。舍棄不等於徹底放棄。學會舍棄眼前利益的誘惑,相信忠告,著眼長遠,這樣才可能迎來“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失敗的商人
一位30多歲的美國年輕人,父親是一位珠寶商,去世前遺留下10多億美元的珠寶。父親臨終時告訴他:經營珠寶利潤非常高,希望你繼續幹下去。年輕人遵照父親的遺願,努力經營珠寶生意。
10年過去了,年輕人成了一位中年商人,可是父親留下的資產隻剩下了1億多美元。商人想若是繼續經營下去,資產將血本無歸。痛定思痛,他決定放棄珠寶行業,轉投服裝業。
又一個10年過去了,商人慘淡經營,可資產僅剩下1000多萬美元。商人想,若是繼續經營服裝業一定虧空,於是轉投餐飲業。
再一個10年過去,商人成了一位60多歲的老人,資產卻隻剩下了100多萬美元。商人想自己可能不是一塊經商的料,剩下的錢幹脆買一塊墓地,死後也好有個歸宿。
於是這位失敗的商人就買了城郊一大片便宜的土地。幾年後,聯邦政府決定國道從這片土地經過,政府除了向商人支付占地補償費外,這片土地由於公路的經過短短幾年間價格上漲了近千倍,商人的資產又達到了10多億元。商人這才發現原來房地產是最賺錢的產業,於是開始投資房地產業,後來成為了美國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
故事中的商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失敗,每一次放棄都是一次痛苦的抉擇,最後置於死地,而僥幸獲得新生。也許,麵臨窘境時,舍棄是無奈的,也不一定能帶來新的轉機,但恰恰是舍棄,又給了成功一次光臨的機會。
“請再劃掉一個”
在美國一所職工大學,下課時教授對同學們說:我想和大家做個遊戲,哪位女同學願意上來配合我一下?一漂亮女生欣然應允,走上台來。
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難以割舍的十組人名。女生照做了,她寫出了她的鄰居、朋友、親人、同事、同學等等。
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麵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了一個……
最後,黑板上隻剩下了三組人名,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此時的教室裏非常安靜,同學們都看著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
教授平靜地說:請再劃掉一個。女生遲疑著,艱難地做著選擇。她終於舉起粉筆,劃掉了父母的名字。
“請再劃掉一個。身邊又傳來了教授的聲音。女生驚呆了,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而堅決地又劃掉了兒子的名字。接著,她“哇”地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女生平靜下來,才問道:按說和你最親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為父母是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尋找的,為什麼丈夫反倒是你最難割舍的人呢?
同學們都看著那位女生,靜靜地等待著她的回答。女生平靜而又緩慢地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肯定也會離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隻有我的丈夫。
教授的遊戲令人沉重與窒息。在這個幾難的假設命題中,女生究竟該選擇什麼?親情?愛情?舍棄其實就是一種選擇!舍棄是痛苦的。舍棄親情,是為了一份執著的愛情,因此這種舍棄更需要勇氣。
舍棄是痛苦的,舍棄眼前的誘惑,它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和遠見。世尊釋迦牟尼舍棄王子的榮華富貴的生活,苦心修道,終於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藝術大師李叔同在中年時,毅然拋家離俗,潛修佛教律宗,終成為自唐代十世祖後的律宗第十一世祖,弘一大師的美名享譽海內外。
舍棄該舍棄的,舍棄難以舍棄的,本身就是一種德行的增長。
箴言錄
舍棄是一種權衡利弊後的明智地放下,在人生的緊要關頭,有所舍棄,才會有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