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別自作聰明(2 / 2)

一天,約翰發現他家的愛犬正在樹籬下麵用嘴拖著什麼東西,跑過去一看:愛犬正使勁拽著一隻髒兮兮的兔子。糟了!那兔子可是鄰居家的小女孩艾瑪養的。艾瑪每天放學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兔子從籠子裏放出來,逗它玩。這下可闖大禍了!約翰懊惱下午沒把愛犬拴好,趕緊從愛犬的口中奪過了那隻髒兮兮的已經死掉的兔子。

約翰把死兔子提回家,放到一隻大盆裏,用洗滌劑洗幹淨,又用梳子把它的毛梳整齊,再用電吹風把它吹幹。然後,跳過樹籬,來到暫時無人的鄰居家的院子裏,把那隻死兔子又放回籠子裏去,讓人看上去那隻兔子是自然死亡的。完事後,約翰回家進屋拿過一本書,坐在院子裏假裝看書。

很快,艾瑪從學校回來了。爸爸——!一聲淒厲的叫聲,嚇約翰一跳,趕緊跑到樹籬這邊,假裝關切地問發生了什麼事。隻見艾瑪和她父親都怔怔地看著兔子籠子。

好一會兒過後,艾瑪的父親才轉過身搖搖頭,看看約翰說:太殘忍了,太殘忍了。你說是哪個壞蛋竟做這樣的事情?居然把艾瑪昨天剛埋掉的死兔子又挖出來了!

本是狗的一場頑皮鬧劇,主人卻來幫了倒忙。結果,自作聰明的人所做的蠢事自以為高明,卻反而愚弄了他自己。

拔苗澆水

佛經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佛陀率眾比丘在拘薩羅園遊化的時候,村中有一位長者,在自己的園林中設座,供養佛陀。佛陀和眾比丘受供後,在園林中散步,見到一大塊空地,便問園丁為什麼會是這樣?經過園丁的解說,眾比丘才知道原來這園林當初在種植苗木時,澆水的村童,在澆水時一一拔起苗木來看,然後再依據樹根的深淺來決定澆水量,許多苗木就因此而枯死了,結果這裏就成了一大塊空地。

在眾比丘的一片惋惜聲中,佛陀說:那些村童不但今世毀壞園林,前生也這樣。接著佛陀便講述了村童的前世因緣:

從前,波羅奈城中舉行祭典,祭典的鼓聲一響,城中的人紛紛前去參與盛會。這時,掌管禦苑的園丁也想去看鬧熱,便把居住在禦林中的猴王叫來,吩咐道:猴王,你們常年在這裏吃花芽、吃果實,今天我給你分配個任務:在我回來之前,你們要把園中這些苗木灌溉好。猴王答應了。

園丁就把澆水用的工具交待給猴王進城去了。猴王對拿了皮囊和木桶去給苗木澆水的群猴說:不能浪費水,你們澆灌苗木的時候,要一一拔起來看,根深的就多澆些水,根淺的就少澆些水。群猴聽了猴王的話,依言而行。每澆灌一棵苗木,便想方設法拔出來先看看根部。

一個博士來到禦苑中,看見群猴如此澆灌苗木的情形,感到很奇怪,就問它們為什麼那樣做,群猿猴告訴博士,是猴王讓它們這樣做的。博士聽了這話,感歎道:愚昧無知者,即使想做利益眾生的事,做來也是不利的。

佛陀講到這裏,微微一笑說:毀壞園林的村童就是當時那個自作聰明的猴王呀。

自以為聰明的猴王經過幾世輪回,轉世為村童,還自以為聰明,悲哉!俗話說: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是真的;認為自己非常聰明的人,是蠢的。英國政治家切斯特菲爾德說:在同伴麵前,切不可顯得你比別人聰明博學。

箴言錄

對什麼事回答“不知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而假裝知道。真正聰明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從不自作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