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誥》曰:“積陽成神,神中有形。形生於日,日生於月。積陰成形,形中有神。神生於金,金生於玉。隨陰陽而生沒者,日月之光也。因數生光,數本於乾坤。隨陰陽而升降者,金玉之氣也。因時起氣,時本於天地。”
注譯:
《金誥》說:“積聚真陽成為了神,神中有形。形生於日,日生於月。積累真陰成為了形,形中有神。神生於金,金生於玉。隨著陰陽之氣的往來變化,出現或消失的是日月之光。日月之光是按照天時定數出現的,定數的根本在於乾坤。隨著陰陽之氣的交替升降,上升或下降的是金玉之氣。金玉之氣是按照天時規律運動的,天時的根本在於天地。”
疏解:
從大道角度說明“金液還丹”(金液煉形):
第一,“積陽成神,神中有形。形生於日,日生於月。”神為陽氣之積,形為神之象。神象生於太陽,太陽生於太陰。
第二,“積陰成形,形中有神。神生於金,金生於玉。”形為陰氣之積,神為形之光。神光生於陽金,陽金生於陰玉。
第三,“隨陰陽而生沒者,日月之光也。因數生光,數本於乾坤。”日月之光隨陰陽而生沒。陰陽數足必然生光,而數的根本在於乾坤之道。第四,“隨陰陽而升降者,金玉之氣也。因時起氣,時本於天地。”金玉之氣隨陰陽而升降。陰陽時到必然起氣,而時的根本在於天地之間。
所以,“金液還丹”,即積陽神,陰陽數足必然生日月之光而出沒。金液煉形,即積陰形,陰陽時到必然起金玉之氣而升降。
原文:
《真源》曰:“日月之光,旦後用九,晦前用六,六九乾坤之數。金玉之氣,春夏上升,秋冬下降,升降天地之時。金生於玉,玉生於石,石生於土,見於形而在下者如此。日中金烏,月中玉兔,月待日魂而光,見於神而在上者如此。”
注譯:
《真源》說:“日月之光,在有月光時用陽,在沒有月光時用陰,六(陰)和九(陽)是乾坤的天數。金玉之氣,在春夏季節上升,在秋冬季節下降,升降是天地的天時。金生於玉,玉生於石,石生於土,所以,見到它們的形時是在地下。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兔,月亮接受到太陽的光後才能發光,所以,見到它們的神時是在天上。”
疏解:
從天地角度說明“金液還丹”(金液煉形):
第一,日月之光有陰陽,它遵循乾坤的天數。金玉之氣有升降,它符合天地的天時。
第二,積陽之神在天上,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兔。積陰之形在地上,金生於玉,玉生於石,石生於土。
所以,“金液還丹”,即遵循乾坤的天數,積陽神在天上,得日月之光中的陰陽。“金液煉形”,即符合天地的天時,積陰形在地上,得金玉之氣中的升降。
原文:
《比喻》曰:“日月,比氣也。腎氣比月,而心氣比日。金玉,比液也。腎液比金,而心液比玉。
所謂玉液者,本自腎氣上升而到於心,以合心氣,二氣相交而過重樓,閉口不出而津滿玉池。咽之而曰玉液還丹,升之而曰玉液煉形。是液本自腎中來而生於心,亦比土中生石、石中生玉之說也。
所謂金液者,腎氣合心氣而不上升,熏蒸於肺。肺為華蓋,下罩二氣,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閭穴升上,乃曰飛金晶入腦中,以補泥丸之宮。自上複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還丹。既還下田複升,遍滿四體,前複上升,乃曰金液煉形,是亦金生於土之說也。
凡欲煉形飛金晶者,當在靜室中,切禁風日,遙焚香,密啟三清上聖:‘臣所願長生在世,傳行大道,演化告人,當先自行煉形之法,欲得不畏寒暑,絕淡穀食,逃於陰陽之外。’咒畢,乃咽之。”
注譯:
《比喻》說:“日月,比喻為氣。腎氣比喻為月,心氣比喻為日。金玉,比喻為液。腎液比喻為金,心液比喻為玉。
所謂玉液,本來是從腎氣上升到心,與心氣相合,二氣相交後通過重樓,閉口不出,津液滿口。將其咽下就稱為玉液還丹,將其升起就稱為玉液煉形。玉液從腎中而來,生於心,也比喻為土中生石、石中生玉的說法。
所謂金液,是腎氣相合心氣後不上升,而是熏蒸於肺。肺為華蓋,下麵罩著二氣,當下就可以獲取肺液。將下田之氣推向尾閭,然後沿督脈上升,就稱為飛金晶入腦中,以補養泥丸宮。從上再下降歸入下田,就稱為金液還丹。已經返還下田後再次升起,充滿全身,而且從前麵也上升,就稱為金液煉形,這也就是比喻為金生於土的說法。
凡是想要煉形飛金晶的人,應當在靜室中,切記嚴禁有風和日光,焚香遙望,默默地朝拜三清上聖:‘臣所願長生在世,傳行大道,演化告人,當先自行煉形之法,欲得不畏寒暑,絕淡穀食,逃於陰陽之外。’默念完以後,就用意將其咽下。”
疏解:
從人體角度說明“金液還丹”(金液煉形):
第一,用天上的日月來比喻人體的元氣。腎氣比喻為月,心氣比喻為日。用地上的金玉來比喻人體的真液。腎液比喻為金,心液比喻為玉。
第二,金液,是腎氣相合心氣後不上升,而是熏蒸於肺。肺為華蓋,下麵罩著二氣,當下就可以獲取肺液。將下田之氣推向尾閭,然後沿督脈上升,就稱為飛金晶入腦中,以補養泥丸宮。從上再下降歸入下田,就稱為金液還丹。已經返還下田後再次升起,充滿全身,而且從前麵也上升,就稱為金液煉形,這也就是比喻為金生於土的說法。
所以,“金液還丹”,即元氣熏蒸於肺而得金液,金液沿任督二脈後升前降(還丹)。“金液煉形”,即元氣熏蒸於肺而得金液,金液沿任督二脈前後同升(煉形)。
原文:
《真訣》曰:“背後尾閭穴曰下關,夾脊曰中關,腦後曰上關。始飛金晶以通三關。腎比地,心比天,上到頂以比九天。玉液煉形,自心至頂以通九天。三百日大藥就,胎仙圓,而真氣生。前起則行玉液煉形之舊道,後起則行飛金晶之舊道。金晶玉液,行功見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