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玉液還丹(玉液煉形)(2 / 3)

以上咽法,先依前法而咽之。如牙齒玉池之間而津不生,但以舌滿上下而閉玉池,收兩頜,以虛咽而為法。止於咽氣,氣中自有水也。咽氣如一年,三十六次至四十九次為數;又次一年,八十一次;又次一年,一百八十一次為見驗,乃玉液還丹之法。行持不過三年,灌溉丹田,沐浴胎仙,而真氣愈盛。若行此玉液還丹之法,而於三百日養就內丹,真氣才生。

艮卦飛金晶,一撞三關,上至泥丸,當行金液還丹之法:自頂中前下金水一注,下還黃庭,變金成丹,名曰金丹。行金液還丹,當於深密幽房,風日凡人不到之處,燒香迭掌盤膝坐,以體蹲而後升,才覺火起,正坐絕念,忘情內觀,的確艮卦飛金晶入頂,但略昂頭偃項,放令頸下如火,方點頭向前,低頭曲項,退舌尖進後以抵上齶。上有清冷之水,味若甘香,上徹項門,下通百脈。鼻中自聞一種真香,舌上亦有奇味,不漱而咽,下還黃庭,名曰金液還丹。春夏秋冬不拘時候,但於飛金晶入腦之後,節次行此法,自艮至巽而已。晚間勒陽關法,自兌至乾而已。凡行此法,謹節勝前,方可得成。究竟止於煉形住世,長生不死而已,不能超脫也。”

注譯:

《真訣》說:“采藥和補養見到驗證以後,下麵的修煉就要在年中選擇月份,月中選擇日期,日中選擇時辰。依照這三個時間選擇相應的方法,一百日藥力全備,二百日聖胎堅固,三百日真氣生成,胎仙圓滿。謹慎地按照次序用功,依照天時添加練功的強度和內容,三百日數足之後,才可以實行玉液還丹、煉形的方法。

凡是從艮卦飛金晶進入大腦,到巽卦停止,這說得是飛金晶三百日後能達到的效果。離卦要停止采藥,坤卦要停止收腹聚氣,這些隻有在兌卦才能下手,收腹聚氣要到乾卦為止。在離卦用咽法煉形取代原來的采藥。所謂咽法,就是在上齶與兩頦之間用舌頭攪動,先咽下後天的津液,其次舌頂上齶,使先天的津液充滿口中,津液生成以後不用漱口直接咽下。

凡是在春季的三個月中,肝氣旺盛而脾氣衰弱,每日在離卦用咽法;凡是在夏季的三個月中,心氣旺盛而肺氣衰弱,每日在巽卦用咽法;凡是在秋季的三個月中,肺氣旺盛而肝氣衰弱,每日在艮卦用咽法;凡是在冬季的三個月中,腎氣旺盛而心氣衰弱,每日在震卦用咽法;凡是在四季的最後一個月中,都有脾氣旺盛而腎氣衰弱,人以腎氣為根源,一年四季都有衰弱。在每一個四季的最後一個月的後十八日,每日在兌卦用咽法,仍然可以與前麵講得咽法一並使用,唯獨在秋季要停止用兌卦咽法,以防止抵消艮卦的功效。

以上咽法,先依照前麵的方法去做。如果口中沒有津液生成,就用舌頭上下攪動,而且閉口收頜,按照咽法的要求去做。直到能咽出氣來為止,氣中自然含有水。在如此咽氣的第一年中,可以做三十六次至四十九次;第二年,可以做八十一次;第三年,可以做一百八十一次,以此求得驗證,這就是玉液還丹的方法。這樣修煉不超過三年,玉液灌溉著丹田,沐浴著胎仙,而使真氣越來越盛。如果依照玉液還丹的方法修煉,三百日就可以養育和成就內丹,真氣(元氣之陰)才能生成。

艮卦時飛金晶,元氣通過後三關,上至泥丸,應當行使金液還丹的方法:從泥丸中向下降一注金水,下還到黃庭,變金水成丹丸,名稱為金丹。運行金液還丹,應當在深幽隱密的房屋,風、陽光、凡人都不能到達的地方,燒香迭掌曲膝盤坐,身體前傾而使後背的陽氣上升,隻要感覺到後背的陽氣升起,就端正盤坐,斷絕雜念,忘情內觀,確定艮卦時飛金晶入泥丸後,略微抬頭仰頸,釋放或導引頸下之氣從前麵向上行進,後背上來的氣和前麵上來的氣相交,頭會出現點動並且向前伸,這時候,要低頭曲項,舌尖抵在上齶。感覺到口中有清冷的津液,味道甘甜醇香,向上透徹著頭頸,向下貫通著百脈。鼻中自然能聞到一種真正的香味,舌上也有奇味,不用漱口直接咽下,下還到黃庭,名稱為金液還丹。春夏秋冬不管在什幺時候,隻要飛金晶入腦之後,就要按照次序修煉此法,從艮卦時開始至巽卦時停止。晚間用收腹聚氣的方法,從兌卦時開始至乾卦時停止。凡是修煉此法,要謹慎有序,逐漸進步,才能成功。修煉至此,畢竟隻能煉形住世、長生不死而已,不能超脫。”

疏解:

從修煉思路說明“玉液還丹”(玉液煉形):

第一,“肘後飛金晶”完成以後,才能修煉玉液還丹、煉形的方法。

第二,春季每日在離卦用咽法,從兌卦到乾卦收腹聚氣。夏季每日在巽卦用咽法,從兌卦到乾卦收腹聚氣。秋季每日在艮卦用咽法,從兌卦到乾卦收腹聚氣。冬季每日在震卦用咽法,從兌卦到乾卦收腹聚氣。在春、夏、冬三季的最後一個月中的後十八日,每日在兌卦用咽法。唯獨在秋季要停止用兌卦咽法,以防止抵消艮卦的功效。

第三,三年中修煉玉液還丹的次數:第一年,可以做三十六次至四十九次;第二年,可以做八十一次;第三年,可以做一百八十一次,以此求得驗證為止。

第四,運行金液還丹:從艮卦至巽卦飛金晶,從兌卦至乾卦收腹聚氣。

所以,“玉液還丹”(玉液煉形),即根據不同季節每日在陽升之時行玉液還丹、煉形之法,陽降之時收腹聚氣,直到體透瑞祥氣質。

原文:

《道要》曰:“識取五行根蒂,方知春夏冬秋。時飲瓊漿數盞,醉歸月殿邀遊。”

解曰:識取五行根蒂者,為倒五行相生相克,而用卦時不同,以行咽法。方知春夏冬秋,改移有時候也。瓊漿,玉液也。月殿,丹田也。醉歸,咽多也。

“東望扶桑未曉,後升前咽無休。驟馬邀遊宇宙,長男隻到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