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邀請(感謝七天之樹慷慨的打賞)
吃過晚飯後,文祥和郭子敬聊了起來,對於開中餐館,文祥是門外漢,因為自己做了那麼兩個還不是很地道的中國菜,就受到法國人追捧,才使文祥產生了開中餐館的念頭。
現在開始著手來辦的時候,經郭子敬這麼一說,發現有許多的問題需要捋清楚。要辦一個事情,如果開始的時候,方向錯了,那十有八九會砸手上。除非一開始,你就幸運地闖中了方向。
文祥問郭子敬:“郭師傅,我們開中餐館,你看我們首先該從什麼地方開始著手?”
郭子敬說:“我們首先得從客源開始思考,因為客源是一個餐館的衣食父母,隻有把握好了客源,餐館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不能的話,開張就意味著關門。”
文祥說道:“大街上這麼多人,怎麼知道他會不會到你的餐館裏來消費,又怎麼知道他們喜不喜歡你的餐館呢?”
郭子敬說道:“是什麼事情使你產生了要在法國開中餐館的想法的呢?”
文祥說道:“最初的想法源於要把自己留在法國,得為自己找一條謀生的路,後來,是為了討好呂虎的嶽父,整了兩道中國菜,那知道效果很好,呂虎的嶽父把那兩道菜分享到他工作的地方,吃過的人都對這種味道難以忘懷,這樣我就想到中國菜做得好一定能得到法國人的喜歡。”
郭子敬說道:“中餐館落戶法國,這在法國來說,絕對是一種新生事物,法國人要接受它,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有時候這個過程會很長,長得讓人難以承受。現在戰爭剛剛結束,一般的民眾是到中餐館來消費不起的,那麼我們的顧客就隻能是裏昂上流社會的人,才有可能前來就餐。如果單純地豎一塊中餐館的牌子,由於西方人對我們中國人的偏見,慣性思維就會認為中餐不好。那麼中餐館的局麵會很難打開。”
文祥說道:“這個問題我思考過,我們可以采取一種迂回的策略,找一家法國餐館合作,首先把中餐本土化,這樣法國人就不會產生隔閡,從而比較容易接受。”
郭子敬說道:“如果能找到法國的合作夥伴,那麼這條路是可行的,它能大大地縮短中餐在法國著陸的時間。不知你現在有沒有合作的目標了。”
文祥說道:“以前還隻是一些零星的想法,今天和你這麼一聊,就使我的想法明朗起來,我決定先說服呂虎的嶽父,再說服呂虎嶽父的老板,在他們的餐館裏增設一個中國菜係,相信隻要我們做出來的菜夠好,一定能打動他們的。”
文祥這麼一說,郭子敬對文祥在法國開中餐館才感覺有點靠譜,在加萊的時候,郭子敬本來認為文祥是說服不了那個固執的英國老頭的,之所以激著文祥去與那個英國老頭交涉,就是想讓文祥知難而退。他對文祥在法國,而且是在這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開中餐館是不怎麼看好,因為他在上海的租界裏看多了洋人,知道洋人的一些秉性。有許多的洋人因為瞧不起中國人,同樣瞧不起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