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華工醫療室(1 / 2)

第三十一章華工醫療科室

文祥在加萊海峽省經曆了這些事情之後,感覺到法國一方麵是天堂,相對於落後的中國,他繁榮的工業和帶著自由氣息的思想。讓年輕人感到了一種暢快的新天地。一方麵又是地獄。在戰爭的籠罩下,無處不充斥著煉獄般的殺戮和奴役。

其實法國人和英國人,在這個時代裏,他們同樣生活在矛盾之中。法國人提倡自由,平等和博愛,而且把這樣的理念寫進了共和國的憲章之中。但在到處都是的勞工營,甚至軍營裏,他們卻在踐踏著他們的這種執念。

一戰進行到後期,法國的軍隊中出現了強烈的厭戰情緒,這種情緒導致了前線的一部分士兵嘩變,法國當局采取了象鎮壓勞工們反抗時一樣的手段,鎮壓了這次士兵的嘩變。

從這次鎮壓嘩變的士兵來看,對待華工們的手段似乎又不是那麼具有種族色彩。

工業革命帶來的繁榮和日新月異,和傳統的舊思想和舊的生活理念形成強烈的反差感。讓整個歐洲的人們心裏都處在一種矛盾之中,如果要尋找一戰的心理原因的話,那與這種矛盾的心裏不無關係。

這樣的問題應該是曆史學家們去考慮的事情,文祥以他的腦子怎能想得明白和清楚,所以文祥掐斷了在自己腦子裏形成的這種念頭。

文祥處理完象加萊碼頭這樣的事件之後,他就開始了另一種調查,因為在加萊海峽省,離前線很近,象加萊碼頭這樣的空襲事件時有發生,而且還有許多的華工直接就在前線從事挖戰壕,修戰壕,運送物資上前線等戰場工作。那麼受傷是在所難免的。

於是文祥就根據英國人提供的線索,開始走訪英軍醫院裏專門為華工準備的醫療科室,英國人的線索裏有三個地方開設了華工醫療科室。分別是在呂曼蓋姆,加萊市和阿爾克。阿爾克有140個床位接診華工傷病員。其他兩個地方床位還要多一點。

文祥來到了阿爾克,阿爾克離前線很近,站在那裏完全能聽到前線的槍聲,有時還會有炮彈直接落到這裏。所以在這裏走路的時候,要非常小心,得尖起耳朵聽,聽天上是否有飛來的炮彈聲。聽到炮彈要落下的聲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臥倒。就是前方是一個屎坑也不要猶豫,吃屎比丟掉性命,算起來還是要劃算得多。

在阿爾克英軍醫院的華工科室裏,文祥認識了一個叫於文勝的江蘇人,兩個人攀談起來,他一口的蘇北話,弄得文祥常常鄒起眉頭,山東和蘇北緊挨著,地理位置已經很近了,但於文勝的蘇北話,文祥就像在聽另一種語言,以前,文祥也接觸過一些蘇北人,他們的話沒有於文勝的話難懂,真是十鄉八裏不同音啦。

文祥從聽懂的一些關鍵詞彙裏,拚湊出了關於他的故事,當然很多的空白完全是靠文祥的想象,把它豐滿起來的。

於文勝以前是一個,挑著貨擔走村串巷的小貨郎,整個貨擔就是於文勝的家,走到那裏,家就安到了那裏,一根扁擔就挑起了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