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峻向來沒有好名聲,驕傲險惡,濫施刑殺,百姓議論紛紛。他又淫亂宮女,和公主魯班私通,因此引起很多人的不滿。五鳳元年(254年),吳侯孫英謀殺孫峻,但因事情泄露而自殺。第二年,蜀國使節來訪問,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人又準備趁著會見的時機殺掉孫峻。但不幸事情又被揭露,孫儀等人自殺,受牽連而死的有數十人,一同牽連致死的還有公主魯育。這幾次計劃雖然都沒有成功,但孫峻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處境,整天提心吊膽。
這一年,魏將毋上儉、文欽率眾反叛,與魏國軍隊發生戰鬥。孫峻率領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讚襲擊壽春,遇上文欽兵敗,文欽投降吳國,吳軍就返回了。第二年,文欽勸說孫峻征討魏國,孫峻派遣文欽與呂據、車騎大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谘率軍從江都經水路進入淮河、泗水,以便謀取青州、徐州。孫峻和將軍滕胤來到石頭城,順便為將士設酒食送行,帶領隨從人員100餘人進人呂據軍營。呂據統帥的兵士隊伍齊整,孫峻看了很厭惡,稱說心痛便離去了。不久,孫峻夢見被諸葛恪擊中,因恐懼發病而死,死時年僅38歲。
孫峻死前,將後事托付給堂弟孫林。孫林字子通,與孫峻同祖父。他先是任偏將軍,孫峻死後,任侍中武衛將軍,掌管內外一切軍務,代理朝廷政務。
專權廢立
孫林繼兄執掌權柄,引起了其他大臣們的不滿。呂據首當其衝,與眾督將聯名,共同舉薦滕胤為丞相,企圖以此而限製孫紼權力。孫林針鋒相對,改任滕胤為大司馬,代替呂岱駐武昌。呂據領兵返回,派人報知膝胤,準備聯合起來,廢除孫林。
孫林得知此事後,派堂兄孫慮率兵到江都迎擊呂據,另派中史發布詔令,命令文欽、劉纂、唐谘等人聯合軍隊進攻呂據。他又派遣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去告知膝胤呂據已被圍困的消息,並且示意膝胤應該趕快到武昌去赴任。滕胤感到大禍臨頭了,於是扣留華融、丁晏,統率軍隊自衛,企圖以此而保全自己。他召集典軍楊崇、將軍孫谘,告訴他們說孫林作亂,強迫華融等人寫信駁斥孫林。孫林不接受,上奏章告滕胤謀反。又采用拉攏引誘的方法,允諾將軍劉丞晉封爵位,指令他率領兵馬火速進攻滕胤。滕胤此時騎虎難下,就破釜沉舟,威逼華融等人,指使他假造皇帝詔令調集軍隊。華融等人不依從,滕胤就派人把他們全部殺死。有人勸滕胤領兵去蒼龍門,將士們看到滕胤來了,一定會離開孫林而歸於滕胤。當時夜已過半,滕胤自恃與呂據有所約定,而且也確實難以發兵圍攻皇宮,就整頓軍隊發出命令,說呂據已經快到了,士兵們因此都願意為他賣命,沒有離散。當時刮起大風,一直到拂曉,B據都沒有來。孫縛的軍隊發起圍攻,終於殺了滕胤及其將士數十人,誅滅了滕胤三族。
消滅滕胤以後,孫林升為大將軍、假節,封為永寧侯,自恃顯貴而傲慢自大,多次做出無禮的事情。當初,孫峻的堂弟孫慮參與誅殺諸葛恪的謀劃,事後孫峻一直厚待他,封其為右將軍,節蓋(皇帝對臣下的一種恩寵待遇),讓他參與商討各類政務。不久,孫林與孫慮;之間產生摩擦,孫慮十分怨怒,與將軍王享合謀要殺掉孫林。孫林得知消息後,殺掉王享,孫慮也服毒自殺。經過這幾次事件,孫林逐步:消滅了自己的政敵,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他更加專橫跋扈了。
過了些日子,魏國大將軍諸葛誕占據壽春謀反,把守著城池,並向吳、國請求救援。吳國派出文欽、唐谘、全編、全懌等人率軍3萬前往、救援。魏國鎮南將軍王基圍攻諸葛誕、文欽等突圍進入城內。魏國盡、遣20多萬軍隊增加對諸葛誕的包圍。朱異率領3萬人屯駐在安豐城;,作為文欽的羽翼。魏國兗州刺史州泰率軍到陽淵抵禦朱異,朱異兵敗撤退,被州泰追擊,死傷2000人。孫林於是全力征調兵卒進駐鑊裏,又派遣朱異率領將軍丁奉、黎斐等5萬人攻打魏國,把軍需物)資留存在都陸。朱異率軍駐紮在黎漿,派將軍任度、張震等人招募敢死隊員6000人,在黎漿以西6裏路遠的地方搭浮橋趁夜間渡水,修築起一道半月形的營壘,但馬上就被魏國監軍石苞及州泰所率之軍擊破,吳軍被迫退卻,占據製高點。接著,朱異重振軍隊包圍五木城。石苞、州泰等率魏軍轉攻朱異,朱異兵敗退回。魏國泰山犬守胡烈用奇兵5000人從隱蔽的路徑襲擊都陸,燒盡了朱異的軍需糧草。孫琳發兵2萬人支援朱異,命令朱異拚力死戰,朱異不肯。孫林就在鑊裏殺了朱異,另派他的弟弟孫恩救援,遇上諸葛誕已失敗,也就無功而返。孫林此戰既沒有能救出諸葛誕,反倒損失軍隊,殺戮名將,沒有人不怨恨的。
此時,吳主孫亮開始親自處理政務,經常責難盤問孫林,孫林很是恐慌。他回到建業後,托病不朝見皇帝,在朱雀橋南建造房屋,指派他的弟弟威遠將軍孫據進入蒼水門值班守衛。他的弟弟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闖分別屯駐各兵營,想藉此把持朝政以穩固自己的權位。孫亮心中怨恨孫琳,於是追究公主魯育被殺的原因,責怪虎林督朱熊及朱熊的弟弟外部督朱損沒有糾正孫峻當時的行為,下令丁奉在虎林殺掉朱熊,又在建業殺掉朱損。孫林勸諫阻止,未準。孫亮與孫林的矛盾一觸即發。為了穩定政權,孫亮馬上又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商議,要誅殺孫林。孫亮的妃子是孫林堂姐的女兒,將這一策劃告訴了孫林。孫琳帶著人在夜間襲殺了全尚,派遣他的弟弟孫恩在蒼水門外殺掉了劉承,跟著又包圍了皇宮。他派光祿勳孟宗到宗廟裏向祖先神位稟告,要廢掉孫亮。然後召集各部門的官員議論說:“少主放縱胡塗,不能讓他身處皇位,繼承祖先事業。我已經稟告先帝廢除他。各位大臣如果有不同意的,請提山不同的看法來。”大臣們全都十分震恐,連聲表示讚成。尚書桓彝不肯簽名,孫林一怒之下殺死了他。於是孫林指使中書郎李崇奪下孫亮的皇帝印綬,將孫亮的罪狀分發到各國各地。典軍施正勸說孫林征召琅砑王孫休立為皇帝。孫林同意了,派遣宗正孫楷呈遞書文給孫休,曆數孫亮的罪狀,請孫休即皇位。孫林又派將軍孫耽遣送孫亮前往封國,將公主魯班遷徙到豫章(今江西南昌)。此事發生在太平三年(公元258年)。
之後,孫林完全控製了中央大權,他由此更加肆意胡為,竟然派人燒掉大橋橋頭伍子胥廟,又毀壞佛寺,處斬道士。孫休即位後,孫林自稱在野臣民。他假意聲稱自己毫無才德,請求致仕。孫休知道他的想法,就下詔褒揚他的功德,加封他為丞相、荊州牧。孫林的弟弟們也因此得勢,一家之中有五人封侯,都執掌皇帝的親兵,權勢超過了君主。吳國朝臣中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