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企業在進入市場營銷前,必須做好營銷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購銷合同的準備,產品的商品化處理、條碼處理,產品質量認證與獲得市場準入等。隻有充分做好營銷前的準備工作,才能實現順暢銷售。
(1)購銷合同的準備對於農業企業而言,由於其產品的銷售一般是以現貨現款的方式進行的,因此,簽訂購銷合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保證產品營銷活動的順利開展;二是可以保護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效益的實現。在準備購銷合同時,必須包括以下內容:標的(具體的農產品)、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產品價款和收付形式、履行合同的期限和地點與方式、雙方違約責任等幾個方麵。
(2)條碼的處理農業企業要想使自己的產品進入超市、連鎖店經營時,便於POS機的識別和銷售管理,應給自己的產品準備好條碼。目前市場上流通使用的商品條碼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EAN商品條碼;另一類是UPC商品條碼。EAN條碼為“通用商品條碼”,通用世界各地。它是由13位數字或8位數字碼以及對應的條碼符號組成。賦碼權在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隻有該協會有權決定某個國家或地區使用哪些數字為該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前綴碼。後麵的代碼由各國物品編碼中心及生產單位編製。UPC商品條碼是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製訂的一種商品用條碼,主要用於美國和加拿大地區。
(3)農產品質量認證目前農產品市場上假冒偽劣、以次充好、魚龍混雜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使按照高質量標準生產的農產品不能實現優質優價,降低了生產經營者經濟效益。為此,在農產品進入市場營銷前,農業企業要使自己的農產品通過質量認證,這既能滿足生產者的迫切需要,又能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8農業企業在開展營銷活動時要做哪些工作?
(1)製訂營銷計劃
農業企業在開展營銷活動時最重要的任務是製訂營銷計劃。製訂營銷計劃可以使企業明確方向,使各級營銷人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和目標,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營銷目標順利實現。製訂營銷計劃時,下麵的內容應包括在內:市場營銷狀況,包括市場狀況、產品狀況、競爭狀況、分銷狀況和宏觀環境狀況;企業麵臨的主要機會與威脅,優勢與劣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市場營銷目標;市場營銷策略;市場營銷行動方案以及預計的損益表和營銷控製等。
(2)實施營銷計劃
營銷計劃實施,是指農業企業為了實現其營銷目標而將營銷計劃變為具體的營銷方案和行動的過程。它規定了由“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怎樣”去執行一項具體的任務。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內容:第一,製訂行動方案,包括人員配備、目標分解、資源分配、時間要求等。第二,建立組織結構,以提供明確分工,同時發揮協調作用,協調各部門和人員的安排。第三,設計決策和報酬製度,這直接關係到營銷戰略實施的成敗,也是實施營銷計劃的必要步驟。第四,開發人力資源,因為營銷戰略最終由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來實施,因此要建立科學的人員選拔、培訓、考核和激勵機製。第五,建設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企業和全體員工的工作方向、工作態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應在實踐中樹立和傳播符合企業實際的先進的企業文化。
9農產品的品牌該怎樣管理?
(1)為了保證品牌歸自己所有,應將品牌注冊成為商標
品牌和商標是兩個不同概念,品牌是商業概念,而商標是法律概念。在我國,隻有注冊的品牌才稱為商標,所以有注冊商標這一說。也就是講,品牌誰先注冊成為商標,商標權就歸誰所有。因此,要想使自己的品牌歸自己所有,一定要在創立品牌的同時,將之注冊成為商標。
(2)為了保證品牌市場認可度,應加強農產品質量管理
農產品的品牌再響,如果質量出現持續下滑,最終結果可想而知了,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個品牌就會受到消費者的質疑,甚至會沒有消費者來購買該產品。例如,某地注冊了某品牌的老鵝,在周邊地區很是有名,但是由於按照該地區老鵝的養殖方式售價會較高,以致市場銷量一直很難上升,所以該地加工企業就從其他地方購買養殖時間不夠的“小鵝”,結果質量出現下降,口味不怎麼好,使品牌認可度受到較大影響,以致一些經銷商中斷購買合同。
(3)為了擴大品牌市場知名度,應加強品牌的營銷創新
要積極主動,通過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充分運用各種媒體,推介農產品品牌,宣傳農產品品牌,為農產品品牌建設創造良好的氛圍。
(4)為了減少品牌被冒名使用,應重視品牌的原產地認證
農產品形成一個品牌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是憑借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做成的事,需要得到行業協會、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的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慢慢地將品牌建立起來。由於農產品有時看上去差別不大,就是有點差別一般消費者也看不出來,這樣就讓一些假冒偽劣產品鑽了空子。對於該如何防止農產品品牌被冒名使用,那確實是個複雜的係統工程,不過重視原產地認證應該是個不錯的做法。
10農業企業該怎樣選擇農產品銷售渠道?
對一般的農業企業而言,由於農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通過生產技術領先或種養殖新品種來保持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已經變得越來越難,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利潤最大化,就必須做到精打細算,而對農產品銷售渠道的合理選擇,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農產品流通費用,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1)銷售渠道的類型按商品銷售中是否使用中間商及其類型、數量的多少,可分為直接渠道和間接渠道、寬渠道和窄渠道、長渠道和短渠道等。按承擔轉移商品的用途和任務的多少,可分為生活資料渠道和生產資料渠道、主渠道和支渠道等。
①直接渠道與間接渠道。直接渠道指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時,不經過任何中間商轉手的渠道。間接渠道指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時要經過中間商的渠道。
②短渠道與長渠道。短渠道指企業不使用或隻使用一種類型中間商的渠道。長渠道指生產企業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中間商來銷售商品的渠道。
③寬渠道與窄渠道。渠道中同種類型中間商數目的多少決定渠道的寬窄度,分為窄渠道和寬渠道。窄渠道是指生產企業隻使用一二個同種類型的中間商來銷售商品的渠道。寬渠道是指生產企業使用許多同種類型的中間商來推銷商品的渠道。
(2)銷售渠道選擇的依據主要從以下幾方麵考慮:
①農產品的特點。農產品可以分為鮮活農產品和一般農產品兩大類。鮮活農產品的渠道應盡量短而寬。鮮活農產品隻有選擇既短又寬的分銷渠道才能保證產品的鮮活性,減少損失。如果是一般農產品,應從其特點和營銷需要來選擇渠道。
②流通時間的長短。無論什麼產品都應當盡快從生產者那裏運送到消費者手裏,減少產品在流通領域裏的時間。流通時間越短,產品銷售越快,資金回收也就越快,否則便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