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行動態度:清理成與敗的因果關係(2)(2 / 3)

“你為何總強調障礙、困難?並以它來代替成功的可能性呢?”他如此問道。

“因為……”一言居士回答,“凡事都應該做最壞的打算,並應考慮現實的問題。而在這項計劃中存有若幹障礙的確是事實。請問你要以如何的態度麵對這些障礙呢?”

那人毫不猶豫地回答說:“你是說,要以何種態度去應對這些難題嗎?不用說,當然是要把它們徹底加以去除,並讓它們從現實中消失。”

一言居士反駁道:“這件事恐怕是知易行難!不像你說的那麼輕鬆簡單!你剛才說要將它們消除、忘掉,是不是你有什麼特別的方法?我想,除了你之外,我們是沒有這種能耐的。”那人從容不迫地接著回答這個問題,臉上還不時浮現出微笑。“我可以這樣告訴你——我從來沒有見過以充分的信念和勇氣努力去克服障礙,而尚有克服不了的事。如果你真的想知道該如何做才能辦到,我現在就可以展示給你看……”他這麼表示。

然後,他從口袋中取出皮夾,在透明夾層中,夾有一張上頭寫著字的卡片。他把皮夾推向位於另一端的桌緣,並對一言居士說道:“請你讀一讀它吧!那就是我的方法,是我從生活中的親身體驗所得。”

一言居士拿出皮夾,以疑惑而好奇的神情默讀著。

“請大聲地讀出來吧!”那人說道。

一言居士以半信半疑的聲音慢慢讀出如下:“虔誠的信仰給了我無比的力量,凡事都能做。”

那個人把皮夾收回,放入口袋中,同時表示,“我經曆了很長的時間,也遭遇過相當多的困難,那句話的的確確具有實際上的力量。運用了它,任何障礙都能消除。”他帶著肯定的口吻說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而他的積極態度,以及他那勇於克服困難而備受矚目的事實,使得大家對他所說的話深信不疑。

於是再也沒有人說消極的話了。後來,這句話也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作用。他們將這句話納入心中,並付諸實行。盡管現實中存有無數的困難和危險,但是他們依然成功地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大體而言,這人所使用的方法乃是依據“不要懼怕障礙”這項真理。因此,麵對障礙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站起來反抗它!不要因它而抱怨,更不要被它所壓製。一旦你直接麵對困難,克服障礙,你將發現,原來它不過隻有你一半的力量而已!

你的命運就是你選擇的結果日本人種了一種樹,他們把它稱為邦賽樹。這種樹長得很美,而且造型完整,隻是樹的高度隻有幾寸而已。在美國的加州,人們發現了一種叫水杉的樹,其中一棵大水杉樹被命名為將軍莎門。這棵巨樹高達272英尺,樹圍長達79英尺,如果把它砍下來的話,足夠建造35間5人住的大房子。但是,當邦賽樹和將軍莎門都還是種子的時候,它們的重量都小於三千分之一盎司,成長以後,它們之間的差異卻非常大。在這大小懸殊差異的背後,隱藏著人生的一課教訓。

當邦賽樹的樹苗一突出地麵時,日本人就把它拉出泥土,並且把樹紮起來,故意阻止它的生長。結果,邦賽樹成了一種矮小、美麗的樹。

將軍莎門樹的種子是自然地落在加州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受到陽光、雨水的營養滋潤,最後成長為巨大的樹。邦賽樹和將軍莎門樹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而我們卻有權利選擇自己成為哪一種人。你可以隨心所欲變得偉大或渺小,變成邦賽樹和將軍莎門樹。選擇的權力就操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事實,當我們走進一家鞋店買鞋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一雙黑鞋,也可能選擇一雙咖啡色的鞋;當我們走進時裝店買衣服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一件淺顏色的衣服,也可能選擇一件深顏色的衣服;當我們打開電視機的時候,我們可以看新聞,可以看足球賽,也可以看電視連續劇;當我們外出度假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桂林的山水,也可以去登美麗的黃山;當我們要買車子的時候,我們可以買便宜的夏利、大發,也可以買豪華的豐田、奔馳。總之,選擇的權力就在我們自己的手裏。

選擇是人類一種天賦的能力,它不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或教育,也不需要有特殊資質或者有錢有勢才能運用成功,它不分貧富、貴賤,不分出身,它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最大能力,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它、利用它。如果我們一旦能夠正視這種力量的存在,並且開始加以運用,我們的生活能夠完全得到改觀,完全可以合乎我們自己的理想,它將能化失敗為成功、化怯懦為自信、化浮躁為冷靜、化不安為穩定,它能使我們受傷的心靈得以安寧,能使我們煩惱不堪的生命重獲生機,變得美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