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行動方案:找到自己一生的指針(3)(3 / 3)

現在看來,你已知道原因了嗎?

誤區之四:根據自己現有的能力確立目標;而不是先確立目標,然後才去逐一準備實現該目標所必備的能力。根據現有能力確立目標,這個目標十有八九不會是什麼太大的目標,並且他的能力似乎總不見長進。因為沒有大目標的牽引,你的能力也不會有太大的提升;沒有太大的提升,當然也就達不成太大的目標。

能力是一個相對概念,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有計劃地準備出來的。先訂目標(尤其是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後準備能力。我敢斷言,你的能力一定在挑戰中迅速提升。眾所周知,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進程,但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步登天,它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去實現,因此可以說將自己的目標進一步分解細化。一步步地去實現每一個小目標,就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步驟,中國古人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分解、細化遠期目標的方法有很多,總的來說,主要有如下兩種:

(1)剝洋蔥法

像剝洋蔥一樣,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再將每個小目標分解成若幹更小的目標,一直分解下去,直到知道現在該去幹些什麼!

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低級到高級,由小目標到大目標,一步步前進的;但是設定目標最高效的方法則是與實現目標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由大目標到小月標。由高級到低級層層分解。

比如,在作個人生涯規劃上,可以這樣應用“剝洋蔥法”。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夢想;然後將你的夢想明確化,變成你人生的終極目標;再把你的終極目標,演化成你人生的總體目標。人生的總體目標不要太多,最好是一個,不要超過兩個。

然後,把總目標分解成幾個5至10年的長期的目標,再繼續分解,把每一個長期目標分解成若幹個2—3年中期目標,然後把每個中期目標分解成若幹個6個月到1年的短期目標。進而,再將每一個短期目標分解成月目標,月目標變成若幹個周目標,周目標變成若幹個日目標,最後,依次分解到現在該去幹什麼。所有的目標不管它有多大,一定要分解到現在該去做點什麼。因為你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應跟你的夢想相關連,否則這個夢想現在就可判定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

(2)多杈樹法

在“多杈樹”中,大目標與小目標的邏輯關係是:①小目標是大目標的條件;②大目標是小目標的結果;③小目標的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將一個目標作多杈樹分解的技巧是:寫下一個大目標,然後問,要實現該目標的條件是什麼?列出所有的必要條件及充分條件。完成這些條件,其實就是達成該大目標之前必須首先達成的小目標。畫出每一個小目標,它們就是大目標的第一層“樹杈”。接下來,再問要實現這個小目標的條件是什麼?列出達成每一個小目標的所有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變成各處小目標的第二層“樹杈”……如此類推,直到畫出所有的“樹葉”——即時目標為止,才算完成該目標的多樹杈分解。每一個目標最後都可以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檢查多杈樹分解是否充分、完全時,隻需反過去,從葉子到樹枝再到樹幹,不斷問:如果這些小目標均實現,那麼大目標一定會實現嗎?若“是”,表示分解已完全;若“不一定”,則表明,所列的條件(小目標)還不夠充分,繼續補充被忽略的樹枝(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