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論就業或創業,在選定一個目標之後,萬萬不可操之過急,必須愈挫愈奮,咬住不放,一定會成功。人生就像爬階梯一樣,必須一步一階,絲毫取巧不得;隻要一步一階,終必抵達山頂。
製訂目標時最容易陷入誤區人們在訂立和選擇目標時,最常見的有四大誤區:誤區之一:將沒有量化、沒有時限的“想法”當成是目標。其結果是既無法衡量進度,也無法衡量結果,同時,易造成自己有意或無意地壓縮夢想以適應殘酷的現實。
誤區之二:將目標建立在現實可能性上,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憧憬上。盡管去任何目的地時,都必須考慮我們現在的出發點;建立任何目標,都必須考慮我們的現實出發點。但確立目標時強調現實可能性,而不是對未來的憧憬,則該目標十有八九不會是什麼大的目標。
沒有遠大目標的牽引,人的潛能就沒有發揮的空間。如高爾基所言:“目標愈高遠,人的進步愈大。”
誤區之三:依據現有的信息確立目標;而不是先確立目標,然後再尋找幫助目標達成的信息。
在我們的大腦生理結構中有一個“網狀係統”,它是專門用來過濾信息的。這個係統裏麵有兩種信息能自動地通過,一種是你認為重要的,一個是你認為危險的。
一個母親可能對自己家旁邊的火車叫聲充耳不聞,晚上照睡不誤;但是自己嬰兒很小的哭聲,都會讓她立即醒來。不是嬰兒的哭聲比火車的叫聲還要大,而是母親的大腦中的網狀係統在起作用。她的潛意識中認為火車的叫聲不重要,而嬰兒的哭聲很重要。嬰兒的哭聲即使再小,都可以自動通過她的網狀係統而讓她立即醒過來。
再比如說我們在坐汽車的時候,汽車在搖搖晃晃,你肯定能夠睡著,但是假使你坐的不是汽車而是飛機,飛機在不停地搖晃還能睡得著嗎?即使你睡著了,你也會立即醒來!因為你的潛意識告訴你,這是一個危險的信息。“飛機搖晃”這個危險的信號立即自動地通過你的大腦的網狀係統促使你馬上醒過來。
目標一旦確立,你就無疑給自己的大腦潛意識下了一道指令:與之相關的信息就是重要的信息。隨後,你的“網狀係統”就會幫助你自動過濾有用信息。
比如球迷會輕而易舉知道球訊;收藏家能經常聽別人在談論古玩;記者隨時能發現新聞線索;要買房子的人很快就會成為房產信息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球迷、收藏家、記者,你也不需要買房子,相關的信息是否能輕易得到?不是這些信息存不存在或你真的沒碰到,而是你的“網狀係統”認為它們不重要,而將其過濾掉了。
先確立目標,然後與目標相關的信息就會很快或自動向你湧來。沒有目標,你得到的常常是一些隨機的或亂七八糟的信息。
很多人抱怨沒有機遇,其實每個人每天都會麵臨成千上萬個機遇,隻是他連目標都沒有,所以什麼機遇都“看”不見。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可以幫助自己實現目標的信息。其實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有專家統計,全世界僅一天正式發表的論文,如果要你一個人全部看完(假使你全都能看懂),大概要花1100年!不是沒有信息,是你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信息。
依據現有的信息來確定目標,我們很容易墜人信息的陷阱。過不多久,你會發現這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信息,或者你會輕易地受另一個信息的誘惑而放棄現在的追求。
許多人一輩子無數次跳槽,卻仍然找不到如意的工作;許多人一輩子都在忙碌卻沒有任何成就;許多人到處都在找掙錢的生意,卻總掙不到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