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幻想、拖延毫無價值,計劃也會變得渺如塵埃,目標更不可能達到,起而行動,方能平定心中的惶恐。成功不是等待,我現在就付諸行動。
【羊皮卷成功誓言】
我一直對自己太過放鬆。
我一直拿過一本書,匆匆翻過,便又合上。
我從沒在休息前,花時間回顧一天的得失。
我從來沒有帶著勇氣和誠實,回想一天的言行。以便第二天有所借鑒,從而進步。
關於成功以及如何獲得成功的真理,從來沒有從我 麵前隱沒。隻因我一直為生存而拚搏,竟然沒能認出它來。
每天結束時,我精疲力竭。任何為我的日子籠上陰影的錯誤、失敗或者事故都很快得到原諒。我向自己許諾,明天將會是新的一天,也許那時生活會對我溫和一些。我錯了!
我終於看清了。
我看清了,世界就是一個市場,每樣東西都標了價,無論我用自己的時間、勞動、心智買了什麼,也無論我買下的東西是財富、舒適、名譽、正直或者知識,我都必須信守自己的決定。我不能像小孩子那樣,買下一樣東西,又後悔沒有另一樣東西。既然構成生命的每天的事情都難以收回,那麼但願我能在未來肯定地說,我的汗水與辛勞換來的是有價值的永恒的東西。唯千的可行之計是在每天向磕睡蟲投降前進行一項特別的訓練。
我將在每晚反省一天的行為。
如果我每天都找出所犯錯誤和壞習慣,那麼我身上最糟糕的缺點就會慢慢減少。這種自省後的睡眠將是多麼愜意啊。
下麵就是我頭腦中經常浮現的問題:
今天我發現了什麼弱點?
對抗了什麼情感?
抵禦了什麼誘惑?
獲得了什麼美德?
通過學習這些羊皮卷,我已經開始用計劃來迎接每天的新生活,這樣我所攀登的高峰就有了路標。現在,每天結束時,我將仔細地衡量旅途中的進步與問題,我最新獲得的這項好習慣將會在我腦海中記下今天的日記,備下明天的課本。
我將在每晚反省一天的行為。
晚上,我在蠟燭熄滅之前,回想這一天每時每刻的言行。我不允許任何東西逃過我的反省。當我有權勸誡自己、原諒自己時,為什麼我要害怕看到錯誤呢?
也許我在某一次的爭論中措詞過於尖刻。也許因為我的觀點刺耳,所以不被接受。雖說有理,可是要知道真理也不是隨時發言的。我應該管佐自己的舌頭,不與白癡爭論。我做得不夠理想,但是這種事情不會重現。
經驗往往被人們當成愚蠢與悲傷的同義語。其實大可不必。假如我願意並確實從經驗中學習,那麼今天的教訓就會為明天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礎。
我將在每晚反省一天的行為。
讓我反省自己的行為,當我像自己最大的敵人那樣審視自己時,我就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我將開始,就在此時,成為我所希望的那個樣子。夜幕會降臨,但睡意不會合上我的眼瞼,直到我完全回憶過一天的事情。
哪一件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本應做得更好?
生活中最大的尚未發現的快樂,來自於做任何事情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時,會有一種特殊的滿足感油然而生,那是當一個人審視聲己的工作時,看到工作完成得如此圓滿、精彩、準確,從而生發出的一種自豪感。這種感覺是那些工作馬虎、懶散、邋遢、半途而廢的浮淺之士難以體會的。正是這種追求完美的意識使每件工作成為藝術。最小的工作,做得出色的話,也會變成奇跡。
明天的成就將會超過今天的作為。改進永遠來自於檢查與反思。每個人都應該一天比一天明智。
我將在每晚反省一天的行為。
我是否曾顧影自憐?
迎接黎明時,我是否心懷目標?
我是否對遇到的每一個人和藹可親?
我是否嚐試走得更遠一些?
我是否對機會保持警覺?
我是否在每個問題中尋找好的一麵?
我以微笑麵對憤怒和仇恨嗎?
我集中精力和目標了嗎?
有什麼能比這樣的日日反省更有好處?它使我更加自豪和滿足。
太陽落山時,我的一天並沒有結束。我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我將在每晚反省一天的行為。
【羊皮卷成功智慧】
立即行動,切莫拖延
行動,立即行動正是成功的秘訣之所在。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懂得比你多,而是做的比你多。每個人都想成功,但為什麼成功者總是少數?因為多數人隻是想,但很少去做,而成功者都是想到了就去做。千萬不要總是想,你把將來的目標想的再美好也隻是夢想,隻有不斷地行動,你才能實現你的理想。
有幾句廣告詞寫得好:“世間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確,說到不如做到。放眼看這世間的成功人士,哪一位不是有著極強的實踐能力,哪一位不是在目標製定後熱情、積極地去實施,將想法轉化為行動!隻有行動才能讓夢想成真,讓目標實現,才能讓你擺脫沒錢、沒背景、沒經驗的境遇!
凡是決定去做的事,不應拖延著不去做,如果你一心想著留待將來去做,你注定是人生的角鬥場上的弱者,凡是有力量,有成功經曆的人,總是那些在目標確定後就充滿熱忱去做的人。
每天有每天的事,每天有每天的計劃去完成。今天的事是今天的事,不應留待明天去做。拖延的習慣是成功的天敵。有的人不認為怠於行動是缺點,認為是自己的優點:慎重、做事穩重,總是三思而行,謹慎。錯矣!
擱著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在這個過程中拖延、等待、彷徨的時間和精力也差不多能將要做的事情完成了。人的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煩惱:有幾件事本應早幾天,早幾周做,可當初一拖就拖到現在,“現在”硬著頭皮將他們幹完後,又懊喪地發現原來在“現在”做過去的事情時,又將“現在”的事情拖到了將來。於是,懊喪影響了效率,效率低下又導致了混亂,混亂導致了——失敗。
有目標,有計劃而不去執行、實施,一味的拖延,就無疑使之煙消雲散,這件事導致的失敗,對一生則導致品格的負麵影響,而“立刻行動”、“全力以赴”卻總能讓人感到成功的欣慰,並再一次點燃下一支行動之燭,讓生命的黑夜永遠有光明。
要成功就要采取行動,因為隻有行動才會產結果,要成功就要知道成功的人都采取什麼樣的行動。有非常多的人這麼說:“成功開始於想法。”但是,隻有這樣的想法,卻沒有付出行動,還是不可能成功。你必須研究成功者每一天都在做些什麼,他們到底做了哪些跟你不一樣的行為,假如你可以如法炮製他們的行動,那麼,你一定會成功。
一個業務員要成功,必須拜訪非常多的客戶,如果他不知道最頂尖的業務員一天拜訪多少個客戶,那他根本就沒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他無法付出頂尖業務員所做的行動,他就無法提高成績。成功的人永遠比一般人做得更多,當一般人放棄的時候,他尋找下一位顧客;當顧客拒絕他的時候,他再問他們:“你到底要不要買?”當顧客不買的時候,他問:“你為什麼不買?”
他們總是在尋找如何自我改進的方法以及顧客不買的原因,他們永遠在不斷地改善自己的行為、態度、舉止和自己的人格;他們總是希望知道人們為什麼跟他買,為什麼不跟他買的原因,他們總是希望更有活力,產生更大的行動力。
相比之下,很多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做運動,不學習,不成長,每天在抱怨一些負麵的事情,他們哪來的行動力?記住:永遠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動讓你獲得成功,而不是你知道了多少。所有的知識必須化為行動,因為行動才有力量。不管你現在決定要做什麼事,不管你現在設定了多少目標,請你一定要立刻行動。如果沒有“現在”提供你精力能源,讓你充滿希望,則賦予你人生意義的係統都會失去了作用。
比方將現況分為兩個階段來看。你並不喜歡現在所處的階段,而想使自身能力迅速提高,身價上揚,就非運用目前的階段不可。目前階段便是使你的身價能夠向上升揚的支柱。如果不去想這些,而純粹隻是一時對現況不滿的話,便無法脫離現狀。
真正的成功者不論他們喜不喜歡,願不願意,都懂得活用現在的處境來作為提升自我身價的跳板。他們勇敢地麵對現狀:“這就是我今日的處境,我惟一得以解救的就是在目前環境中展開活動。”如此一來事情就有了急速的變化。他們隻要每天在“目前環境”中開始行動就會發生奇跡,人生便向他綻放異彩,散播希望。
發展自我的方向有兩種情況:一是把自我缺點暫置一邊,全力克服困難而成功的典型很多;一是無視自我短處,致力發展其他方麵特長而獲得成功者也不少。
托爾斯泰少年時,他的父母曾對這個孩子的將來有不同的預想。父親說:“他長大了不可能有大作為。”母親卻說:“我倒覺得這孩子才幹驚人。”最後母親仍辯不過父親,於是慈愛地摸著托爾斯泰的頭說:“你的外表不及別人體麵,要加倍用功讀書,才能成為最有用的人上之人。”
一般人總以為木訥、不擅言辭者,無法成為領導人,這種觀點有待商榷。
曆代英雄豪傑之中,雖然有雄辯滔滔的人,然亦不乏沉默寡言的類型。
成為領導者的要素中,克服個性上的缺點是重要的一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隻要能發揮其他長處,無疑是克服缺點最佳的途徑。
“現在”,是成功的象征詞。“明天”、“下星期”、“以後”、“某些時候”、“某天”是失敗的象征詞。許多很好的想法因為“我將來某一天開始”而成為泡影。我們應該“現在就開始,就在現在幹”。
一位大學生準備晚上7點開始學習。但因晚飯吃多了,所以決定看一會兒電視。結果看了一個小時,因為電視節目很精彩。晚上8點,他坐在桌前正準備看書,突然又想起來要跟朋友打一個電話。一聊又是40分鍾(他一天沒跟他的朋友聊了)。後來他又被人拉去玩了1小時的籃球。結果,他滿頭大汗,又去洗了個澡。洗完澡,又覺得餓了,因為畢竟消耗了不少體力。本來計劃挺好的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了。到了淩晨1點鍾,他打開了書,但又太累了,集中不了精神再看。最終,他還是去睡了。他一直沒有能夠坐下來看書,因為他花的準備時間太長了。
這種“過分做準備工作的人”不計其數。一些推銷員、經理、家庭主婦——他們在開始工作之前總是先聊天、削鉛筆、讀讀報、擦擦桌子、泡杯茶,然後再開始工作。
有一種方法可改掉這種習慣,即告訴自己:“我此時此刻已經一切就緒了,可以開始工作了。我拖延時間什麼也得不到,我要把‘準備’的時間和精力用於開始工作上去。”想給朋友寫封信嗎?現在就寫。有什麼可以擴大業務的好想法嗎?去嚐試。記住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忠告:“不要把今天能做的事推到明天去做。”
記住:現在去做意味著成功;將來某一天去做意味著失敗。
每一個人都喜歡拖延,每一個人都有拖延的習慣,每當想要的時候,就立刻把想法做轉換,轉換為沒有設定完成期限。這就是拖延的根源,如果已經設定了期限,就不會拖延,而且,那個期限如果是一定要完成的,無法再更動的,這樣一來,就沒有拖延的借口。
拖延是一個習慣,行動也是一種習慣,不好的習慣要用好的習慣來代替。
仔細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遲早要做,為什麼要等一下再做?現在做完等一下可以休息,有什麼不好?現在休息,也許等一下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想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歡拖延的,現在就下定決心,將它改善。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當你可以激發自己的行動力的時候,你會非常有衝勁,會非常想去完成一件事情。當事情不如意時,一定是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當完成的速度不夠快的時候,一定是你使用的策略不對。當仍開始拖延的時候,一定是你的優先順序沒有排列對,因為你不知道這件事有多重要。
凡事掌握其根源,必定會得到非常大的收獲和成效,不管你現在要做什麼事,請立刻行動。
我現在就付諸行動
羊皮卷告誡人們:“一切的一切毫無意義——除非我們付諸行動。”
在我們的人生中,必須懂得行動的重要性。正如羊皮卷中提到的“拖延使我裹足不前,它來自恐懼”那樣,陷入困境中的人都會心裏恐懼,且仍然期盼奇跡的發生,但奇跡不會憑空發生,必須靠自己積極采取行動,一次又一次地拚搏,最後才可能出現奇跡。不管目標看起來是多麼渺茫,隻要肯付出行動,就會逐漸走向成功。
做任何事,想得再好也隻是一個設想,要想其變為現實,必須付出行動。
在很久以前,有兩個朋友,相伴一起去遙遠的地方尋找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一路上,兩個人風餐露宿,在即將到達目標的時候,遇到了一條風急浪高的大河,而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樂的天堂。關於如何渡過這條河,兩個人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一個建議采伐附近的樹木造成一條木船渡過河去;另一個則認為無論哪種辦法都不可能渡得了這條河,與其自尋煩惱和死路,不如等這條海流幹了。再輕輕鬆鬆地走過去。
於是,建議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樹木,辛苦而積極地製造船隻,並且學會了遊泳;而另一個則每天睡覺,然後到河邊觀察河水流幹了沒有。直到有一天,已經造好船的朋友準備過河的時候,另一個朋友還在譏笑他的愚蠢。
不過,造船的朋友並不生氣,臨走前隻對他的朋友說了一句話:“去做一件事不見得一定能成功,但不去做則一定沒有機會得到成功!”
這條大河終究沒有幹枯,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經過一番風浪最終到達了彼岸,這兩人後來在這條河的兩個岸邊定居了下來,也都各自衍生了許多子孫後代。河的一邊叫幸福和快樂的沃土,生活著一群我們稱為勤奮和勇敢的人;河的另一邊叫失敗和失落的原地,生活著一群我們稱之為懶惰和懦弱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去做一件事不見得一定能成功,但不去做則一定沒有機會得到成功!”認為不可渡河之人,推延使他裹足不前,正是由於恐懼的緣故,以致不敢付諸於行動。而建議造船渡河之人起而行動,毫不猶豫;正是他也正是靠著“每天砍伐樹木,辛苦而積極地製造船隻,並且學會遊泳”這些實際行動克服了恐懼,最終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萬事始於心動,成於行動,行動是成功的階梯,目標越準,行動越快,成就越大!
心動讓夢想飛揚。平庸者和成功者之間的差距不在別處,就在於心動與行動,你是否有心動的想法,你是否行動了,你是否將心動的想法付諸於行動了?這將是你夢想能否成真,事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有不同心動的想法,放飛自己心動的夢想,朝自己的目標腳踏實地的邁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自己心動的目標。沒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
任何希望,任何計劃最終必然要落實到行動上。隻有行動才能縮短自己與目標之間的距離,隻有行動才能把理想變為現實。做好每一件事,既要心動,更要行動,隻會感動羨慕,不去流汗行動,成功就是一句空話。
有兩個和尚,一個很貧窮,一個很富有。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覺得怎麼樣呢?”
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認真地打量一番窮和尚,禁不住大笑起來。
窮和尚莫名其妙地問:“怎麼了啊?”
富和尚問:“我沒有聽錯吧!你也想去南海?可是,你憑借什麼東西去南海啊?”
窮和尚說:“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大笑,說:“去南海來回好幾千裏路,路上的艱難險阻多得很,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幾年前就作準備去南海的,等我準備充足了糧食、醫藥、用具,再買上一條大船,找幾個水手和保鏢,就可以去南海了。你就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怎麼可能去南海呢?還是算了吧,別白日做夢了。”
窮和尚不再與富和尚爭執,第二天就隻身踏上了去南海的路。他遇到有水的地方就盛上一瓶水,遇到有人家的地方就去化齋,一路上嚐盡了各種艱難困苦,很多次,他都被餓暈、凍僵、摔倒。但是,他一點兒也沒想到過放棄,始終向著南海前進。
很快,一年過去了,窮和尚終於到達了夢想的聖地:南海。
兩年後,窮和尚從南海歸來,還是帶著一個水瓶、一個飯缽。窮和尚由於在南海學習了許多知識,回到寺廟後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和尚了。而那個富和尚還在為去南海做各種準備工作呢。
禪宗認為,人的思維決定他的行動,而他的行動則又決定他能否證得佛果。其實,在生存處世中也是如此,一個人如果不善於采取行動,他是很難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