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到了他的辦公室後,正如我所料——麻煩來了。他陰沉著臉,嚴肅地坐在那裏,皺著眉頭死盯著我那份稿子。看到我進來,他麵無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火山爆發般對我進行了一通批評,然後直直地看著我等待我的反應。我知道,這時候不管我做怎樣的解釋都是徒勞的。於是,我想到了這正好是我運用所學到的自我批評的機會。因此我說:“先生,你的話不錯,我的失誤一定不可原諒。我為你畫稿這麼多年,實在該知道怎麼畫才對。我覺得慚愧。”他的臉上出現了詫異的表情,雖然隻是轉瞬即逝,但我知道我的方法起到了效果。

於是我繼續進行自我批評,並很真誠地接受他的批評和指責。他聽了一會,在我說話的間隙,他開始委婉地為我辯護起來:“是的,你的話沒有錯,不過這終究不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隻是……”我打斷了他的話。我說:“任何錯誤要付的代價都可能很大,叫人不舒服。……”在我說話期間,他一直想插嘴,但我不讓他插嘴。 “……我應該更小心一點才好。”我繼續說,“你給我的工作很多,照理應該使你滿意,因此,我打算重新再來。”

“哦!……不用!不用!”他急切地反對起來,“其實你做的稿子我一直都蠻欣賞的,雖然偶爾有點瑕疵,但總體上是很好的……”他開始讚揚我的作品,告訴我隻要稍微改動一點就行了,還說我的錯誤隻是一點小錯,不會多花公司多少錢,要我不要太擔心,不要有心理負擔。至此,這位藝術組長的怒氣消然無存,對我從最初的不滿變為非常欣賞。最後,他還邀我同進午餐,分手之前,他開給我一張支票,又交代我另一件工作。

寬容是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是一種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釋然。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認為通過辯解能夠消除別人對自己錯誤的怨怒。其實並非如此,假如事情真是你的錯,辯解隻能讓對方覺得你是在逃避責任,隻會給人更壞的印象。然而,如果能坦誠承認自己的錯誤,則會真正地得到他人的諒解,得到別人的欣賞和尊重,並借此化解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衝突。

艾柏-赫巴是曾鬧得滿城風雨的最具獨特人格的作家之一,他那尖酸刻薄的筆觸經常惹起一些人的強烈不滿。但是赫巴憑借他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態度,以少見的為人處世的技巧,巧妙地化解別人心中的怒火,使那些原本對他心懷惱怒的人成為自己的朋友。

譬如,當有些人讀完他的作品後,因不滿他文中某些言論或觀點寫信給他,在這些信中,除了表示對他的文章不以為然外,結尾又痛罵他一頓。這時,赫巴就會這樣回答:“回想起來,我也不盡然同意自己。我昨天寫的東西,今天不見得全部滿意。我很高興你對這件事的看法。下次你來附近時,歡迎駕臨,我們可以交換意見。”就這樣,赫巴憑借著寬容的態度,真誠地接受別人的批評,不僅獲得了大家的尊敬和愛戴,也最終成就了他輝煌的人生。

不難看出,一個人想要成功,首先必須具備寬廣的胸懷。在人際交往中,當對方生氣發怒時,如果在我們正確的時候,要寬容地去理解對方的發怒,試著用溫和的、巧妙的方法使對方同意和支持我們的觀點,消除對方心中怒氣;然而,當對方的怒氣是因為自己的錯誤引起時,就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責任,迅速而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心懷寬闊地接受別人的批評。請相信,這種技巧能很快地平息對方的怒氣,而且在任何情形下,都比你自己百般掩飾和爭辯有用得多。寬容的心就像一望無際的大海,溶解掉一場即將爆發的矛盾衝突。

如果我們能心存寬容,真誠待人,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別人的指責,勇敢地承擔自己的錯失,就能盡可能多地贏得別人的好感、信賴和尊敬,就能較好地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輕鬆愉快地行走。

這世上有很多事情,真實的原委以及背後的道理都是我們一時無法看到的。消除誤會、消解憤怒的靈丹妙藥是寬容,所以,當麵對別人憤怒的指責和批評時,不管自己是對是錯,都不要急著辯解,更不要因此而動怒,大動幹戈。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不如提醒自己:以怒對怒是缺乏智慧的表現,那樣隻會讓人因為已有的錯,再犯下更多的錯,激化已有的矛盾衝突。何不用寬廣的心胸去暫時包容對方的憤怒,然後用寬容的態度慢慢化解怒氣,給自己和他人製造多一些的感動和溫暖。

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氣頭上,他對公司經理大聲斥責。經理回到家對妻子大聲斥責,說她太浪費了,因為他看到餐桌上的飯菜太豐盛了。妻子對兒子大聲斥責,因為他幹什麼都慢悠悠的。兒子對保姆大聲嗬斥,因為保姆打碎了一個碟子。保姆沒好氣地去扔碎碟子,傷著了一位行人。

行人是一位婦人,她哭鬧一番後趕緊去醫院治傷。她對護士大聲嗬斥,因為護士上藥時弄疼了她。護士回到家裏對母親大聲斥責,因為母親做的飯菜不合她的口味。母親並不生氣,寬容地微笑著,溫和地對她說:“好孩子,明天我一定做你合口的。你忙了一天一定很累,吃了飯就休息吧,我給你換了一床新被子……”

“怒氣循環”終於在寬容善良的母親這裏融化了。

瑣碎的生活中免不了會有發怒的時候,而怒氣最容易傳染和循環。怒氣是一種疾病,在人的心裏製造痛苦,並通過痛苦的心傳播蔓延。問題是,你願不願意接受它的傳染?願不願意讓它給你帶來痛苦?願不願意再把痛苦傳染給更多的人?你想要健康,還是想要痊愈?而這一切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定。當你遇到“怨恨循環”時,如果你因別人對你的觸犯而發怒,隻會繼續把怒氣傳遞下去,給更多的人帶去煩惱和傷心。何不用寬容和愛心去終結它?也許你忍下了一時之氣,就會成為這場“怒氣循環”的終結者;如果你以寬容的心去理解和體諒別人,改變了那怒氣的本質,那麼你又將成為“寬容循環”的啟動者。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表現了康德寬容、淡然的心態。別人犯錯了,如果我們能夠以康德這樣寬容的心去看待,我們就不會雷霆萬鈞。自己犯錯觸怒了別人,如果我們能夠以寬廣的心胸去接受批評、進行自我批評,那麼對方的怒氣也會被你的寬容所溶解,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在這溫暖、恬淡的寬容中逐步形成。

用微笑來麵對他人

用微笑來麵對他人,那麼你周圍的人便會感到溫馨。對他們而言,世界就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假如你心情抑鬱,那麼請記住美國著名策劃專家喬治-凱的話:“用微笑的習慣打掃你抑鬱的心情吧!”

笑對一個人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它關係著我們的健康,我們的心情,我們與他人的溝通,我們事業的成敗,我們生命的意義。

印度大文豪泰戈爾說過:“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淚去衝洗。”

英國詩人雪萊說過:“笑,實在是仁愛的表現,快樂的源泉,親近別人的橋梁。有了笑,人類的感情就溝通了。”

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說過:“善說笑話的人,往往有先見之明。心裏最好永葆快樂,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長壽命。”

德國革命家李卜克-內西說過:“對付殘酷的貧困,隻有唯一的一個辦法,那就是笑。誰要是因為窮而鬱鬱不樂,那就是貧困已經把他抓住,並把他吞噬下去了。”

法國作家福樓拜說過:“一陣爽朗的笑,猶如滿室黃金一樣炫人耳目。”

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說過:“應該笑著麵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還是開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結在你的臉上”。這是每個人應該有的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們忙忙碌碌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天都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我們要維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水準不至於太低,我們要時時提防天災人禍的發生,我們麵對著生老病死的困擾,我們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我們不懂得調節自己,苦惱、憂愁、煩躁、憤怒、痛苦……這些不良的情緒就會嚴重地損害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就像老話說的,“愁一愁,白了頭”。而最好的自我調節方法,就是笑,就是樂觀地生活,就是養成樂觀生活的好習慣。

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開,是極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變得柔軟,身心極度放鬆,在此狀態下,很難引起焦慮。隻要你笑,就多一份覺醒,對這個世界,就更有安全感,世界也會分享我們的感覺。笑對一切,樂觀向上,是成熟的處世態度,是走向成功的良好習慣之一。它首先是一種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是對人對己的寬容大度,是不計較得失的坦然心胸。笑的修養,也是人品的修養。強笑,裝笑,皮笑肉不笑,甚至不懷好意的奸笑,得意忘形的狂笑,溜須拍馬的諂笑……這些雖也是“笑”,卻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愉快的笑聲,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標誌。”讓我們記住:“笑對一切,樂觀生活。”用微笑和樂觀的心態來麵對人生,解釋生活,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而充實。

要快樂地生活,就要學會擺脫繁雜生活的束縛。一身輕鬆,心情才會更好。樂觀的態度是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法寶。

睿智的中國古人早就指出:“世味濃,不求忙而忙自至。”所謂“世味”,就是塵世生活中為許多人所追求的舒適的物質享受、為人欣羨的社會地位、顯赫的名聲,等等。“味”一“濃”,人就會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或拚命打工,或投機鑽營、應酬、奔波、操心……你就會發現自己很難再有輕鬆地躺在家中床上讀書的時間,也很難再有與三五朋友坐在一起“侃大山”的閑暇,你忙得會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生日,你忙得會沒有時間陪父母敘敘家常……

“隻有簡單著,才能快樂著。”不奢求華屋美廈,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時髦,不扮貴人相,過一種簡樸素淨的生活,一種外在的財富也許不如人但內心充實富有的生活。這是自然的生活,有勞有逸,有工作著的樂趣,也有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溫馨、自由活動的閑暇。還用去忙裏偷閑嗎?“世味淡,不偷閑而閑自來。”

“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隻是沛。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隻是常。”一位學者說過:“既然不過是個零,就不應有太多與生俱來的負擔。從這個世界上已經意外地得到這許多,我還能失去什麼呢?”

簡單而樂觀地生活,快樂為我們省去了多少欲求不能滿足的煩惱,又為我們開闊了多少身心解放的快樂空間!

擺脫心靈的紛繁,簡單而充實地生活,讓歡笑灑滿你的每一天,我們怎會不快樂呢?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愁眉苦臉是無濟於事的,隻有養成樂觀自信的好習慣,笑對一切困難並戰勝它們,才能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