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時間就是贏得成功
做事贏得了時間就贏得了成功。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沒有時間,計劃再好,目標再高,能力再強,也是空的。時間是如此寶貴,但它又是最有伸縮性的,它可以一瞬即逝,也可以發揮最大的效力。所以,不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不抓住一切機會贏得時間的人,做事沒有效率,付出的再多也很難有收獲,總是會和成功失之交臂。
在時間前麵徘徊的人,等於在現實麵前止步。隻有會擠時間,善用時間的人,才有希望到達理想的彼岸。
兩千年前,孔老夫子站立於河邊麵對奔流不息的河水,感慨時間的飛逝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回,發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歎:逝者如斯夫。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於一個熱鬧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然而,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製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裏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隻能留下一片悔恨。”
你是否因為今天無所事事而感到十分憂鬱,但就在你的憂鬱中,時間又流逝掉了。如果你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那麼今天就浪費掉了。成功的人,會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正因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鍾”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裏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後,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複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時間的逝去令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複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正如大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感慨的那樣: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裏過去。我覺得時間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時,它又從摭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當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對於時間性表述,最生動的要屬富蘭克林說的一段話。富蘭克林說:“記住,時間就是金錢。”假如說,一個人每天能掙10個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發上消耗了6個便士而已。不對,他還失掉了他本可以掙到的5個先令。……記住,金錢就其本性來說,決不是不能增值的。錢能生錢,而且它的子孫還會有更多的子孫。……誰殺死一頭生仔的豬,那就是消滅了它的一切後裔,以至它的子孫萬代。如果誰毀掉了5先令的錢,那就是毀掉了它所能產生的一切,也就是毀掉了一座英鎊之山。
所以富蘭克林說:“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要先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就要利用一切時間來完成它。唯有珍視時間的人,才有希望攀登理想之巔。
時間和理想是緊密相連的,無論失去了哪一方,另一方也將悄然逝去。每個有遠大理想的人都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例如愛迪生,他為發明創造通常徹夜不眠,致力於科學研究,正是時間保證他成功地進行了3600多次浩繁的試驗,使他成了聞名全球的“發明大王”。馬克思為了爭分奪秒地讀書寫作,他長年讀書的圖書館座位下麵的水泥地麵,竟然被磨掉了一層。有誌青年,都要以他們為榜樣,爭做和時間賽跑的健將。
世上凡有成就者無一不是和時間賽跑的。在他們心目中,時間是成功之母,比金錢還要重要。
在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書店裏,一個男子問道:“那本書要多少錢?”
“要1美元!”那個等待了很久的人驚訝地說道,“能便宜點嗎?”
“沒法便宜了,就得1美元。”店員對他說。
看樣子這個人很想得到這本書,他又盯了一會兒那本書,然後問道:
“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店員回答說,“他正在忙於工作。”
“哦,我想見一見他。”這個男子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富蘭克林被叫了出來,這位顧客再一次問:“請問那本書的最低價是多少,富蘭克林先生?”
“1.25美元!”富蘭克林爽快地回答道。
“1.25美元!怎麼會這樣子呢,剛才你的店員說隻要1美元。”這位顧客有點憤怒了。
“沒錯,”富蘭克林平靜地說道,“可是你還耽誤了我的時間,這個損失比1美元要大得多。”
這個男子看起來非常詫異,但是,為了能夠得到這本書,他再次問道:“好吧,那麼告訴我這本書的最低價碼。”
“1.5美元,”富蘭克林回答說,“要1.5美元!”
“上帝啊,剛才你自己不是說了隻要1.25美元嗎?”
“是的,”富蘭克林冷靜地回答道:“可是到現在,我因此所耽誤的時間和喪失的價值要遠遠大於1.5美元。”
這個男子不再說什麼了,一聲不響地把錢放在櫃台上,拿起書離開了書店。從富蘭克林這位深諳時間價值的書店主人身上,他得到了一個有益的教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時間就是財富,時間就是價值。
我們唯一想象的財富就是我們這一生。許多人不成功,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浪費時間的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生命。人的生命是有時限的。以人均壽命70歲計算,人一生將占有6l萬多個小時,即使除去名義時間也有35萬多個小時。而就一生的時間而言是不斷減少的,但是人對實際時間的利用和發揮是不一樣的,因而實際生命的長短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以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計算時間的人,要多擁有59倍的時間,以秒計算時間的人則又要比用分計算時間的人,多擁有59倍的時間。所以對於擠時間的人來說,時間卻又是不斷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
人生並不長,假如你的壽命是70歲,那麼你仔細計算一下:你已經用掉了多少時間?還剩下多少時間?在用掉的時間裏,你是否有所作為?在剩下的時間裏,你能做完你想做的事情嗎?如果你真的仔細的算了,你就會發現其實生命所剩下的時間並不多,麵你要做的事卻多得數也數不清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珍惜時間。不要期待明天,隻有努力使自己剩下的時間不要浪費,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贏得時間就是贏得成功。
許多有所成就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把一點一滴的閑暇都看作是取得更高地位的寶貴機會,他們會擴大自己的知識,增強自己的能力,從而在機會來臨時候能夠抓住它。那些決心完成一件事情的人,猶如賺取金錢一樣為自己贏得時間,從而取得了成功。
美國佛羅裏達州有一位著名的鞋商查爾斯-C-佛羅斯特,他決定每天都要學習一個小時。結果他不僅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取得了令人羨慕的聲望,而每天從無關緊要的事務中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並加以有效利用,又使他這個能力普通的人完完全全地掌握一門學科。每天一小時會使一個無知的人在10年內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每天一小時所贏得的效益能夠支付兩份日報、兩份周報、兩份主流雜誌和一打好書。年輕人在一個小時內可以仔細閱讀20頁的書本——也就是一年時間7000多頁或是18大本。每天一小時可能會導致勉強度日和輝煌成就之間的差別;每天一小時可能會……,會讓默默無聞的人變得舉世聞名,讓原本無用的人變得有利於社會。想想看,那些年輕人在追求無謂的享樂與舒適的過程中浪費了2個小時、4個小時或是6個小時,這些時間原本可能會帶來多大的收益啊!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裏把時間拉長的人就擁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錢。魯迅說:“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於延長我們的生命。”
要想科學的利用時間,首先你必須知道:一個小時沒有60分鍾。事實上,一個小時內隻有你利用到的那幾分鍾而已。
你一天要浪費幾個小時呢?如果你真想知道,不妨來做一個實驗。首先,你找一個記事本,把每一天劃分成3個8小時的區域,然後再把每個小時劃成60分鍾的小格。在這整個星期裏,你隨時把你所做的事情記錄在你劃的表格中,連續做一個星期試試看,再回頭來檢查你的記事本,你就會發現:由於拖延和管理不到位,你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光陰。
當你了解到你是如何在使用你的時間之後,再回頭重做一次實驗。這一次多用點心來計劃你的時間,把需要做和想要做的事仔細安排進你的時間表,再看你的效率是否會好一點。
科學利用時間有兩種基本方法:一是將每時每刻都計劃好。做到這一點,並不比企業家使生產順利進行而精心設計生產程序更容易。一旦你真正做到了嚴格按事先訂好的時間表進行學習、工作,就一定會把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受益無窮。二是根據個人特點以及所要做的事情的具體特征,恰當安排做這件事情的時間。如朗讀語文、外語安排在早晨,文理科的複習交替進行等等。這樣可以使我們同樣的時間內,提高效率,收到“時”半功倍的效果。
時間就是一切,時間是最大的資本。對於搶占陣地的戰士來說,時間就是衝鋒;對於精明能幹的商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對於辛勤勞作的工人來說,時間就是財富;對於動亂帷幄的軍師來說,時間就是勝利;對於耳鬢廝磨的戀人來說,時間就是親吻;而對於追求成功的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
有的人苦惱地說:我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啊。這也許是事實,但你不能去“擠”時間嗎?時間猶如蓄在海綿裏的水,你不去擠它,它就永遠呆在裏麵,決不會自動流出來供你使用。倘若你用勁去擠了,它就會乖乖地流出來。
記住一件事:時間是你唯一可以賣給他人或自己的東西。你對時間的利用率越高,你越可以靠它賣得好價錢;你對時間利用率越高,你成功的機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