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恩浩蕩沐群老(3 / 3)

接著,宴會開始。暢春園正門外寬闊的廣場上,禮部早已負責擺好了豐盛的席桌,年老退休的大臣及庶民老人共一千零十二人參加宴會。為表示對老人們的敬意,康熙專門委派了六七十個年齡十至二十歲,聰明伶俐的皇室諸王以下的少年,為赴宴的老人執杯斟酒。酒過數巡,康熙又命令左右侍衛,扶掖退休大臣和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走到禦座前,由皇帝親自依次向他們敬酒。

與此同時,暢春園皇太後宮門前,老婦們都在這裏接受皇太後的召見和宴請。九十歲以上的老婦被召入宮門內,八十歲以上的老婦被召到宮門丹墀下,七十歲以上的老婦聚集在宮門之外。太後分別賜座,年幼的皇子們和宗室少年,同樣恭敬地為每一位老人送上茶果酒食。有誥命封號的老年貴婦,還被賜予衣飾彩緞和雪白的珍珠。

在清代,可與康熙敬老媲美的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秋天舉行的敬老千叟宴。大宴舉行前,乾隆帝在圓明園的離宮頒布詔書,內容如下:

我的祖父康熙皇帝曾經舉行過敬老盛宴,與全國臣民中的老人一道共慶壽典,迎接喜慶,誠為千載難逢的嘉會。我自登極以來,於今已近五十年,雖已年逾古稀,而身體尚為康強,日日勤政,希望也能看到天下共同敬老的盛典,以顯示皇家的仁愛。現在昭告全國:定於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在京城舉行千叟宴的盛典,以昭示國家的繁榮昌盛,如日中天,與全國臣民中的耆老們共祝國家的長治久安。一切關於千叟宴的事務,由有關衙門負責籌備。

乾隆的詔書,使各地官吏頓時忙碌起來。到十一月,全國查明有資格出席宴會的老人三千多人。乾隆又下達了兩項旨意,一是準許年過六十的四品以上現任和原任官員,參加宴會。二是賞年滿七十而不能赴宴的士兵每人銀牌一麵。

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初六,北京紫禁城內的乾清宮,洋溢著吉慶的氣氛,八百張筵桌整齊地擺放在宮內大廳以及宮外的廣場上,席上擺滿了鮮紅的壽桃、醇香的壽酒和精美的食品。樂隊奏樂,參加宴會的老人在內侍的引導下,按地位和品級依次入席。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和七十歲以上的文武大臣,經特許由自己的子孫一人攙扶入座。樂隊再次奏樂後,皇帝升坐禦座,參加宴會的三千餘名老人和隨侍的大臣衛士,一齊起立,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禮,樂隊停止奏樂,所有的人才正式入座。

在優雅的樂曲聲中,宴會開始舉行。內侍們依次送茶、上酒、上菜,宴會進入高潮。九十歲以上的庶民老人和退休大臣,在參加宴會的年齡最高的一百零五歲的前國子監司業郭鍾嶽的帶領下,由子孫們攙扶著走到皇帝的禦座前,乾隆皇帝親自給他們賜酒,祝他們富貴長壽,接著所有的人都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宴會結束時,皇帝賜給參加宴會的三千老人每人一根特別的鳩杖,並按品級贈給參加宴會的老人金玉如意、貂皮、錦緞、筆墨、紙箋等禮品。千叟宴快要結束時,皇帝從禦座上站起,乾清宮內再次響起萬壽無疆的歡呼聲,老人們再次向皇帝行跪叩禮表示感謝。乾隆皇帝向在座的老人們致意後,在儀仗的簇擁下返回內宮,儀式最終宣告結束。這是中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敬老大盛會,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