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百日立基(1 / 1)

原文:

祖師曰:

《心印經》雲:“回風混合,百日功靈。”總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輩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燭也。回之百日,則精氣自足,真陽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結胎。吾方在不識不知之天,而嬰兒已成矣。若略作意,便是外道!

注譯:

祖師說:

《心印經》說:“回風混合,百日功靈。”說得是練功要有一百天,才能奠定基礎,才有真光出現。練功者收回的光,起初還隻是後天的眼光,不是神火,不是性光,更不能說是智慧的神光。等到回光一百天之後,精氣自然充足,真陽自然生成。水中自然會產生真火,照這樣實行下去,龍虎自然會交媾,聖胎自然會凝結。我還在不知不識的先天狀態之中,那嬰兒已經發育成熟了。如果稍稍參與後天的意識,那就不是正道,而是外道!

疏解:

回光是由識神到元神的過渡或轉化過程,與之相應的是由後天氣到先天炁的轉化。兩者缺一不可。

原文:

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謂也。息者,自心也,自心為息,元神也,元氣也,元精也。升降離合,悉從心起;有無虛實,成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亦一息也。

百日隻在得力。晝間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晝間受用。

注譯:

百日立基,不是指非一百天不可。一日立基,也不是指就是一天。一息立基,也不是指一次呼吸。“息”字,是由“自”和“心”組成的,意思是自身本體心動為息,也就是元神、元氣、元精之動為息。氣的升降離合,全由心息起動;神的有無虛實,全在一念之中。“一息一念要靠一生來修持”,又何止是一百天呢?即使修煉一百天,也不過是為了一息一念而已。

百日立基的關鍵是要有實效。白天練功,夜間受益;夜間練功,白天受益。

疏解:

無論是百日,還是一日、一息,關鍵是要真息。真息來自實修,日煉受益,月煉有功。

原文:

百日立基,玉旨也。上真言語,無不與人身應;真師言語,無不與學人應。此是玄中之玄,不可解者也。見性乃知。所以學人必求真師授記,任性發出,—一皆驗。

注譯:

百日立基,本是玉皇的旨意。天上的真仙說的話,沒有一句不與人身之體相對應;世上的真師說的話,沒有一句不與學道的人相適應。這真是玄中之玄,很不好理解。隻有到了明心見性的境地才會明白。所以學道的人必須求真師傳授,任何由真性引發的事物和現象都是可以得到證驗的。

疏解:

拜明師,求正法,才能成真道。

本章要點

修煉百日,自然有百日之功。然而,百日立基,不是指非一百天不可。一日立基,也不是指就是一天。一息立基,也不是指一次呼吸。“息”字,是由“自”和“心”組成的,意思是自身本體心動為息,也就是元神、元氣、元精之動為息。氣的升降開合,全由心息起動;神的有無虛實,全在一念之中。“一息一念要靠一生來修持”,又何止是一百天呢?即使修煉一百天,也不過是為了一息一念而已。

百日立基的關鍵是要真息,真息來自實修,白天練習,夜間受益;夜間練習,白天受益。然而,要想求得正法,必須拜明師,才能成真道。

本章所謂的“百日立基”隻是形式,其真諦在於由識神進入元神,由後天進入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