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褒與貶。我認為,報喜不報憂的記者算不上合格的記者。固然,報道工作成績,表揚好人好事是非常必要的,但對社會生活中醜惡的現象揭露和批評,更是記者應盡的職責,這需要膽識和勇氣。我采寫的一些批評報道,有戳穿假軍醫伎倆的;有披露“八旬老太肚子說話”騙局;有反映醫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讀者反映良好,如假軍醫被查處。有一年初,我去湘雅醫院采訪一位教授,路過門診急診科,見一中年男子在傷心哭泣,我打聽,才知道這位來自平江的農民來長沙打工當陪護被“宰”。時間已到,病家的兒女賴賬,誰也不願出陪護費。可憐他從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天天陪伴在中風病人身旁,為他端尿接屎,而今,他連回家的路費也沒有、有個兒子還揚言要揍他一頓。我聽了很氣憤,當即約他下午來報社詳細反映情況,隨後我又去門診部核實,就連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也罵不孝之子。我即以“記者手記”形式寫下《公理何在?一個陪護者的辛酸遭遇》發表在大眾衛生報頭版顯要位置。有人對我說:“湯記者,你要當心病家的兒女來打你。”我未予理睬。文章見報後第3天,病人的3個兒子所在單位的同事紛紛指責其“缺德”,3個兒子感到羞愧,隨即趕到醫院,還清醫療欠費,給了陪護費,另還打發了路費,事後;陪人黃某特地來報社贈錦旗感謝我“為他打抱不平”。
留言薈萃
魯兒:你的為人在為文中體現,為人在為文中閃耀。
煜姐:采與編,博與專,褒與貶三者的關係,對於一個新聞工作者非常重要。
荷:文如其人,人在文中引吟!
花仙子:可見你的行善,可見你的敬業。
夢江南:你真是一個敬業愛崗的好編輯、好記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