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跨入衛生新聞的門坎裏,嚐到甜頭的我深深體會到,要寫好新聞作品,編好稿件,為人作嫁衣裳,需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
首先是采與編。我在報社新聞部和塗新山主任曾共同負責要聞版組版和采編工作,既當記者又做編輯。我認為兩者不可偏頗,不能顧此失彼。我在編輯作者來稿,特別是新聞界一些知名的記者,甚至作家的來稿時,從中悟出了許多寫作手法和表現形式;同時,也汲取了一些來稿難以采用的教訓,這樣,我在以後的采訪中盡量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少走了一些彎路。
有些記者煩編稿,更煩編群眾來稿,因為從中很難找出像樣的稿子,但我認為有些稿件也能發現“火花”,為了這萬一能碰上的偶然,我從不壓稿,時效性強的稿子及時編發;有新聞價值,但文筆不流暢的東西,我甘願為他人做嫁衣裳。有一年,我發現一篇反映邵陽某地用B超鑒定胎兒,導致該地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的群眾來稿;建議在報上頭版頭條發表了,文章見報後,引起了當地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深受讀者稱讚,該文曾評為全國衛生報刊的好新聞三等獎。凡是由我采寫或編發的稿子引發的讀者求醫問藥,我都一一認真回複。雖然這占用時間,對我個人又沒有什麼效益,但我認為“予人方便”是為人之本,況且這還是一種建立報社良好信譽,與讀者溝通的好機會,樂於效勞。
其次是博與專。作為衛生報記者不應隻限於衛生專業知識,也應懂得一些天文、地理、曆史、古典文學、工、農、兵、學、商等諸方麵的知識,如能在文章中恰到好處加以應用,可增加文章的力度和厚度。即使衛生專業,也分為醫、藥、預防、公共衛生等學科。當然要通曉各方麵的專業知識是不可能的。但了解這些學科的基本知識則很有必要。前年7月,嶽陽華容縣因雨災暴發大麵積流行鉤體病。我和報社領導即奔進現場,采訪華容人民如何在黨和政府的組織領導下,奏響又一曲“送瘟神”的凱歌。製作標題時,我套用範仲淹《嶽陽樓記》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作標題,置換為《先病家之憂而憂》比較妥貼地反映領導關心群眾疾苦的主題;在寫作手法上、我又借鑒於《嶽陽樓記》前後對比的表現手法,鉤體暴發時“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一派淒涼的景象,而後,經多方積極救治,鉤體“旋風”得到有效控製,農民笑逐顏開,“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特定的曆史背景和現實融合在一起,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人民衛生報》以大半版的篇幅發表此文;《大眾衛生報》頭版頭條刊發後,並獲1993年全省衛生好新聞一等獎。
記者的博,還表現在新聞寫作實踐中,善於運用散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等體裁寫作。記者的知識麵廣博一些,文字表達的手段多一些,文章才能豐滿。實際上,記者在寫稿時,一方麵在向讀者報道新聞事件,同時也反映了記者的思想修養、工作作風、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而記者的專,要體現在挖掘重大新聞事件中突出自己的專業特色。1994年9月,衡南縣機關幼兒園發生一起幼師丟小孩,造成兩死兩傷的悲劇。作為衛生專業報記者,我們沒有過多渲染老師丟小孩的慘狀,製造恐怖,而是從精神衛生角度入手,分析老師的所作所為,從采訪的各方麵情況分析,我們認為幼師患有精神病的可能性較大,後經衡陽市精神司法鑒定,上海精神病專家複議,證實幼師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為此,我在文章中結尾,告誡人們挑選幼師,“特別要注重其精神、心理、人格方麵的素質,因為他們服務的對象畢竟是不諳世事、毫無防範能力、天真無邪的稚童。”該文發表後給幼教工作者敲響了警鍾,在社會上引起反響。曾被《法製文萃報》、《湖南人口報》和《家庭生活報》等8家報刊相繼刊登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