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夕,遠在哈工大讀書的兒子十分想念父母,不顧路途顛簸,千裏迢迢回來看望我們,孩子知書達禮,孝心可鑒。更讓我們備感欣慰的是,孩子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無償獻血,獻禮國慶節。
而孩子所做的這一切,從容平靜,從不聲張,他無意中把紅色的獻血證書丟在書桌上,我們事後才曉得的:9月30日這天,兒子在商賈雲集的步行街,參加了長沙市血液中心舉辦的“我為祖國獻熱血”活動,捋袖獻血400毫升。兒子說,我曾看過一篇報道,每當學校放假時,各大城市的血庫告急,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和中秋又連在一起,假期長,醫院用血會有所短缺;雖說杯水車薪,也算是國慶大典獻上我的一片心意,讓不健康的人分享我的健康,用我的熱血幫助需要的人,遠離痛苦。
兒子今年20歲,這是他第二次無償獻血。18歲那年,作為成年禮的紀念——他在大學獻血300毫升,他高興地說,他是成年人啦!今後要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
記得孔子曾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整天隻想著自己,那麼,這個人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君子。如果我們隻想著自己的小家庭,隻想著自己的小世界,而沒有對大家庭有所擔當,沒有對社會做出貢獻,自身的價值必會貶值。試想,一個凡事明哲保身,不敢擔當的人,人間正道哪來浩然之氣?一個缺失擔當的社會,何其悲哀!一個缺失擔當的民族,必然羸弱。
擔當是什麼?擔當是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唐朝的玄奘法師,對佛學很有研究。他發現了各家對佛經的解釋不同,就決心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取回真經。他在沙漠中走了100多裏後,發現自己迷路了,喝水時大皮囊掉在地上,以至於水全部流光。在這緊要關頭,玄奘發誓:寧可西進而死,決不東歸而生,不到印度,決不回頭!是什麼支撐著他有如此堅定的信念而繼續前行?是責任!是他對大唐百姓的責任!更是他作為一名法師對於佛經的擔當!
擔當是什麼?擔當是一種生命的姿態。清代的顧炎武將君子的這份擔當演化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慨歎,身處亂世的孟子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表述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釋然!擔當是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毅;是杜甫身居陋室“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濟世情懷,是北宋範仲淹心係天下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曠達胸襟;擔當是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問,去留肝膽兩昆侖”的瀟灑;是毛澤東“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大氣魄;是體育健兒一次次讓奧運賽場奏響義勇軍進行曲的執著……
世事如棋,人生如畫。一代又一代,一輩又一輩,先人們用雙手雙肩踐行、詮釋了責任的內涵。雖然,我輩無法像他們一樣,成為君子,但會成為有所擔當的普通人,因為,我們已深深懂得:做人,要有所擔當!孩子,父母期望在人生路上,在大事難事麵前,你要敢於擔當風雨,勇於擔當坎坷!這才像個男子漢!
留言薈萃
秋海棠:被你如此你說,我感覺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嗚呼哀哉!
浪漫小屋:孩子知書達禮,是父母教育有方,正直的父母才會有正直的孩子。
白雲:很感動,這樣的兒子值得為父的驕傲與自豪,也正如朋友所說:虎父無犬子。
秋哥:擔當是一種生命的姿態,也是一種社會的責任。父子倆都是好樣的。
阿清:冰災時期,我的孩子也是不聲不響的一個人去獻了400毫升血,我回到家才知道他上午去獻血了,心疼的我說:抽200毫升就行了。他說:沒事啊,我一點感覺也沒有。這也是他二次獻血……
玉樓聽風:不錯的生活隨筆啊,個人感覺後半部分如果樸實一點感覺會更好,俺造次了,教授多原諒。
洋洋:樓上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