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遇郡主邂逅驚豔色 漠妃嬪表露兒女情(1 / 3)

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讓北京城的氣溫驟降,非常寒冷,但是見到“階鋪密絮鵝毛雪,窗繡奇花鳳尾冰”。一大清早,紫禁城裏麵的大小太監就裏裏外外的忙活著,掃雪的掃雪,擦窗子的擦窗,因為人手欠缺,還專門撥了一隊穿黃馬甲的侍衛兵丁們手持鐵鏟或大掃帚前來幫忙。

“吳良輔,出去看看,兀裏虎的雪人堆好了沒有?”少年天子福臨正在乾清宮的暖閣裏手執朱筆,對著展在禦案上的一幅“素梅九九消寒圖”仔細觀賞著。

“萬歲爺,今幾個正巧是冬至,恰逢這場瑞雪,真是個好兆頭呀。”太監李國柱笑嘻嘻地撥弄著白爐子裏的炭火。冬至日升白爐子差不多成了宮裏的定例。這白爐子據說是用“石灰木”製成的,色白形美很顯精致,而且形狀、大小不一,適合於各種場合。用它來取暖驅寒效果非常好,所以各官都少不了它。它爐膛大,火力旺,散熱快,可以隨意放置,十分好用。也用不著擔心會有煤氣,因為燒炕處的太監先將爐子的火燒旺才送到房裏,等火勢弱了再送一個進來,將火弱的拎到外頭去加炭。李國柱唯恐室內氣溫太低,還不時地在爐子裏放一些木炭,直燒得劈啪直響,火苗熊熊。

“對了,不知道湯瑪法那裏有沒有白爐子?小柱子,快去讓人給他送幾隻白爐子和幾車煤去!”

“嗻……”

“小柱子,你看朕這第一筆,先填哪一瓣好呢?”

李國柱轉身正要往外走,一聽皇上喊他,隻得又返了回來,“這消寒圖上果真是九九八十一瓣花瓣嗎?”李國柱一眼望去,隻見淡黃的宣紙上幾枝梅花正在寒風中綻放,有的隻是一個花蕾,有的是兩瓣小花,有的則是三、四瓣,大大小小總有十幾朵呢。

“那是當然嘍,不信你數數看。要不怎麼叫九九消寒圖呢?”

原來,這也有個講究。自冬至起入“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河開,六九燕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這民間諺語自是家喻戶曉的了,誰不盼望隆冬快些過去,春天快些來臨呢?漸漸地,宮裏邊也有了個規矩,在冬至之日要製作一張“九九消寒圖”,花樣多啦。有一種是九字雙鉤的,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凰)”這九個字,每個字九筆,自冬至起每天填一筆,等這九個字填完了,冬天也就過去了,還有的填“待柬春風(凰)重染郊亭柳”,也是每字九筆。閨房裏的消寒圖很特別,是一張精細的畫,畫麵上有九個男孩,各自手執燈、傘、車、花等一種玩具,在每個玩物上都有九個折過去的白紙小方塊,半粘半折,待九個白紙小方塊被一一折完了,春天也就到了,而這時畫麵上的圖案更加熱鬧了,因為那九個白紙小方塊折過來的那麵都拚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圖案。

還有一種消寒圖是打九個格子,每個格子裏畫九個銅錢,即“軲轆錢”,下麵寫著歌訣:“上塗陰,下塗晴,左風右雨,雪當中,圖上加圖半陰晴。”這種消寒圖很實用,因此也很普遍,無論是在宮裏還是各大王府中,抑或是太監的住處、普通的人家等,都能見到,因為這種消寒圖與天氣的變化有關,要想知道九九期間哪一天是陰是晴,是風是雨,隻消把它仔細塗一下就行了。在北京,一般冬至以後便不再下雨而隻下雪,所以,那銅錢的右邊永遠是白的。不是說“左風右雨”的嗎?左邊的一格被塗黑了,說明這一天刮了大風,中間的被塗黑了,則說明這一天下了雪。瞧,多麼有生活情趣呀。當然民間還有許多人家自製不同的消寒圖,就不必一一去說了。

大概少年天子已經厭煩了九個字文字消寒圖,所以今年冬天他選用了“素梅九九消寒圖”。

“嘿,整整八十一瓣,不多也不少。”李國柱趴在書案上數了半天,總算數清楚了。

“一邊站著,朕已經選中了一瓣。”福臨提起朱筆朝著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上填上了一瓣,順手將筆一丟:“得,今天就算過去了。”

“萬歲爺,您不在這消寒圖上題一首詩嗎?喏,這塊空出的地兒正好可以題。”

“嗯?兀裏虎,看來你的手又癢癢了?那雪人堆好了嗎?”

“奴才正是回來請萬歲爺去觀賞的,多虧了幾個侍衛幫忙,奴才堆了兩隻大雪人,又高又大,差不多把咱這乾清宮裏的積雪都用上了。”兀裏虎不住地搓著紅腫的雙手。

“走,走,賞雪去。”福臨來了興趣,轉身就要朝外走。

“您慢著,萬歲爺!”李國柱和兀裏虎連忙給福臨披上了黑狐皮裏的黃緞子披風,又圍了一條用二十多隻火狐狸腋毛製成的金黃色的大圍巾。

瑞雪初霽,天空湛蘭,地上雪白,房簷和樹枝上掛著一層白霜,一派銀裝素裹。兩隻高大的雪人兒一左一右佇立在乾清門的兩側,老遠就能看見它們的黑眼睛和紅嘴巴。

“嗬,真有你的,兀裏虎。”福臨滿臉帶笑,圍著雪人轉了一圈,用手摸著那光滑圓潤的身軀,突然想到了什麼:“你瞧它們這樣光禿禿的站著,不冷嗎?”說著竟摘下自己頭上的黃綾暖帽。

兀裏虎一下子明白過來了,連聲喊道:“使不得,萬歲爺,這可使不得!”

李國柱也勸道:“萬歲爺,這冰天雪地的,您可不能隨便脫帽子呀,萬一受了風寒,奴才們可擔當不起呀!再說……”李國柱黑眼珠骨碌一轉:“萬歲爺,您隻有一頂帽子,戴在哪一個雪人的頭上都不合適。這麼著,奴才給萬歲爺變個戲法兒。”李國柱一指頭上的帽子向兀裏虎示意著,然後喊道:“一,二,三!萬歲爺您請看!”

福臨剛把暖帽戴好,聽到李國柱的喊聲,定睛一看,不由得樂了:“好你個奴才!這下子這雪人兒就更神氣了。喂,你們兩人就在這乾清門守著,閑雜人等一律不得入內!”福臨朝頭戴灰藍色飾著紅纓子的帽子的兩個雪人大聲說道,然後朝天一門走去。兩個光頭太監雙手抱頭緊跟在後頭,惹得其他的太監一陣竊笑。

過了天一門就是禦花園,福臨久居深宮,常來這禦花園裏散心,他對這園中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一夜的大雪,使園中的樹木和假山披上了銀裝,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福臨吟著古詩,忽然被欽安殿前的一群有說有笑的宮女太監們所吸引,便信步走去。

這欽安殿在禦花園的正中間,樓台掩映,花木扶疏,加之曲廊亭榭,廊廡相接,極為精妙,雅麗恬靜,這裏原本是孝莊太後貢奉萬曆媽媽的地方。說來話長,早在英明汗努爾哈赤時,內廷就有了這麼一個奇特的供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