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誰願意租房住(2 / 2)

小菡靠上來,軟言細語地說:“俞帆,再向家裏打電話要呀。上次不到一個月,你爸就給咱彙來4萬元,這次他一定還有辦法。”

俞帆一把推開小菡,說道:“上次要錢,就把我爸累病了,這次又要錢,還想不想讓他們活了?要打電話你自己打,我開不了口。”小菡拿起電話,一下就打到了家裏。接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她未來的公爹俞老漢。小菡的嘴巴特別甜,一口一個爸叫著,就把她和俞帆想買個二手房,還差十幾萬元錢的事說了。

小菡說完,見電話那端的俞老漢半晌沒搭腔,於是接著說:“爸,買房也是萬不得已的事,因為,我們的婚事不能再拖了。再有幾個月,你的孫子就該出世了。”

這句話就像一針興奮劑,俞老漢的精神為之一振:“我要當爺爺了?太好了,太好了!錢的事,我去想辦法。你們放心,我一定讓我的孫子出生在新房子裏。”

小菡撂下電話,憋不住地樂。俞帆嗔怪道:“為了要錢,你怎麼能騙爸爸呢?”

小菡說:“這怎能算騙呢,讓他老人家抱孫子,還不是早晚的事?”

其實這次要錢,俞帆沒抱多大希望。雖然父親答應想辦法,但那隻不過是聽說要當爺爺了,頭腦一時發熱說的大話而已。憑父母的能力和家裏的經濟情況,湊足十幾萬元,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僅僅過去了一個月,家裏就打來了電話,說錢已經準備好了,從銀行裏彙過來,讓他們把銀行賬號告訴家裏。

俞帆拿著話筒,半天沒說出話來。

四、誰在租房住

備齊了房錢,下麵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時間不長,俞帆和小菡就順利地搬進了青湖邊的新居。接著,又在國慶節舉行了婚禮。

婚禮的第二天,兩人便坐上了通往俞帆家鄉的火車。黃昏時分,他們到達了那個山區小鎮。可待俞帆領著小菡找到他家所在的位置時,不由愣住了:他們家的房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型超市。

超市門口有幾個閑玩的老人,俞帆問他們,這裏的住戶都搬到哪裏去了。老人用手往東麵一指,說中學旁邊新蓋了一排商品樓,拆遷戶都搬到那裏去了。俞帆聽了挺高興,沒想到住了一輩子平房的父母,到老了又住上樓房了。

走到那排樓房近前,俞帆站住了。他看見一個老太太正在樓前空地上清掃垃圾,在她旁邊不遠處,停放著一輛輪椅。那老太太是他的母親,而坐在輪椅上的老人,正是他的父親俞老漢。

“媽,你在這裏幹什麼?我爸的腿怎麼了?”俞帆拉著小菡跑過去。

看見突然出現在麵前的兒子兒媳,母親愣住了。她丟下手裏的掃帚,把輪椅推到他們麵前,還未說話,眼淚已流出來。俞老漢裝作生氣地說:“哭啥,孩子們回來了,咱應該高興啊。”說話間,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兩條僵直的腿,重重歎了口氣。

一家四口慢慢往家走,路上,母親說起了俞老漢的腿。俞老漢為了給兒子買房,就沒日沒夜地編竹器。餓了,就隨便啃幾口饅頭;困了,就躺在竹條上眯一會兒。竹器編好後要送到縣城去賣。那天,俞老漢蹬著三輪車去縣城送貨,由於睡眠不足,勞累過度,一路上他恍恍惚惚,不知怎麼就拐上了機動車道。結果,被一輛疾馳而來的汽車撞翻在地……

“本來,如果實施手術,你爸的腿是有希望恢複的。可是,你爸拒絕做手術,他說山上有一種接骨草,也能治好他的斷腿,堅持出了院。其實,你爸是為了省下肇事司機賠償的4萬元錢……”說到這裏,母親已泣不成聲。

母親的話,就像刀子一樣,紮得俞帆心裏陣陣發疼。

母親推著輪椅走在前麵,俞帆和小菡跟在後麵。走著走著,俞帆感覺有點不對勁。母親帶著他們,沒有在樓房停留,而是徑直向樓房的後麵走去。最後,在一間低矮的木板棚前停下了。“到了,這就是我們的新家。”

俞帆愣住了,爸媽怎麼住在這樣簡陋的地方,拆遷戶不是都搬進新蓋的樓房了嗎?母親一邊把輪椅推進屋裏,一邊自言自語地說,“樓房可住不得,爬上爬下的,哪有這平房方便呀。”

俞帆的眼圈兒紅了,不用問,爸媽把分他們的樓房轉賣別人了,那十幾萬元錢就是賣樓房的錢。“那,這木板棚是誰家的房子?”

“這房子原來是個工棚,建築隊一走,就閑下來了,開發商就租給了咱們。”母親把老伴攙扶到床上,直起腰,用手攏了攏額前的白發,“說是租,其實咱家不用拿一分錢。因為,開發商把樓前空地的衛生交給了我打掃,工資正好頂上房租哩。”說完,母親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