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樂言篇(2 / 2)

【故事2】

雍門子周“琴諫”孟嚐君

雍門子周為戰國時齊國琴家,後世傳說他是最早發明琴譜的人。

一日,雍門子周攜琴謁拜孟嚐君。孟嚐君問道:“先生彈琴,能使我悲傷嗎?”

雍門子周答道:“我怎能令足下憂傷,我隻能使先貴而後賤,先富而後貧者悲傷。”孟嚐君說:“我不認為是這樣的。”雍門子周說:“然而,我之所以為足下悲傷,是因為國事啊。而今帶頭與秦國為敵的是您,聯合五國從南麵攻打楚國的也是您。當今天下非合縱即連橫,合縱成功則楚國稱王,連橫獲勝則秦國稱帝。無論秦楚誰稱霸天下,都必將找你薛國報仇。以秦楚之強,而報仇於弱薛,猶如磨利斧而砍伐朝日之草菌,薛國必亡也。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若幹年之後,您的後代將斷絕,宗廟將無人祭祀,亭台樓館也將變為萋萋荒草啊……眾人見之,無不為足下悲道: 以孟嚐君之尊貴,也能到這地步。”於是孟嚐君泫然,眼中含淚。

雍門子周開始撫琴,他“徐動宮征,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這時孟嚐君早已聽得泫然淚下,欷噓不已:“先生的琴聲,豈止令我悲傷,簡直讓我備嚐亡國之痛、毀家之哀啊!”

雍門子周的此番“琴諫”,竟使孟嚐君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後人有詩歎曰:“池台無恙仍今日,已似聞琴對雍門”(清代丘逢甲所作)。

【故事3】

百裏奚聽歌認妻

百裏奚是春秋時期虞國人,自小給人放牛,三十方娶妻杜氏。杜氏賢良能幹,且善歌。後來生了一子,生活拮據。百裏奚頗有才華,麵臨家庭的窘迫,便想出外謀一番事業,博得個封妻蔭子。

在妻子的鼓勵下,百裏奚依依出門而去。可運氣不好,多年後又兩手空空回到老家,卻發現已是人去樓空,妻兒都逃荒去了。百裏奚沒辦法,隻好又出去謀事。這回可好,幾年後竟然當上了虞國的大夫。可惜好景不長,虞國不久就被晉國所滅,百裏奚當然也就成了階下囚。晉獻公知道百裏奚有治國才能,很想重用他。可他頗有骨氣,不願為敵國效勞,寧願當個奴仆。

後來秦穆公向晉國求婚,晉國就把大公主嫁給他,同時送去很多陪嫁的奴仆,其中就有百裏奚,可百裏奚在半路上逃走了。秦穆公也久聞百裏奚大名,多方打探,終於得知他在楚國放馬,於是秦穆公就用五張羊皮換回了他,並拜為國相。

此時,攜兒逃荒的杜氏也輾轉來到了秦國,其子聞得國相是王上用五張羊皮買來的且名叫百裏奚,就告訴了母親。杜氏不敢貿然相認,就常借機到相府打打臨工,希望有機會能碰見百裏奚。

一天,相府舉行宴會,期間音樂陣陣,杜氏思夫心切,仍不住踏著節拍唱起來:“百裏奚,五張皮,可記得,鍋白菜、煮小米,灶下沒柴火,劈了門閂燉母雞?今天富貴了,扔了兒子忘了妻?”在府內的百裏奚一聽馬上跑出來,夫妻相見,自然抱頭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