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關於《心靈符碼》的零星解讀(2 / 2)

水手的夢,翠翠的夢,也許還有沈從文老先生的夢,因為他們的夢,把沱江帶到了一遙遠而又無法企及的遠方……沱江已經累了,它本應該休息了。“時光早已掏空了它本能的欲望,內心練達了那種平和與寧靜”。然而,沱江的命運注定它是不能寧靜的,“沱江還要敞開胸懷,以固定的姿式展覽”,迎接“以都市的節奏進入古城”的尋夢者。

憂鬱之水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在《曆史研究》中發現,世界上各種文明的起源、生長千差萬別,但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都伴隨著大江大河。黃河流域的華廈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泥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等等,它們都離不開浩浩蕩蕩的江河流水。這些大江大河是幸運的,它們用生命哺育了兩岸人民,開出了一朵朵文明之花,而世世代代受到讚譽,於是他們以驕傲的姿態流到今天。然而,不幸的秦淮河,用生命見證了太多太多的醜惡,太多太多的苦難,太多太多的血和淚,它是一江流不盡的淚水。

秦淮河能不憂鬱?

《憂鬱的秦淮河》告訴我們,“作為河流,秦淮河本身沒有過錯”,“那毫無疑問是人類造成的,怨不得秦淮河”。

秦淮河要走出憂鬱,就得走出這座城市,走出這座兩千多年的六朝古城。這座兩千多年的六朝古城隻是一個象征。秦淮河能走出這座古城嗎?從古代杜牧到劉禹錫,從現代朱自清到俞白平,他們也沒能走出這座古城。然而,一個來秦淮河度蜜月的新婚女子,她奇跡般地走出了這座古城。

新娘快樂地歌唱,秦淮河就有了走出這座古城的希望。

膜拜之水

韶山是紅太陽升起的地方。這是一代人的圖騰。作家靈均,在那個時代的邊緣路過,骨子裏自然也烙了一點紅太陽的影子。要不然,他為什麼不寫雨落嶽陽,雨落長沙,甚至他的故鄉——雨落汨羅?難道在嶽陽、長沙、或者他的故鄉汨羅就沒下過雨?就沒有落雨的經曆和感受?

出龍的地方,哪怕是路邊一株小草,一塊小石子,都會有幾分龍的氣息。因此,《雨落韶山》的雨,不是一般的雨,是膜拜之雨。“疑是韶山的‘韶’字,從音從召,與這奇妙的雨聲有著某種默契與關聯”。

“我還天真地以為韶山的天空永遠是晴朗的……”“韶山早就成了我心中的一塊聖地,從向往到實現夢想,我花了整整三十年。”

但,“我”畢竟是理性的,不是紅太陽的狂熱者。開初,我對這場大雨的膜拜,到透過這場大雨,看到了一個“平民的毛澤東,那種親切、和藹、慈祥”,這時,“我從容平靜了許多”。

“站在雨中,麵對著暮色蒼茫中的韶山,修篁垂映,淥淵鏡淨,我舒了長長一口氣。回家的路上,萬家燈火舉案齊眉。女兒倒在我懷中睡著了,這一天她真累”。

“我”花了三十年,走出了這場大雨。走出這場大雨,“我”看到了人間至美。“萬家燈火舉案齊眉”;女兒的熟睡;一個和藹慈祥的老頭,一個一生都離不開水的老頭,戲水滴水洞,暢遊浩浩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