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北京市居民消費結構現狀及優化選擇(3 / 3)

9.居民消費仍殘存著某種程度的盲目性、封建性和愚昧性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島,北京市居民用於文化娛樂方麵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多,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豐富。但是,由於長期殘存的封建意識的影響以及改革開放以後對國外生活方式的單純模仿,使得居民消費行為中出現一些不良傾向。據調查,北京市近幾年封建迷信活動有所抬頭,一些人修建寺廟,焚香拜佛,燒錢祭祖,求神問卜;與此同時,賭博、宿娼活動開始增多,酗酒滋擾之事時有發生。最為普遍的是居民利用“紅白喜事”之機,大擺宴席.極盡奢華,鋪張攀比之風日盛。這些帶有盲目性、封建性和愚昧性的消費行為極待糾正,代之以文明的、健康的、進步的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

三、實現北京市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的對策建議

(一)實行宏觀調控,促進生產與消費的同步發展

1.鼓勵合理消費

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不但是社會主義生產根本目的所在,也是生產領域產出物價值的實現以及維持和推動再生產循環的重要中介環節。閑此,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鼓勵居民合理消費,應該是製定政策的基本原則之一。那種把生產和消費割裂開來,隻重生產不重消費,壓抑居民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2.不應盲目進行“高消費”輿論宣傳,應提倡適合我國國情國力的適度消費

分析表明,我國(包括北京市在內)仍然明顯地處於賣方市場階段,產品相對匱乏,供需缺口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盲目模仿工業化國家,宣傳“商生產、高消費”,“能掙會花”,隻會加劇供需矛盾,對市場的均衡協調發展不會有任何好處。因此在今後一段較長的時間裏,我們仍然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提倡適合我國國情國力的適度消費。

(二)進行分流引導,逐步糾正消費超前和消費膨脹現象,促進消費結構的合理化

當前,北京市消費市場最為尖銳的矛盾就是消費品的需求大大超出消費品的供應,這是造成物價上漲、市場浮動的最根本的原因,而消費超前在其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對相對膨脹的消費需求進行適當的分流引導是十分重要的。

(三)製定消費計劃及消費導向型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減少生產與消費的結構性失衡

社會統計部門、科研部門、信息部門及決策部門應運用科學技術所提供的現代手段,對消費的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描述和預測,製定出包括消費規模、消費結構、消費收入、消費數量、質量、品種等項目的北京市居民消費計劃,並將這些信息反饋到生產領域,使生產者能夠依據不斷變動的消費行為製定生產規劃和計劃,以使“生產什麼,消費什麼”的生產導向型消費和“消費什麼,生產什麼”的消費導向型生產在高層次中融通起來。這對提高生產與消費的吻合度,減少以至消除由於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不協調所造成的結構型失衡,對節約社會勞動,增加消費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鼓勵消費水平的多層次化和家庭消費模式的多樣化

如前所述,50年代的以高級幹部和高級知識分子為代表的高收入階層在市場變動和價格消漲中已銷聲匿跡,一個以個體經營者、公司雇員等為代表的新的高收入階層已經形成,與其對應的中、低收入階層也同時並存。為適應不同收入階層的不同級別的消費需求,應該逐漸地有意識地拉開消費品檔次和消費品價格檔次,優質優價,擴大市場的立體容量,引導消費者需求在不同層次上實現,逐步建立一個完善理想的消費市場。

與此同時,應該避免消費方式的單調雷同,提倡消費結構多樣化,鼓勵消費者選擇和設計具有自己個性特點的消費者行為模式。

(五)消除潛在的消費停滯

據預測,到2000年北京市居民的購買能力將提高一倍,與此同時,“新六件”家用電器的普及率將平均超過85終。屆時,有可能出現某種程度的消費停滯現象。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需從現在起采取如下措施。

1.推出新一代的更具有吸引力的中高檔消費品。

2.為2000年可能出現的住房消費熱和勞務消費熱作好準備。一方麵要經過穩妥規劃和試點,分步驟推出住房商品化改革措施;另一方麵要大力發展追三產業,完善和發展各類社會服務設施,開拓新的社會服務領域。

(六)有意識地擴大居民收人的勞動性差異,縮小收人的行業性差異,鼓勵誠實勞動,貫徹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

(七)深人進行價格體製改革,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同時也要注意居民的經濟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

要繼續深入進行價格體製改革,逐步過渡到以均衡價格為主的市場調節價格體係。在進行價格體製改革時,一定要嚴密關注居民的經濟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因為價格體製改革是最容易引起居民逆反心理的改革措施。一定要把價格體製改革與工資體製改革掛起鉤來,注意價格體製改革的節奏和步驟,保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有所提高,否則居民會對價格體製改革政策采取懷疑觀望態度,甚至產生很強的抵觸情緒。

(八)重新設計財政補貼政策

如前文分析,現行財政補貼製度存在種種弊端,因此必須對這一政策進行重新設計。設計的原則是:

1.逐漸減少財政補貼總量。

2.將財政補貼的一部分由暗補改為明補。

(九)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素質和消費者行為素質

要鼓勵居民在消費行為中發揚我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和道德風尚,表現正確的消費觀、審美觀和價值觀。要告訴居民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過大和人均資源有限,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我們不能仿效發達國家的以高能耗為主要特征的消費模式。我們依然要堅持勤儉建國的方針,采取以節約能源和資源為特征的小康消費模式。要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逐步摒棄我市居民消費活動中殘存的盲目性、封建性和愚昧性,提倡科學的、進步的、健康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意識。

(十)要有效地控製社會集團購買力

近年來,北京市控製集團購買力的主要手段有削減企事業單位行政事業經費,對高價值消費品實行“控辦”審批手續,征收筵席稅等。今後,除應堅持上述控製措施外,還應利用多種經濟扛杆和法律手段,進行更加全麵的有效控製以期調整市場供求關係,促進消費結構的合理化。

(十一)製定與老齡化社會相對應的消費政策和消費描施

1985年,北京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90萬人,平均每10.5個常住人口中有一個老人,占總人口的9.2%。據預測,199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110萬人,占總人口的10.6%,開始進人按國際標準劃分的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對消費結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針對這一趨勢製定相應的消費政策和消費引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