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直麵挫折,他卻能達人知命,笑看人生。試想,如果沒有王勃開朗闊達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後,他沉寂了嗎?消沉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和挫折的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於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古人已經為我們做出了太多的榜樣,也留下了太多的遺恨。在現在競爭日益加劇的社會裏,挫折無處不在,若因一時受挫而放大痛苦,將會終身遺憾。遭遇挫折,就當它是一陣清風,讓它從你耳邊輕輕吹過;遭遇挫折,就當它為一陣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讓它在你心中激起驚濤駭浪;遭遇挫折,就當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顆塵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淚,就足以將它淹沒。遭遇挫折,不應放大痛苦。擦一擦額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淚,繼續前進吧!
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順其自然,以一種從容淡定的心態來麵對人生,人生就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三伏天,某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徒弟說,“別等天涼了。”
師傅揮揮手說:“隨時。”
中秋,師傅買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種,秋風疾起,草籽飄舞。“草籽被吹散了。”小和尚喊。
“隨性。”師傅說道。“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來也不會發芽。”撒完草籽,幾隻小鳥即來啄食,小和尚又急了。師傅翻著經書說:“沒關係,隨遇。”
半夜一場大雨,弟子衝進禪房:“這下完了,草籽被衝走了。”師傅正在打坐,眼皮都沒抬說:“隨緣。”
半個多月過去了,光禿禿的禪院長出青苗,一些未播種的院角也泛出綠意,徒弟高興得直拍手。師傅站在禪房前,點點頭:“隨喜。”
生命是一種緣,是一種必然與偶然互為表裏的機緣。有時候命運偏偏喜歡與人作對,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種東西,它越是想方設法不讓你如願以償。這時候癡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腦子裏纏了一團毛線,越想越亂,陷在自己挖的陷阱裏;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事物,他們會順其自然,不去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生命中的許多東西是不可以強求的,那些刻意強求的某些東西或許我們終生都得不到,而我們不曾期待的燦爛往往會在我們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順其自然,一切以一種平常心態來麵對人生,人生就會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
要有強大的內心
歲月如流,人生苦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由此,一些人逃避生活,另一些人則全心全意地獻身於它。
我有一個女同學,因為家裏貧困,很早就退學嫁人了。我們猜想她一定是個愁腸百結的女人了,就一起相邀去看她。誰知一看,她竟是一副很幸福的樣子。她有一個愛她的丈夫,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一個女人認為的幸福了。日子一天天消逝,後來她的丈夫在一場大病中離她而去,再後來兒子因車禍進了監獄。我又猜想她這回一定很痛苦了。有一次我路過她家,特地進去看她。她容顏蒼老了許多,額頭過早地爬上了一條條皺紋,但她辦起了一個托兒所。在與我談話間,她一會兒抱抱這個,一會兒拍拍那個,滿屋子孩子幸福地歡笑,都在她的眼睛裏流瀉出來。她的生命遭遇了那麼多的打擊,但她卻從來不曾遠離幸福!
如果誰也拿不走你的快樂、你的自信和你內心的寧靜,那麼,你已經強大到不可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