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挫折課:多一次挫折,多一次收獲(4)(2 / 3)

在當時的社會上,愛迪生已經是一個改進了電話、發明了留聲機、創造了不計其數的小奇跡的著名“魔術師”,但聲名顯赫的他從來沒有滿足過,一旦達成了一個目標,完成了一個新的項目,就會把它忘掉,繼續下一個目標。

在燈絲的研究中,他嚐試用炭化的紙、玉米、棉線、木材、稻草、麻繩、馬鬃、胡子、頭發等纖維和幾種金屬絲用來做燈絲的材料,試驗的材料多達1600多種。那段時間,全世界都在等著他的電燈。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研究,他找到了能夠持續發光45小時的燈絲。在45個小時中,他和他的助手們神魂顛倒地盯著這盞燈,直到燈絲燒斷。這已經是一個令世界科學家羨慕的成果了,但他還是不滿足:“如果它能堅持45個小時,再過些日子我就要讓它燒100個小時。”

有位記者對正在研究這一項目的愛迪生說:“如果你真的讓電燈取代了煤油燈,那可要發大財了。”愛迪生說:“我的目的倒不在於賺錢,我隻想跟別人爭個先後,我已經讓他們搶先開始研究了,現在我必須追上他們,我相信會的。”這番話完全是站在一個科學家的角度來解釋這一研究行為的,他的人生宗旨就是超越自我、不斷進取。

兩個月後,燈絲的壽命達到了170小時,《先驅報》整版報道了他的成果。

“大家稱讚我的發明是一種偉大的成功,其實它還在研究中,隻要它的壽命沒有達到600小時,就不算成功。”愛迪生就是用這樣的低調態度來回應大家對他的頂禮膜拜。

從此,愛迪生的祝賀信、電報和禮物源源不斷,新聞、傳聞更是鋪天蓋地,但他仍然默默地改進著燈絲,向著新的目標——600小時邁進。最終,他的樣燈壽命達到了1589小時。他的目標在不斷地前進,他的人生在不斷地升華,這就是一個世界著名發明家的人生追求。

堅忍的意誌力是一種心智狀態,是可以培養和訓練的。但它的培養也和所有的心態一樣,取決於你那明確的目標,它要求你必須目標堅定、有渴望、自立自強、計劃確實、有良好的認識、能與別人合作、養成正確的習慣等,而要培養堅忍的意誌力使其成為習慣,再定出科學的步驟,隻要用一點點時間,或下一點點的功夫就足夠了。

以一顆平常心麵對挫敗

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障礙、困難,遭遇很多失敗、痛苦。在挫折麵前,有的人會出現暴怒、恐慌、悲哀、沮喪、退縮等情緒,影響了學習和工作,損害了身心健康。而有的人卻笑對挫折,對環境的變化能做出靈敏的反應,善於把不利條件化為有利條件,擺脫失敗,走向成功。

意大利傑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在監獄裏自得其樂,用破舊的小提琴練琴和演奏;波蘭偉大的詩人密茨凱維支在牢房裏構思詩作,在放逐途中創作了著名的《十四行詩集》。

人遭到挫折之後,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從而將不良情緒導往比較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華,這是最為積極的辦法。善於采取升華這種積極的方式,就能像貝多芬說的一樣:“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麵對苦難和挫折,你要抬起頭來,笑對它,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今後會好起來的”。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靈魂。向往美好的未來,是困難時最好的自我安慰。在多難而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健康的心,需要絢爛的笑容。苦難是一所沒人願意上的大學,但從那裏畢業的,都是強者。

人之一世,殊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滿了種種荊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