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鄧小平理論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和回答,突出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鄧小平作為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旗手,一開始就提出了這一問題,他擲地有聲地說:“馬克思主義是什麼,過去我們並沒有完全搞清楚。”鄧小平認為搞清楚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前提是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這就需要解放思想。“首先是解放思想,隻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係列問題”正是他以超人的勇氣領導了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從而重新確立了黨的思想路線。
他一方麵提出“老祖宗不能丟”,同時強調要敢於講“新話”,講“老祖宗沒有說過的話”。他通過總結改革開放實踐經驗和艱辛的理論探索,用樸實的中國語言表達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含義:第一,“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是教條,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第二,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名詞就是共產主義”。第三,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和精髓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第四,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是發展生產力,“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這些“並不玄奧”的道理使我們耳目一新,大大深化了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和回答,強調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江澤民指出:“必須使全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的思想武器,它的鮮明特點是理論聯係實際。實踐是不斷發展的,作為反映實踐、指導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需要不斷創新,它不是一個僵化封閉的理論體係,而是一個發展開放的體係。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品格。
江澤民同誌特別強調創新,他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江澤民麵對新的發展機遇,順應時代潮流,在貫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路線中,堅持與時俱進和理論創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科學內涵。
(四)科學發展觀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和回答,特別強調了求真務實精神
胡錦濤指出:“求真務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政治品格”。胡錦濤一再強調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精神,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在全黨範圍內,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關鍵是要引導全黨同誌不斷“求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之真,務堅持長期艱苦奮鬥之實;求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之真,務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之實;求人民群眾的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務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實;求共產黨執政規律之真,務全麵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之實”。他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一係列重大戰略思想,為改革開放提供了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理論指導,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二、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並沒有完全搞清楚。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進行了重新探索,實現了社會主義的重大創新。
(一)從社會主義特征論到社會主義本質論
對社會主義的再認識,是在鄧小平親自倡導下進行的。鄧小平曾多次說:“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什麼叫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還在摸索之中。”過去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主要基於特征的描述,如生產資料公有製、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特征論的好處是一目了然,容易判別,但其並不完全科學。一是事物的特征有的是表麵的,並不反映其本質;二是這種特征的描述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缺乏實踐的條件下,基於對發達資本主義的批判而揭示出來的。基於此,鄧小平對什麼是社會主義的探索,也首先從認識中國國情開始,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理論,進而通過理論探索和總結實踐經驗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理論。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他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此後,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的論斷,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提出了“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的論斷,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社會主義本質論。
(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認為,社會主義不存在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實行的是產品經濟。“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後來斯大林把這句話表述為“計劃經濟”,從此,人們普遍把計劃經濟當做社會主義不可動搖的原則。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鄧小平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出發,以無畏的創新精神提出了“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的論斷,從而創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