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實踐主體從社會形態看可分為個體、群體、社會整體、人類主體幾種形式,盡管馬克思談的實踐主體側重於社會整體及人類主體,但他也不否認個體的參與對“合力”的貢獻。隨著實踐範圍的擴大,某些特定的實踐(如價值實踐和人生實踐)主體主要側重在個體上,當我們考察個體的主體時,就會發現,個體更是多種多樣,有不同的需要和動機,有參差不齊的素質,有對實踐選擇的各種表現和對實踐結果的多樣評價。
第二,實踐中的認識主體、思維主體、活動主體不是同一的,因具體實踐出現了不同的時段和環節而出現多樣化。
第三,主體間的關係也是多樣的。在階級社會中,主體具有階級性,階級消滅以後,主體間同樣存在各種矛盾及利益衝突。
以上各點說明實踐檢驗處於一個分層次狀態,人們的具體實踐隻是人的某種主觀需要同物質世界某物的某一方麵或事物的某一過程的聯係。因而所有具體實踐也隻能是把人的認識同物質世界的無限事物的無限方麵或事物無限過程相聯係的檢驗和實現的方式,因而人們的具體實踐始終具有係統的非整體性和過程的不連貫性;具有個體實踐活動向人類實踐序列的整合過程中的隨機性,這種缺陷隻有靠反複,甚至無限反複的人類實踐才能給予彌補,隻有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把個人實踐和群眾實踐、局部的實踐和全部的實踐、一時的實踐和長期的實踐統一起來,才能對實踐結果加以正確選擇,從而科學地判明認識的真偽。
(二)實踐的曆史性使實踐檢驗不斷變化而具有不確定性
實踐不僅是具體的,而且是曆史的,即實踐是一個永恒變化和發展的過程。
首先,實踐的客體並不是現成給定的、孤立的、靜態的集合體,客體無論是內容(運動著的物質)還是形式(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的,無論何種層次的客體,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都經曆一個由產生到發展再到死亡的過程,並且舊的過程結束了,新的過程又開始了,從而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不斷發展,生生不息。隨著主體能力的不斷提高,作為主體對象的範圍也是日益擴大,不斷把原來不是對象的東西轉化為對象。
其次,實踐主體也是變化發展著的,作為主體的人的本質力量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呈現為過程性。人的本質力量是由社會曆史化的體力和智力的各種要素構成的結構係統,社會曆史性(化)表明,每一特定時代的人的本質力量隻能達到為該時代的條件所容許的範圍和程度,同時又為後代人的本質力量孕育了新的可能性,正是在不同時代人們本質力量承前啟後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統一中,才展現出人的本質力量變化發展的過程和曆史性。與此相關聯,不同時代的人們所使用的作為人的本質力量之外的工具、中介係統等也是變化的。
再次,主客體關係也是變化的。動態的客體給主體的活動提供一個由多種可能性組成的可能性空間,至於哪種可能性變成現實取決於主體選擇的活動,然而一旦當主體選擇其中一種可能性時,便意味著拒絕了其他任何一種可能性,選擇總是排他性的,使實踐檢驗成為一次性過程,由於時空的不可逆性,每次的“一次性過程”也必然不同。人們進行活動時是預期的,但產生的結果總有未被預期的方麵,甚至完全是不預期的,說明實踐過程中有主體未知的領域,需主體進一步去探索和認識。實踐結果所提供的未知領域,可能是原有認識的遺漏和破缺,也可能是客觀事物及其環境發生變化時,實踐結果中出現原來沒有的新東西。
總之,實踐既是具體的,又是曆史的,是具體的曆史,曆史的具體。具體的實踐檢驗具有不完備性,因為“我們不可能在實際計算限度內造出一切允許的選擇並逐一比較它們的優劣,既使我們非常幸運地及早構造出最優解,也要等到一個一個地把它們都檢驗一番後,才能知道哪個是最優解”。所以這種在先的檢驗是不可能的,同樣,也沒有哪一種具體真理是在完成其形成過程之後才接受檢驗的,因為這會使檢驗成為一種對已存在東西的追加證明,必然隻能成為“事後諸葛亮”和“馬後炮”,就會出現“隨時都可以找到任何數量的例子或個別材料來證實任何一個論點”的情況,所以列寧說過“真理是過程”。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體、客體、中介的過程性決定了這些要素構成的觀念和現實的雙向轉化活動,即實踐必然具有曆史性、過程性。實踐檢驗的曆史性和具體性,要求我們在運用實踐標準時,不能簡單地、孤立地考察過程中的一兩次結果,把它當做最後結論,這會導致思想僵化或簡單化。
三、實踐標準不確定性的方法論啟示
首先,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的標準是一個過程,需要反複甚至無限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是經實踐檢驗過的真理,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是問題的一方麵。另一方麵,馬克思主義仍需要在不斷發展的實踐中繼續接受檢驗。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當然它本身也同樣需要在開放的環境中不斷充實、完善和發展。也就是說,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應該是繼承和發展的統一,繼承是按實踐檢驗過程的內部聯係和發展規律來繼承,發展是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提出和解決新問題而增添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裏的新因素或新原理。繼承和發展,二者緊密聯係、不可分割,隻有在繼承的基礎上,以原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做指導,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隻有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才能使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惟其如此,才能有效抵製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錯誤傾向,才能促使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及由它指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